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井下火灾事故应急救援处置

 百战归来 2017-02-03



 

事故分型:

金属及非金属矿山



 

1.事故名称

井下火灾



 

2.事故知识

(1)对非煤矿山来说,井下火灾最大的危害是含有有毒气体的烟气。

(2)救援物资及装备:氧气瓶、备用呼吸器、应急通信设备、矿用头灯、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清水泵、泥浆泵、砂箱、砂袋、手镐、斧子、水桶、安全带、救生绳。

(3)在没有弄清火灾情况、人员分布,遇险人员状况以及灾区通风、瓦斯、支护与设备等条件时,一般只能采用原有通风方式。在遇险人员未撤出灾区时,不能减少灾区风量,必要时要增加风量,以防止出现缺氧氧和有毒气体积聚。对矿井进风井筒、井底车场或井口火灾,在不能防止火烟侵入主要进风流时,指挥部必须迅速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周密布置井口站岗放哨,通知井下人员,撤出反风后受威胁的人员,立即按反风演习掌握的规律进行反风,抢救灾区人员并组织灭火。




 

3.救援及处置措施

(1)火灾初期是灭火的有利时机,如火势不大,可采用直接法灭火。

(2)当直接灭火无效或火势发展很快、温度很高,无法接近火源时,则可将火区进、回风道封闭,使封闭区内氧气浓度下降,达到惰化火区、促其自然熄灭的目的。

(3)如火区范围较大,且不易封闭严密,而火区气体又无爆炸危险时,可采用高位数泡沫远距离喷射灭火。如火区气体有爆炸的危险,且确认灾区所有人员已撤出,则可向火区送入惰气,以加速火区惰化。

(4)在特殊情况下,采用淹没矿井或采区的办法来达到灭火的目的。

(5)灭火时风流调度的方法可根据不同地点火灾采用不同的调度方法。




 

4.决策建议

(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精神,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多措并举,科学施救,千方百计营救被困人员,全力救治伤员,严防次生事故发生。

(2)处理火灾时常用的通风方式有:正常通风,增减风量,反风,火烟短路,停止主要通风机运转等。

(3)无论采用何种通风方式,都必须满足下列基本原则:保证灾区和受威胁区人员的安全撤退;防止火灾扩大,创造接近火源直接灭火的条件;避免火灾气体达到爆炸浓度;防止出现再生火源和火烟逆退;防止产生火风压造成风流逆转。

(4)改变通风方式绝不让火烟危及人员安全,如对另一部分人员有威胁时,应先将他们撤离后再改变通风方式。多风井通风的矿井,任何情况下,不能让负责灾区排烟的风机停转;必要时,可停转不负责灾区排烟的风机。





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