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近人情,举世皆畏途;不察物情,一生俱梦境。 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 居盈满者,如水之将溢未溢,切忌再加一滴;处危急者,如木之将折未折,切忌再加一搦。 喜传语者,不可与语。好议事者,不可图事。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 世人破绽处,多从周旋处见;指摘处,多从爱护处见;艰难处,多从贪恋处见。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积丘山之善,尚未为君子;贪丝毫之利,便陷于小人。 智者不与命斗,不与法斗,不与理斗,不与势斗。 良心在夜气清明之候,真情在簟食豆羹之间。故以我索人,不如使人自反;以我攻人,不如使人自露。 沾泥带水之累,病根在一恋字;随方逐圆之妙,便宜在一耐字。 天下无不好谀之人,故谄之术不穷;世间尽是善毁之辈,故谗之路难塞。 造谤者甚忙,受谤者甚闲。 好谈闺阃,及好讥讽者,必为鬼神所怒,非有奇祸,则必有奇穷。 有一言而伤天地之和,一事而折终身之福者,切须捡点。 能受善言,如市人求利,寸积铢累,自成富翁。 善默即是能语,用晦即是处明,混俗即是藏身,安心即是适境。 处事不可不斩截,存心不可不宽舒,待己不可不严明,与人不可不和气。 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远后近,交友道也。 形骸非亲,何况形骸外之长物;大地亦幻,何况大地内之微尘。 童子智少,愈少而愈完;成人智多,愈多而愈散。 拙之一字,免了无千罪过;闲之一字,讨了无万便宜。 荣利造化,特以戏人,一毫着,意便属桎梏。 打浑随时之妙法,休嫌终日昏昏;精明当事之祸机,却恨一生了了。 人常想病时,则尘心便减;人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欲不除,似蛾扑灯,焚身乃止;贪无了,如猩嗜酒,鞭血方休。 人生待足,何时足;未老得闲,始是闲。 人心好胜,我以胜应必败;人情好谦,我以谦处反胜。 寒山诗云:“有人来骂我,分明了了知,虽然不应对,却是得便宜。”此言宜深玩味。 尘缘割断,烦恼从何处安身;世虑潜消,清虚向此中立脚。 万分廉洁,止是小善;一点贪污,便为大恶。 才舒放即当收敛,才言语便思简默。 事遇快意处当转,言遇快意处当住。 无端妖冶,终成泉下骷髅;有分功名,自是梦中蝴蝶。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倚势而凌人者,势败而人凌;恃财而侮人者,财散而人侮。此循环之道。 我争者,人必争,虽极力争之,未必得;我让者,人必让,虽极力让之,未必失。 让利精于取利,逃名巧于邀名。 宠辱不惊,肝木自宁;动静以敬,心火自定;饮食有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金自全;怡神寡欲,肾水自足。 守恬淡以养道,处卑下以养德,去嗔怒以养性,薄滋味以养气。 先读经,后可读史;非作文,未可作诗。 读《春秋》,在人事上见天理;读《周易》,在天理上见人事。 贫富之交,可以情谅,鲍子所以让金;贵贱之间,易以势移,管宁所以割席。 忍到熟处则忧患消,谈到真时则天地赘。 敢于世上放开眼,不向人间浪皱眉。 寡思虑以养神,剪欲色以养精,靖言语以养气。 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穷受用。 病中之趣味,不可不尝;穷途之景界,不可不历。 待客之礼,当存古意,止一鸡一黍,酒数行,食饭而罢。以此为法。 不实心,不成事;不虚心,不知事。 辩不如讷,语不如默,动不如静,忙不如闲。 精神清旺,境境都有会心;志气昏愚,处处俱成梦幻。 无欲者其言清,无累者其言达。口耳巽人,灵窍忽启,故曰不为俗情所染,方能说法度人。 一间屋,六尺地,虽没庄严,却也精致;蒲作团,衣作被,日里可坐,夜间可睡;灯一盏,香一炷,石磬数声,木鱼几击;龛常关,门常闭,好人放来,恶人回避;发不除,荤不忌,道人心肠,儒者服制;不贪名,不图利,了清静缘,作解脱计;无挂碍,无拘系,闲便入来,忙便出去;省闲非,省闲气,也不游方,也不避世;在家出家,在世出世,佛何人,佛何处?此即上乘,此即三昧。日复日,岁复岁,毕我这生,任他后裔。 驷马难追,吾欲三缄其口;隙驹易过,人当寸惜乎阴。 先读经后读史,则论事不谬于圣贤。既读史复读经,则观书不徒为章句。 读经传则根柢厚,看史鉴则事理通,观云天则眼界宽,去嗜欲则胸怀净。 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戒浩饮,浩饮伤神。戒贪色,贪色灭神。戒厚味,厚味昏神。戒饱食,饱食闷神。戒妄动,妄动乱神。戒多言,多言伤神。戒多忧,多忧郁神。戒多思,多思挠神。戒久睡,久睡倦神。戒久读,久读枯神。 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天。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无欲之谓圣,寡欲之谓贤,多欲之谓凡,徇欲之谓狂 忿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富贵,怨之府也。才能,身之灾也。声名,谤之媒也。欢乐,悲之渐也。 醉酒饱肉,浪笑恣谈,却不错过了一日?!妄动胡言,昧理从欲,却不作孽了一日?! 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温良者,戒无断。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祸到休愁,也要会救;福来休喜,也要会受。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静坐,然后知平日之气浮。守默,然后知平日之言躁。省事,然后知平日之心忙。闭户,然后知平日之交滥。寡欲,然后知平日之病多。近情,然后知平日之念刻。 无病之身,不知其乐也;病生,始知无病之乐。无事之家,不知其福也;事至,始知无事之福。 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势不可倚尽,福不可享尽。 难消之味休食,难得之物休蓄,难酬之恩休受,难久之友休交,难再之时休失,难守之财休积,难雪之谤休辩,难释之忿休较。 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自己做事,切须不可迂滞,不可反复,不可琐碎;代人做事,极要耐得迂滞,耐得反复,耐得琐碎。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小人处事,于利合者为利,于利背者为害;君子处事,于义合者为利,于义背者为害。 事有机缘,不先不后,刚刚凑巧。命若蹭蹬,走来走去,步步踏空。 事后而议人得失,吹毛索垢,不肯丝毫放宽,试思己当其局,未必能效彼万一。旁观而论人短长,抉隐摘微,不留些须余地,试思己受其毁,未必能安意顺承。 困天下之智者,不在智而在愚;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是非窝里,人用口,我用耳;热闹场中,人向前,我落后。 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己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听其言必观其行,是取人之道;师其言不问其行,是取善之方。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德盛者其心和平,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爱人而人不爱,敬人而人不敬,君子必自反也;爱人而人即爱,敬人而人即敬,君子益加谨焉。 人若近贤良,譬如纸一张,以纸包兰麝,因香而得香;人若近邪友,譬如一枝柳,以柳贯鱼鳖,因臭而得臭。 能媚我者,必能害我,宜加意防之;肯规予者,必肯助予,宜倾心听之。 毋受小人私恩,受则恩不可酬;毋犯士夫公怒,犯则怒不可救。 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 不自反者,看不出一身病痛;不耐烦者,做不成一件事业。 能容小人是大人,能培薄德是厚德。 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 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古人爱人之意多,故人易于改过,而视我也常亲,我之教益易行。今人恶人之意多,故人甘于自弃,而视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 小人固当远然,断不可显为仇敌;君子固当亲然,亦不可曲为附和。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仇莫深于不体人之私,而又苦之;祸莫大于不讳人之短,而又讦之。 对愁人勿乐,对哭人勿笑,对失意人勿矜。 见人背语,勿倾耳窃听;入人之室,勿侧目旁观;到人案头,勿信手乱翻。 闻恶不可遽怒,恐为谗人泄忿;闻善不可就亲,恐引奸人进身。 世事让三分,天空地阔。心田培一点,子种孙收。 作践五谷,非有奇祸,必有其穷;爱惜只字,不但显荣,亦当延寿。 仁厚刻薄,是修短关;谦卑骄满,是祸福关;勤俭奢惰,是贫富关;保养纵欲,是人鬼关。 “谦”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 作恶事须防鬼神知,干好事莫怕旁人笑。 富贵家不肯从宽,必遭横祸;聪明人不肯学厚,必殀天年。 饱肥甘衣轻暖,不知节者损福;广积聚骄富贵,不知止者杀身。 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种种皆薄,未免灾及其身。设阴谋,积阴私,伤阴骘,事事皆阴,自然殃流后代。 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消,日有所损。 世之愚人,每以奢为有福,以杀为有禄,以淫为有缘,以诈为有谋,以贪为有为,以吝为有守,以争为有气,以瞋为有威,以赌为有技,以讼为有才,可不哀哉! 不可信之师,勿以私情荐之,使人托以子弟;不可信之医,勿以私情荐之,使人托以生命;不可信之堪舆,勿以私情荐之,使人托以先骸;不可信之女子,勿以私情媒之,使人托以宗嗣。 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慕人善者,勿问其所以善,恐拟议之念生,而效法之念微矣;济人穷者,勿问其所以穷,恐憎恶之心生。而恻隐之心泯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