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小武装带,看民国军队的历史演变

 无冕之王001 2017-02-04

武装带大概起源于西方,为军官专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西方军队配备武装带比较普遍。武装带最初也称刀带,因旧时军官佩军刀于腰带左侧,为防较重的军刀将腰带坠斜影响军容,故置一肩带,通过右肩斜向左侧吊住腰带,这加了肩带的腰带就是武装带。后来军常服很少再佩军刀,但武装带却并没有跟着军刀一起从军官的身上解下,因扎武装带更显军官英武,故而得以保留。

小小武装带,看民国军队的历史演变

军官扎武装带的情形

有些人将今天我军用的外腰带称作武装带,是错误的。武装带与外腰带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有肩带而后者没有肩带。还有,腰带有宽有窄,而武装带中的腰带部分全是宽的,如果是扣眼式的,则全部都是双排扣的。国民政府时期的武装带又俗称斜皮带。在当时如果说:这小子有出息,扎上斜皮带了。就意味这个人由士兵提拔为军官了,因为一般只有军官才有资格扎武装带,而士兵通常只能扎腰带。

小小武装带,看民国军队的历史演变

《陆军服制条例》中规定的武装带制式

国军在三年解放战争时期已经取消了武装带,所以在文革前的老电影中看不到反映这一时期的国军扎武装带,那些泡沫影视中最初臆造国军军官在解放战争时期穿所谓的美式军常服时,还没敢乱配武装带,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象《亮剑》中的楚云飞那样,又在那子虚乌有的美式军服上加了一条武装带,而且从许多女生对楚云飞那扮相的青睐程度上看,这美式军服外加武装带的装扮,还大有漫延之势。象最近热播的《桐柏英雄》《战北平》等剧中,就多处出现这样的装扮。

小小武装带,看民国军队的历史演变

电视剧《桐柏英雄》中,国军军官的造型依然以讹传讹地复制了楚云飞的扮相。这个时候再扎武装带就是穿帮了

这又是一个新的创造,而且是一个关公战秦琼式的搭配。因为从武装带的取消到美式军服的采用,中间还隔了十多年呢。

影视中,武装带并不仅仅向后漫延,也在向前漫延,漫延到辛亥起义时的起义军和北洋军的军官也遍扎武装带;也在向外漫延,漫延到从不扎武装带的侵华日军的军官也遍扎武装带。

小小武装带,看民国军队的历史演变

电影《建党伟业》中吴佩孚的扮相,与历史事实完全不符

武装带的历史并非如此。

武装带并不贯穿于民国始终。中国的军事变革起自袁世凯的小站练兵。从那时起,中国陆军向日本陆军学习,开始了一场军事革命,其军装军容亦从此焕然一新。但因日本当时的军服并没有武装带,所以小站练兵的北洋军也没有武装带。进入民国后,北洋军的军装变化不大,北洋军的首领袁世凯当国后,全国军服一律,所以这时的中国军队从南到北也都没有武装带。

小小武装带,看民国军队的历史演变

历史上吴佩孚着军常服的照片,此为北洋陆军标准的军常服

武装带在中国起于何时呢?以本人的考证,武装带最早应该起自1916年之后的滇军。护国战争后,以唐继尧为首的滇军中的留日士官生群体,开始了独立自主的建军路程,政治上摆脱了北京政府,军事上也另搞一套,这其中便有武装带的采用,即在北洋军制服的基础上加了一条武装带。有趣的是,滇军这一时期的武装带并不与后来抗战时国军的武装带完全相同,即它不全是双排针扣式的,而更多是长方形板扣式的,当然双排针扣式的武装带也同时存在。滇军武装带的采用具体开始于哪一年,还有待考证,但肯定是在黄埔建军之前。

小小武装带,看民国军队的历史演变

滇军将领在护法战争前后,这是中国第一次出现武装带的形象

小小武装带,看民国军队的历史演变

传说是黄埔军校开学典礼的照片,图中未戴肩章扎武装带者系黄埔军官学校的军官;戴竖式肩章扎武装带者系滇军军官;戴竖式肩章未扎武装带者系粤军、湘军、桂军等军官

另一个采用武装带的是奉军。奉军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战败后,也摆脱了北京政府独立建军,开始了一场名曰“整军经武”的军事改革,不仅其军事思想,组织编制,军需制度等有别于北洋旧制,军服军饰也与北洋有了区别,这其中就也有武装带的采用。

小小武装带,看民国军队的历史演变

1926年直军与奉军高级将领合影。扎武装带者是奉军,没扎武装带者是直军

除独立于北京政府的滇军、奉军以外,其他军系,包括那些短时独立的军系,一直到北洋军阀政权彻底灭亡,其军服样式从始至终都采用的北洋旧制,北洋军服又是从日军移植而来,军刀直接通过军衣左侧的一条开缝挂于内腰带上,故都没有武装带的配置。

小小武装带,看民国军队的历史演变

与史实不符,川军一直到易帜加入国民革命军之前,从没有武装带的配置

国民革命军从诞生那天起,就有武装带。黄埔建军时,由王伯龄主持的军服设计,就采用武装带作为师生军常服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成功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对当年的青年学子报考军校的吸引力。大革命中,许多年轻的黄埔学生将武装带视作青年军官的一张名片,倍感骄傲。北伐征途上,腰扎武装带的青年军官的飒爽英姿,也曾引起无数少男少女的疯狂追逐,形成大革命洪流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从大量当年的文献照片中,我们也能看到,扎了武装带的北伐军军官,要比什么也不扎的北洋军官更显骄健。

小小武装带,看民国军队的历史演变

北伐总司令时的蒋介石,武装带是那时很醒目的标志

后来,国军师从德军建军路线,黄埔时期的大沿帽改成了德军山地师的军帽样式,军装也小有改变,但武装带仍旧保留下来。这样的制式军服一直沿用到抗战胜利。由于改制后的军装与军帽更加适合中国人的体形,故此时的国军军官仍然雄姿英挺,倍显威仪。

小小武装带,看民国军队的历史演变

蒋介石父子穿的,就是抗战时的标准军装

但这种好看的装束并没能一直沿用下去,抗战胜利后军服又一次改制,原有的武装带便不在作为军官常服的一个部分,而是取消了。从此,武装带在国军中成为历史。

简而言之吧,北洋时期的军队,除独立后的滇军、奉军外,是没有武装带的;解放战争时期的国军,是没有武装带的。所以,只要影视中表现的故事发生在护国战争之前和抗日战争之后,就不能出现武装带,出现了就是错误的。

《亮剑》呀、《战北平》呀等等所表现的解放战争时期,恰恰是美式军服还没有诞生和武装带又已经退役的时期,这青黄不接的二者却硬是被强扭在一起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同时登场,这就是不尊重历史的胡诌了。至于《啼笑因缘》中北洋军人系的武装带,还有《青年刘伯承》中刘伯承在川军时系的武装带,还有众多的抗日神剧中日本鬼子扎的武装带,当然也都只能归功于导演们想当然的臆造。

日本鬼子的陆军,从建军到灭亡,是没有武装带的配置的,但鬼子的海军陆战队不同,它是有武装带的。为什么呢?不为什么,它就是这么个标配。

小小武装带,看民国军队的历史演变

《亮剑》中日本鬼子军官的扮相,与真实的鬼子陆军完全不符。

小小武装带,看民国军队的历史演变

侵华日本鬼子陆军军官的照片,其由始至终没有武装带的配置。注意:其腰间扎的是腰带,而非武装带

小小武装带,看民国军队的历史演变

鬼子海军陆战队的军官,是配有武装带的

小小武装带,看民国军队的历史演变

南方作战时没扎武装带的是陆军军官,扎了武装带的是海军陆战队军官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