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教学管理上要谨防四怕;一怕不抓,二怕不实,三怕不力,四怕不久话

 wwm5837 2017-02-03

在教学管理上要谨防四怕;一怕不抓,二怕不实,三怕不力,四怕不久

不合理的要校改,不规范的要校正,不科学的要校准,逐步形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服好务:不规范的逐步完善;作事上要求缓办的常思,急办的迅时,难办的设法。绝对不能出现丢三落四的毛病,只有这样,才会增强自身的战斗力,在前进中少走弯路,健康发展。

 

“穿有样,坐有相,言有规,行有范”。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重视看得见的,而不重视看不见的。其实,很多看不见的又往往比看得见的重要得多。

 

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要坚持四点:“合乎人性,体现人道,口下留德,手下留情。”

破坏性的批评是对人不对事的批评;建设性的批评是对事不对人的批评。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也就不是一个口号的问题了!

 

二讲秩序。这样一所规模的学校,要做到大而不乱,按部就班,张驰有度,收放自如,就必须要讲秩序。秩序就是纪律,秩序就是规范,就是有令必行,令行禁止。

 

三讲责任。自己忙好自己的事,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人人恪尽职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我们要把“学校发展,人人有责”细化为“学校发展,我的责任;学生发展,我的责任;自我发展,我的责任”。人人尽好份内之责,就会产生巨大的聚集效应和推动力。当然,有时候,学校工作是有分有合的,正所谓“分工不分家”。因此,责任感还体现在合作与共享之中。

搞教育工作一定不能浮躁。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教育有许多根本性的东西还是不变的;一个学校校长的精力放在哪里,对学校的工作的导向极大;校长浮躁,教师就更容易浮躁。要 “尽力办学校,静心办教育”。

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对人不感激,对己不克制,对事不努力,对物不爱惜。这实际上是成人社会中的浮躁在孩子身上的表现。作为教师,这就要求我们要静下心来备好每一节课;静下心来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与每一个孩子交流;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教学方式;以便更好的超越自己;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与学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品尝自己的工作乐趣和意义。

静下心来,受益的是学生,受益的是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最终受益的还是你自己。

我们在做任何一项工作时,要 “不图其表,但求其实;不图其速,但求其久;不图虚荣,但求其效。”少一些浮躁,多一些踏实,少一些务虚,多一些务实。为人做事既要解放思想、积极热情,又要心平气和、沉着冷静、自我反省、修身养性,只有这样才能走向成功。

五讲境界。我们的老师要做到三个“超越”。要超越自我,不断提升,做“有奋斗感的教师”;要超越小我,以事业为重,学校为重,团队为重;要超越旧我,树立目标意识、成长意识,使自己日积月累,终成大器。树立敬业意识。对自己的工作要认真完成,力求精益求精,争取做到最好。用我们尽心尽力工作这一实际行动,让学生在你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向家长、向社会递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死人与活人就差一口气,而这一口气的品质又大不相同。因此在这里我要强调“五个气”:

第一, 正气。相对于邪气而言,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作为学生楷模的教师,一定要有浩然正气;

第二, 朝气。它相对于暮气而言,谨防未老先衰;尤其是对我们年轻的同志们来说,干任何事情都要永远充满无限的激情;

第三, 灵气。它相对于呆气而言,也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和教育管理者要有主动性,创造性;

第四,大气。它相对于小气而言,要求我们教师要有开阔的胸襟,做人不能太“精”,太斤斤计较;

第五、书卷气。它相对于世俗气而言,不要整天问读书有什么用。读书在许多时候是非功利性的

六讲实绩。马村中学要形成这样一种风气和文化:“父母给我姓名,自己打造品牌”;要凭本事吃饭,靠实绩取胜。在教师的评功选模、晋职晋升、岗位评聘等工作中,要坚持“赛马不相马,有为才有位”。要努力提高业务能力。

魏书生说,做教师,就要爱这个职业。如果不爱它,就趁早离开它;如果离不开它,就趁早爱它。

魏书生认为,一个人是否快乐,主要不取决于他在什么岗位,而取决于他爱不爱自己的岗位。

一般来说,人对待工作有五种境界:①无心无意②三心二意③半心半意④一心一意⑤舍身忘我。

“医生的功夫在病床,教师的功夫在课堂。”

爱岗敬业其实要求的是一种职业态度。衡量一个教师的工作,无非有三个维度: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成效。其中,工作态度最重要,工作成效最能说明问题。

积极心态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心态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