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祖国风光(2078)倒淌河与甲乙寺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7-02-03

祖国风光(2078)倒淌河与甲乙寺

日月山下,有个倒淌河镇,镇边有条河,叫倒淌河,“天下河水皆向东,唯有此溪向西流”。

青藏行摄(5):倒淌河 <wbr>& <wbr>甲乙寺


青藏行摄(5):倒淌河 <wbr>& <wbr>甲乙寺
 


     倒淌河发源于日月山西麓的察汗草原,海拔约3300米,全长约40多公里,自东向西,流入青海湖的仔湖——耳海(俗称小湖),故名倒淌河。藏语称“柔莫涌”,意思是令人羡慕喜爱的地方。它是青海湖水系中最小的一支,不仅河流蜿蜒曲折,而且河水清澈见底,看上去犹如一条明亮的缎带飘落在草原上。


青藏行摄(5):倒淌河 <wbr>& <wbr>甲乙寺

其实倒淌河原也是一条东流的河,它和布哈河、罗汉堂河一起注入黄河,后由于地壳的变动,日月山隆起,它才折头向西注入青海湖,成为一条倒淌河。

青藏行摄(5):倒淌河 <wbr>& <wbr>甲乙寺
 


关于倒淌河的传说,人们众说不一。一山之隔,日月山以东,汉族民间千百年来的说法是: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到达日月山时,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念家乡,思父母,悲恸不止,流泪西行,公主的泪汇成了这条倒淌的河。而在日月山以西的藏族群众中,则流传着另一个神话:龙王派他的四个儿女造南北东西四河,最小的女儿造西海时,需108条河水,她找到了107条河,最后一条河怎么也找不到。聪明、狡黠的小龙女从日月山倒着牵来了一条河,这条河便是倒淌河;第三种说法是,这河是龙王一根倒须变的……


青藏行摄(5):倒淌河 <wbr>& <wbr>甲乙寺


倒淌河景区内建有纪念碑、帐篷城、风力金轮,在这里,可以看河水静静流淌,也可以骑马射箭,驰骋青藏草原。


青藏行摄(5):倒淌河 <wbr>& <wbr>甲乙寺
 

倒淌河西北27公里左右,是倒淌河镇甲乙村,青海湖开始映入视线。公路左边有座寺院,因村名得名甲乙寺,大老远就看见寺里高高矗立的金光熠熠的一座佛像。


青藏行摄(5):倒淌河 <wbr>& <wbr>甲乙寺
 


甲乙寺始建于1984年,其主要倡建者旦措卓玛,又称岗日堪卓玛,意为“雪山空行母”,是位女活佛,1980年班禅委员长到海南州视察时,旦措卓玛及当地信教群众请求在甲乙村建立寺院得到允准。班禅大师还为该寺题寺额“神奇解脱洲”,藏语称“甲乙俄察塔占林”,由此建成格鲁派小寺。1988年批准开放。
甲乙寺占地面积不大,转经殿挂满的唐卡是它的一大特色。这座高大的露天铸铜镀金佛像,据说是藏传佛教第一大未来佛(弥勒佛)像。佛高28米,整个佛像金碧辉煌,气势恢宏,高大巍峨,庄严神圣,由藏族著名企业家彭毛次旦投资近千万元铸造。

青藏行摄(5):倒淌河 <wbr>& <wbr>甲乙寺

佛像坐南朝北,以巨人的理念和视觉冲击雄踞于隆堡赛庆神山(南山)脚下。据说,佛像铸成后,此间多次出现吉兆,青海湖的水位也出现50年不遇的第二次高涨,这昭示着佛陀对圣湖的守护,给环湖地区带来吉祥幸福。
甲乙寺依山连湖,从这儿向北望,碧波浩淼的青海湖和宛如翡翠般的耳海尽收眼底。


青藏行摄(5):倒淌河 <wbr>& <wbr>甲乙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