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甄嬛传》中的女性形象及命运分析(组图)

 洪哥警影 2017-02-03
《甄嬛传》中的女性形象及命运分析(组图)
《甄嬛传》中的女性形象及命运分析(组图)

《甄嬛传》中的女性形象及命运分析(组图)
 
                             解读甄嬛性格的成长历程
                             
文章来源:中国论文网   2013-12-27
      【摘要】由当前热播的《甄嬛传》引起思考,为什么甄嬛能够打动观众,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在人物塑造上合情合理,从入宫前,入宫后和再度入宫层层深入,人物性格不断变化成长,符合弗洛伊德对人格结构分为自我,超我,本我的三个层次。
  近期热播的《甄嬛传》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女主人公甄嬛更是深入人心,无论男女老少,都被她的人物形象所吸引,随着她在剧中的大起大落而同喜同悲。电视剧中的甄嬛能打动人,是编剧使观众同情甄嬛人物形象所被表达的情感,关键不是取决于通过甄嬛反映了什么,而在于它是怎么写的。
  一部好的剧本,所需要的人物必须处于动态发展之中,人物的角色特征对于接受者来说要起到“激活”作用,使接受者摆脱日常的麻木状态而产生对心灵现象的关注。将人物性格的变化找到适当的表达方式,才能使某些心灵状态凸显出来,从而使故事接受者的心灵某一角受到触动,产生共鸣。性格的“真实”,显然不应当是指与日常生活经验的相似,而是指某种内在的真实—对全部心灵奥秘的揭示。由此,故事人物在不同意义上成为人类心灵的象征,现实的人正是通过故事中的人物显示出自己的心灵秘密,满足自己内心的需要。
  编剧为了让甄嬛的形象丰富立体,深入人心,努力为人物编制了庞大的情节网,而要想其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使得人物在穿越每一个情节链条的同时获得成长。让人物在剧情的展示过程中,性格渐渐自我显露,自我觉醒,最后自我完善。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甄嬛入宫前,入宫后,和再次入宫的三段人生经历,就是在完成本我,自我,超我的过程。符合人类心理历程的成长规律。
  一、入宫前的甄嬛——本我
  所谓本我,指的是原始的我,是天然自然之我,是生而有我之我。剧中的甄嬛美丽善良,清丽脱俗,开始没有想要入宫,和普通女子一样渴望自由的爱情,“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这是人的天性和本能,符合自然思维的规律。她深知“一入宫门深四海,从此萧郎是路人”,所以选秀的时候故意穿着素雅,不施粉黛,希望能够落选,去寻找自己的幸福和快乐。选秀中遇到夏冬春故意刁难出身低微的安陵容时,周围的人都只看不言,甄嬛出于本能路见不平,挺身而出,替陵容出了口恶气。她同情弱者,藐视权贵,一身傲骨无所畏惧。个性张扬而又不显山露水的温婉气质是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这就是本我。当本我之中的需求产生时,就需要立即满足,急切地寻找发泄口。本我遵循的是欲望原则,一切以满足欲望为前提,这时甄嬛是天真的,她是所有人都必须经历的人生过程,是本真的,不加任何雕饰的。
  二、入宫后的甄嬛——自我
  甄嬛入宫后,无心卷入后宫尔虞我诈的争斗之中,谎称生病远离纷争,只求保住家族的荣耀就行。与四郎一见钟情,获得皇帝的喜爱后,甄嬛又约束本我对欲望的满足,对皇上的专宠不恃宠成娇,还拱手相让。帮助好姐妹安陵容获得皇帝的宠幸;劝皇帝常去华妃那里,安抚年羹尧在前朝的势力。常理下的爱情是无法同别人分享的,在后宫这样复杂的环境之下,甄嬛理性、机智,心思缜密,周旋于后宫的争斗中,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这种行为具有防卫和中介职能,她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的动静,给予适当满足。她深谙后宫不能参与前朝之事的道理,在皇帝问及如何处置恭亲王时,婉转地道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却把它归功于皇上的心声。就连雍正也叹曰:“知我者,嬛嬛也!”这种把自我的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对本我的控制和压制上,或许并不是甄嬛的本意,但任何能成为意识的东西都在自我之中。迫于外界的压力,甄嬛只有被动的接受,然后解决,所以这种自我中也许还有无意识状态的东西。
  对于本我和自我的关系,弗洛伊德有这样一个比喻:本我是马,自我是马车夫。马是驱动力,马车夫给马指方向。自我要驾御本我,但马可能不听话,二者就会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对此弗洛伊德有一句名言:“本我过去在哪里,自我即应在哪里。”自我又像一个受气包,处在“三个暴君”的夹缝里: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努力调节三者之间相互冲突的要求。甄嬛本性单纯善良,但后宫争斗不断,稍不留意就会丢了性命,可谓是如坐针毡,如履薄冰。况且伴君如伴虎,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想要求得生存,就必须学会见机行事,考虑周全。
  三、再次入宫的甄嬛——超我
  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道德化的自我。它的作用是抑制本我的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追求完善的境界,遵循的是道德原则。如果将本我概括为"我想要",那么自我就是"我能要",而超我则是"我应该要"。再度入宫的甄嬛,已经今非昔比。她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要什么,懂得隐忍,学会舍弃。父亲被关押在宁古塔,果郡王死的不明不白,腹中的胎儿的命运还尚未可知,甄嬛不能坐以待毙,必须靠自己求得一线生机。能帮他摆脱解决这些困难的只有皇上这个靠山。于是甄嬛利用一切可能,重新入宫。当她以钮祜禄氏的身份重返宫中,面对皇后这样强大的对手,急需拉拢身边的势力,壮大自己的队伍。于是甄嬛狠心决绝地割舍了对果郡王的爱恋,把胧月继续留给敬妃抚养,替各宫嫔妃求的晋升的可能。这种种行为,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保全家族,保全果郡王,保全腹中的孩子。她除了自己之外,身上还背负着重大的责任,流朱为她香消玉殒,父母年事已高,被流放宁古塔,苦寒之地,甄嬛不能自私的选择远走高飞。只有面对,才是权宜之计。所以那怕牺牲腹中的胎儿,假装摔倒嫁祸皇后,都在所不惜。
  观众们在看《甄嬛传》的时候,很容易进入剧情,同故事的主人公同喜同悲,这是编剧抓住了大众心理,在人物性格塑造上合乎情理,循循善诱。观众被甄环的光环所笼罩,哪怕她从开始的单纯天真变得工于心计,心思缜密也不认为是变坏了,觉得理所当然。(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中国文学史新著》第二版增订本上卷,章培恒,骆玉明,复旦大学出版社,第3页。
  [2] 《电视剧叙事艺术》,卢蓉,中国广播电视台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第161页。

《甄嬛传》中的女性形象及命运分析(组图)
《甄嬛传》中的女性形象及命运分析(组图)
《甄嬛传》中的女性形象及命运分析(组图)
《甄嬛传》中的女性形象及命运分析(组图)

《甄嬛传》中的女性形象及命运分析(组图)
《甄嬛传》中的女性形象及命运分析(组图)
《甄嬛传》中的女性形象及命运分析(组图)

                       《甄嬛传》中的女性形象及命运分析
                               文章来源:豆瓣读书  崔圣甜  2014-06-04 
这个是我的论文,懒得重新写书评了.......
  据同名小说改编,由郑晓龙导演的电视剧《甄嬛传》,自播出以来大受好评。不仅由各家电视台争先播放,还被重新剪辑,出口到韩,日,美等国家。这部电视剧如此之成功,一方面是制作团队在选角,定妆,服装道具,历史考究上的精良和正确把握,另一方面即它不俗的立意。在宫斗基础上,将人物成长与命运悲剧结合起来,这是众多浅显单一的后宫剧少有的。如此精妙处理,使得生活在男权阴影的女性角色更显深沉,丰满。 
  甄嬛的自我期许与社会局限
  甄嬛的一生,分为两个部分——与男人的交集和与女人的交集。由于故事背景落在一个男权统治的局限里,且讲的是一个充满着绝对男性崇拜的故事,甄嬛这一传奇人物的情感世界就变得十分值得推敲。三个很重要的男人,雍正,果郡王和温实初,决定了甄的爱情悲剧。三男一女的故事并不复杂,而总观甄嬛不同时期的不同选择,却能体会到其中的别样意味。
  电视剧中,甄嬛第一次出场就是佛前请愿——“信女虽不比男子可以建功立业,却也不愿轻易辜负了自己,若要嫁人,一定要嫁与这世间最好的男儿,和他结成连理,白首到老”。这实际上有两层意思,一是爱情。二是爱情自由。她所谓的爱情期许,是嫁给(配得上自己智慧和浪漫)的世间一等一的男子。这是导致她不愿入宫选秀的原因。修成玉颜色,卖与帝王家,甄嬛有着“卖与帝王家”的资本,她自己心知肚明,只不过同时她也有着平常女子没有的,自由渴望和纯正爱情的追求,这些在皇宫里难以实现。于是出现了矛盾点,于现实,皇帝就是皇权社会中最好的男子,这是最适宜的搭配。可是果真这样,甄嬛就是另一个沈眉庄了,与所有年轻淑女一般无二。甄嬛的不一般就在于,她要求的婚姻必须是带有爱情成分的自由结合,不是于物质名分上的相配。天生丽质与灵异的思想秉性不可两全,甄嬛骑虎难下,就如简爱面对尊严和爱情取舍一样。只不过勃朗特可以烧一场大火给简爱的尊严一个台阶下,甄嬛却没有,她的一生由于万事皆备,所以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命运带领这个女人一路奔向爱与痛的深渊。
  果如嬛嬛的期许,那么她拒绝温实初的理由就十分充分。要自由也要爱情,这才是甄嬛,不接受以拯救自由为前提的婚姻,也看不起日久生情这件事(符合她的爱情观估计只有“一见误终生”了)。提一下第一回嬛嬛婉拒温实初的辞令——得体,自如。可想,这个女人一点也不缺乏与男子交往的手段,她十分懂得男人。一句“实初哥哥”成为她屡屡赢得爱怜的法宝,一声“四郎”立马高兴的雍正把她捧为“正牌妻子”了。也就可以解释为何与果郡王的数次交手都没表现出爱情兆头,甄嬛太会变通情感了,有情和无情都能信手拈来。外交手段太高明,就让自己都辨不明真正爱情了。 
  一进宫,嬛嬛先“小病”几月,一来为避避风头,免得倒了夏冬春的覆辙,二来,一旦面圣,她对于“爱情自由”的幻想就灰飞烟灭了。这几个月里,嬛嬛渐渐安于波澜不惊的生活了。对于有一定抱负的女子来说,青灯古佛比起让她彻底割裂梦想而入世生活要仁慈的多。于是有了除夕夜宴倚梅园中,挂小像祈福“愿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一节。这里是甄嬛对自己的生活有了退而求其次的期许——如果专一的爱情和最好的爱情都求不得,那么我既来之则安之,“自到宫中人人都求皇恩圣宠,我一愿父母妹妹安康顺遂,二愿在宫中平安一世,了此残生”。这里是她的第二次期许。只不过如眉庄所说,“你是无心,可是老天爷有心,他不忍心叫你明珠暗投”。以甄嬛的资质,不可能在皇宫这种地方“隐姓埋名”一生,她没昭君那么好运,她人生的使命要比旁人大得多。后来甄嬛一高兴又向瑾夕道出了自己的一个后续愿望,“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这也就解释了她当日为何在御花园中和一个四十多岁的“王爷”(实际是雍正)于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了。她有意去追求一段精神上的恋爱满足。并且,恰巧这个人是自己要嫁的圣上。甄嬛就这么顺势接受了自己的境遇。
  很快就陷入了爱情。甄嬛的初次恋爱,是愿得红罗千万匹,漫天匝地绣鸳鸯的爱情感受,看见椒房撒帐,也是真心欢喜。于是我们菀贵人有了新的期许,承宠之夜,以一双红烛祈求“夫妻举案齐眉,白首到老”。这是她一生少女情怀最泛滥的时候,之后与玄凌在凌云峰的爱情都只不过是她初恋失败的嫁接补偿。
  有了爱情,就有了战斗的动力。之前的沉闷倦怠一扫而光,嬛嬛愈战愈勇,一口气清掉了好几个劲敌。但是后宫对于十八九岁的少女来说,水太深。只凭与同龄人相比的机智和诗书才学,不足以摆平大她二十多岁的深宫老妖们,回顾从新贵得宠至离宫修行的这一阶段,甄嬛的战绩其实是败多胜少的,虽由常在一路升到嫔位,铲除了余氏,丽嫔,华妃和曹贵人,但她的僚机沈眉庄一着不慎跌入谷底,淳贵人惨死,自己失子连谁害的都闹不清...她拼了全力挫败的只有敌人的皮毛,自己却连真正的敌人是谁都没察觉出来。只能看到眼前的敌人,与之斗得不亦乐乎,看似成绩斐然,实际正是机关算尽,险些算进卿卿性命,她甄嬛自己失去的才是最多。有那么一部分是经验问题,和她交手的女人个个履历丰富,而更大的问题是,这时的甄嬛并没有意识到爱情与经营婚姻是两件事,处理问题不会跳脱出来,这方面华妃就比她领悟的好。她所处的是以男权为主导的社会,而男权中的主导就是她要侍奉的夫君,在这样的体制下,甄嬛没有做一个以夫君为上的标准女人,她女人本质下的男性心理太多(其实也就只是现代女性的价值观而已),这是于古代婚姻所不通的地方。过分强调“我们两个”这一概念,把婚姻放在爱情的前提上,而事实上,其他的女人在意的是“我夫君”的情绪怎么怎么样,她们的思考方式在同等的限制下会更容易自我保全。甄嬛的第一轮比拼中最大的失误不是养虎为患(安陵容)和没有留神身后之眼(皇后),而是搞不清状况,与最应该讨好的人(雍正)公然对立。
《甄嬛传》中的女性形象及命运分析(组图)
        一个女人如果得不到异性的爱,就也往往得不到同性的尊重,这一点,甄嬛是悟了好久,才渐渐悟到的。长安街当街被扇脸罚跪一事,终于惊醒了甄嬛。
  蛰伏多时的嬛嬛于初雪家宴之日再次出招了。原先这个十七八岁的小女生还口气坚定地说“以色侍他人,能得几时好”,现在的菀嫔也终于退让——“明明最恨以色侍他人,可如今,我却只能以容色吸引他”。她本就不缺这方面的资本,手段也厉害的很,知道雍正有恋蝶癖,便在斗篷里藏了蝴蝶再次获宠。原先只是觉得爱情就可以战胜一切,一点也不顾枕边人的感受。等她吃到亏就明白个中利害了,也打起精神好好打了几次大仗。这一阶段,作为皇帝的菀嫔,她的一切行为都还是以爱情为目的的,觉悟的不够彻底。直至发现自己其实是另一个女人(纯元皇后)的替代品,一句“宛宛类卿”就将她打回了原形。与其说她最大的错误是太相信爱情,不如把问题归结为她的男性思想。争强好胜,爱憎分明,还有着“大女子主义”,社会现状将她置于男权之下,而她却无意的做了最高男权身边的“男人”,一个人畜无害的小女人尚且逃不了后宫的战火,甄嬛作为一个思想上的男人,身体上的女人,既对她身边的男人有了仇恨,又与这个男人身边的女人们水火不容,那么她的破日子也就来了。
  甘露寺,是甄嬛一生的转折,像王安忆笔下的“邬桥”一样,是女主角歇脚和转换身份的驿站。不得不说,这些个“驿站”真是洗涤人心的好地方,甄嬛进甘露寺之前是潦倒厌世的废妃,奉旨修行,出来时已然是钮祜禄氏熹妃,四阿哥的生母,一身的荣光。甘露寺中的一番“修行”不可小觑。
  捧着与允礼的合婚庚帖,嬛儿口中默念“愿琴瑟在御,岁月静好”,这里是甄嬛的第四次期许,还是紧紧不离自己的爱情感受。只是一次一次为时局所限,一再改变。到了这一次,经过日日的厮杀,她神思懒倦,已经把爱情理想降至最低,将平和安静,诗意滋长奉为生活理想。那么果郡王身上到底有什么吸引了甄嬛呢?诗书乐理(这些雍正也会),当然,有一部分原因是甄嬛清楚果郡王一直青睐于自己,并且具有只爱自己一个人的自由及权利,依附于他,便可值回票价(之前期许),更加重要的是,果郡王这个人,允许甄嬛身上的男性思想肆意发展,他爱上的,本来就是甄嬛身上的这份与众不同。再也没有比可以自在的做自己更加令人轻松愉快了。之后的风月痛痒都不做解释,甄嬛本身就是个欲擒故纵,酝酿情话的高手,与果郡王的美满恋爱过程只不过是她的又一次炫技而已。人生从来就是被需要才产生了故事。
  到了出甘露寺一节,才正儿八经的写出甄嬛的真情实感,这时她说出来的情话要掏心肺的多。“嬛儿恭祝王爷,儿孙满堂,福寿绵长”,这是甄嬛一生最后一个期许,且后来一直在做着努力,以最中六阿哥(允礼之子)的保全做了曲线救国的实现。
  她一生的爱情环节就此结束了,而事业的高峰才刚刚开始。其中的契机,看似只是一个阴差阳错——果郡王逾期未归甄嬛等不及了,先行一步。其实不然,凌云峰中,甄嬛的爱情理想得到了暂时满足,而她的性格成分并没有改变,作为这世间一等一的女子,与她相配的,至少是表面相配的,只有雍正。就如她与温实初在甘露寺的对话——你能照顾我和腹中的孩子一生一世,可是你能帮我把病重的父亲从宁古塔接回来好好医治吗!同样,果郡王也不怎么能。这就可以看出,就算没误传玄清身葬黄河,甄嬛到最后还是会找个错处和玄清大吵一架收拾东西回宫去了。
  看似玄清贵为王爷,地位只比雍正低了那么一丢丢,其实这在甄嬛的处境下,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她爱的男人周全不了的事,她自己得站出来,挑起甄氏一族的荣誉。甄嬛作为家中长女,从小假充男儿教养,所拥有的实力使她的自我期许甚高,不仅有女子的爱情期望,更是有着作为“男子”的事业期望。她的事业,就表现在由熹妃成长为太后的过程中,但并不是直接以皇权抗争(杀雍正)为目的,而是一山不容二虎,皇宫里只能有一个男人,甄嬛作为皇帝身边的“隐性男人”,必定与之有利害的冲突,简单来说,雍正是因情(玄清)被甄嬛结果的。
  至此,甄嬛结束了与三个男人的纠葛。她的人生赢了自尊,失了天真。
  女性成长中的病因痛症
  《甄嬛传》中,与甄嬛打交道的女子个个不可小觑。这些女子的成长,全部在与甄嬛的交往体现。其中最精彩的莫过于安陵容的成长变化。由松阳县令之女,到鹂妃,这个当年大选中最不起眼的秀女,俨然是后宫里的一匹黑马。她最大的特点不外乎心眼细野心大,无知识也乖巧,她的成长迅猛来自于此,而那拼上性命所博取的最后命运也拜她自己所赐。
  安陵容这个人,由于出身的微贱,性格里又藏了一股子狠劲伎俩,使得她天生适合做别人的打手,先是甄嬛的,后来是皇后的。在秀女大选之前后宫就已经分为三派:皇后党,华妃党,和端妃党。后宫中甄嬛只不过是一颗棋子其中端妃党(端妃,敬妃)许久没有动作,先不提。皇后党里,首脑自然是皇后,军事是自己和身边的剪秋,打手有齐妃(三阿哥),华妃党首脑是华妃,军师曹琴默,打手是丽嫔。事实上秀女们甫一进宫就立马被后宫势力瓜分了——夏冬春,安陵容,富察贵人,淳儿,全在延禧宫,那是齐妃的地盘(齐妃的就是皇后的),于是这些人全成了皇后党的打手。沈眉庄因为一开始就出众,又有脑子不好控制,枪打出头鸟,这样的女人一进门肯定要被华妃收拾,于是皇后不要,送去给敬妃做打手,住咸福宫。甄嬛(长得像纯元),敌我不明恐有危险,也就先放她在碎玉轩住着。如此,秀女就站好队了。皇后那里捏四个人,敬妃端妃有一个人,华妃半个也没抢到。
  格局就是这样定了,而日后如何协作,还要看另外一群人的技术——宫女们。皇后作为后宫之主,安插在各处的眼线众多(这就是要有陪嫁丫鬟的重要性),比方说安陵容,因为没有家生丫鬟而让别人钻了空子,那个宝鹃,一看就是皇后的人,她的煽风点火决定了安陵容的日后倾向,诅咒木偶事件就是她给皇后通的消息,这事直接导致安投了皇后门下。
  顺便说一下,碎玉轩的掌事姑姑崔瑾曦,还有芳若,她们应该是端妃的人,雍王府的旧部。当年王府分为两派,纯元派和宜修(皇后)派,纯元冤死,她身边的人必然恨死了宜修。要另觅他主,于是他们便选择了家室显赫端妃。端的线人不比皇后广,可是资历老,忠心(纯元),凭这一点就能确定崔瑾曦是她的人,端妃虽然蛰伏许久,线人密报还是不能停的,必然是当时选秀女,端妃见了甄嬛的容貌,料定这是能扳倒皇后的一个大棋子儿,正好趁人不注意便揣自己怀里去了。所以这群女人的命运,从一开始就不是偶然的。
  安陵容是个学习型人才,她的一招一式全是靠把别人的技巧看在眼里,回家自个儿琢磨出来的。第七回,甄嬛新得宠时,安去恭贺,曾说:姐姐怎么悄无声息的,就成了菀贵人,瞒得这样好,先前竟一丝风声也不露。等到三十一回,安陵容便把这招学到了自己身上,装作久得咳疾未好,实际苦练歌技,琼华岛上,一曲菱歌唱下来,连甄嬛心里都是酸酸的。她的经验基本上都是这么一点点偷学来的,虽然来势汹汹,但是这个人没有知识全谋,只能充当打手,并且因为没权势,两虎相争(甄嬛,皇后),一个擦枪走火,她就首先挂掉了。
  同样是黑马的,还有浣碧。罪臣之女,甄府丫鬟,后来成了王妃。她充分证明了做一个有理想的丫鬟有多么的重要。无理想的,如流朱,为主尽忠,英年牺牲了。浣碧一直不是可靠的队友,可是甄嬛却一直忍着不结果她,因为如果浣碧都这么不靠谱(算是自己的亲妹),那么其他人只会比她更不靠谱,流朱死后更是这样,瑾曦毕竟不是真正的自己人,陵容已然叛变,眉庄无心恋战,眼下也只有浣碧能用了。可是就因为养虎为患,浣碧的野心太大,始终记得要让自己的娘进祠堂的重任,并且跟着甄嬛久了,不像安陵容那样不懂运筹,被动听命,她为了搏一个前程,自导自演了一出好戏,当着皇上的面,把果郡王的装有甄嬛小像的荷包掉出来,然后热心替甄嬛顶罪,把自己顺利的嫁进果亲王府。甄嬛有这样一个妹妹,真是挺可怕的,幸亏她自己出的注意自己能兜圆,并且想要的东西不多,对甄嬛的威胁不算大。
  沈眉庄基本是《甄嬛传》中最受喜欢的配角,她无条件支持甄嬛,她喜欢的男人(温实初)无关别人利益,她所依傍的后台(太后)不是人们争抢的对象...但和后宫中的许多女人一样,沈眉庄的命运轨迹不是一次成型的。刚出场时,母亲教选秀技巧时,她刚答到“诗经,孟子,左传”就立即被规劝道,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场细节意在说,最开始眉庄和甄嬛是同一起点的,骨子里都有独立意识和男性思想,只不过眉庄的人生目的是进宫做娘娘,荣耀母家,所以这点“男子气”得藏起来,甄嬛不想做娘娘,她就不用改。
  到了真正对皇帝失了望,她才把那份果敢和倔脾气亮出来,并且她比甄嬛决绝的多,不在旧情里做犹豫,半分面子都不给皇上留。但其实沈眉庄后来的不问外事,远离战火和敬妃欣贵人的还不一样,沈身上还存留着未完成的爱情梦想,不是真正甘心青灯古佛,而敬妃,尤其是欣贵人,却着实是把爱情和仇恨抛得一干二净,以局外人(其实是端妃党)的身份处理事务纷争,虽然到处受气被欺负,其实却没人真正害到她们,该有孩子的有孩子,该得宠爱的得宠爱,他们俩才是最大的赢家。
  论甄嬛的一生,她的爱人(允礼)死了,仇人死了(皇上皇后),亲人死了(浣碧),朋友死了(眉庄),叛徒死了(安陵容),最能信任的人死了(流朱),以至于她三十八岁时就能够回忆自己的一生,可是,还是让人觉得她是赢的——少女身份与男子性格的并存,使她遍体鳞伤,经过二十多年的挣扎适应,终于找到了兼容的模式。拼尽所有,只是为了给自己身上的倒刺找一个得以愈合的落点。直等到了身边所有人都死了,才终于得到回报,只是落得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甄嬛传》中的女性形象及命运分析(组图)
《甄嬛传》中的女性形象及命运分析(组图)
【编帖备注】
       “洪哥警影”本人多年来夜间看电视,主要是看新闻联播、国际新闻、军事报道和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等红色军旅战争影视,实在很少看卿卿我我的言情剧、勾心斗角的宫廷剧也! 鉴于2012年底电视剧《甄嬛传》的持续热播和颇大影响,当时咱也断断续续看过该剧的部分片段……特利用2017春节闲暇时间,根据有关网络资料收集汇编该剧的文图资料也!
《甄嬛传》中的女性形象及命运分析(组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