分享

侃大唐103丨古代打一场仗有多不容易,看完这个你就清楚了

 漫步之心情 2017-02-03

侃大唐103丨古代打一场仗有多不容易,看完这个你就清楚了

(点击上方“侃侃大唐事儿”,完整阅览前情~~~)

看到大唐要和自己动真格,吐谷浑的当家人慕容伏允立刻意识到,这回当真是捅了马蜂窝了。嗯,估计还都是发情期的~~~

不知道这位仁兄小时候是不是真有捅马蜂窝的实操经验,但他接下来的反应却绝对称得上老练:二话不说,掉头就跑~~~

其实,慕容伏允这一举动在唐军将领这边倒也是意料之中。

尤其对李靖而言,这次站在他背后的早已不是四年前那个捉襟见肘的大唐了,日益壮大的国力让李靖有了足以碾压对手的兵力,而站在他对面的,又是战斗力比东突厥还差了一大截的吐谷浑。

用李云龙同志的话说:“这种富裕仗我八辈子也没打过,这回咱们敞开了当回地主~~~”

然而当唐军气势汹汹地杀进吐谷浑的地界之后,却抑郁地发现,别说当地主了,眼前的景象连讨饭的乞丐估计都要躲得远远的。

原本碧草连天的青海塞上此时早已是赤地千里,慕容伏允居然在逃跑过程中一把火将整个草原烧了个干干净净。

不得不承认,慕容伏允这手焦土政策拿捏得确实到位,一下便打到了唐军的软肋上。

要说明白这事儿,我们不妨稍微岔开一下,先聊一聊关于古代战争中后勤保障的门道。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里的先行不是说要跑在大部队前面,而是说粮草问题是任何指挥官都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有多少粮,打多少仗,皇帝不差饿兵,这事儿真心没得商量。

而冷兵器时代,打仗某种程度上就是武装斗殴,哪边人多哪边占便宜。加之我们向来别的不多,就是人多的光荣传统,一场战争如果不动员上个十几万人,那些写史书的大神们通常眼皮都不带夹一下,直接无视。

于是问题来了,假设要想驱动十万步兵前进半个月,需要一个怎样规模的后勤保障呢?

北宋的沈括曾在《梦溪笔谈》中做过一个详细计算。他在书中十分细致地列出了每个民夫所能背负的重量、行走的路程以及自身消耗的粮食,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至少需动员三十万民夫。而且这个结论还仅是计算最理想的情况,即在输送给养的过程中,每个民夫都能保质保量完成自己的任务,途中不发生任何意外损耗。

很显然,这是一种代价巨大的补给方式。如果补给距离太长,不仅钱烧得太狠,而且难以保证运输安全。毕竟喜欢断人粮道的主可不光曹操一位。

为了尽量缩短补给距离,缓解战争给后勤带来的巨大压力,咱们的先人们于是会在边境上修筑一定数量的城堡要塞,并在其中存储大量粮食和兵器、铠甲等战备物资,从而将补给尽可能向前线延伸。

换句话说,在古代,补给线往往直接决定了国家的边界线。

但即便如此,实际战争尤其是开疆拓土过程中,兵线通常会随着战事的进展快速向前推进,原先设在前线的仓库很快就会变成大后方,补给的难度也随之成倍增长。

到了这一步,那些统兵的将军们只能祭出第二套吃粮方案:以战养战,因粮于敌。

具体执行方法一靠抢,二靠买。除了把对面的敌军揍趴,把敌人的粮草抢到自己手里外,当军队到达某个城镇后,他们还会迅速建立临时市场,与周围居民进行物资交易。当然,如果能控制住当地头面人物,让他们出面组织劳军那自然再好不过。

所以,想要赢下任何一场战役,单凭勇冠三军的武将和计谋百出的军师是远远不够的。决定胜负的关键往往是战场之外的因素,而这些又大多是被我们的史书所忽略的。

说到这里,大家就不难想象当唐军看到那一望无际的草木灰时会是一副多么沮丧的表情了。

(关注《侃侃大唐事儿》,轻松读通唐史,头条首发,隔日更新连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