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吾友三山之邀,我答应在她的《三山微课堂》讲一次课。匆匆之中,定下的题目就是《上海滩罗曼蒂克消亡史》。 电影只是讲课的一个由头,因为一个月前刚上映,大家还有些印象。而“罗曼蒂克”在这里的概念并不与电影里相同。上海的“罗曼蒂克”究竟是什么,我不会下定义,也下不了。各人有各人的理解,一如“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那样,其实是最圆满的结局。 我将讲到的,不是什么历史,都是些传说。就像两年来我在这个公众号里写的上海人、上海事及上海话,也都只是传说。我从来没想过要走考据路线。把它当故事听是我最大的愿望。 而且听完拉倒。大家说说笑笑就行了。连可以不讨论商榷。你的意见可以通过你喜欢的平台去发表,我有兴趣我也会来看。看完也拉倒。不亦乐乎。 1940年代外滩 那这次的《上海滩罗曼蒂克消亡史》究竟会讲些什么呢? 大致会有以下这些传说: ——杜月笙是百年上海滩的最后一个大亨。那么,最早的上海滩大亨是谁?后面还有谁?
当年的会乐里 ——上海开埠前的老城厢在哪里?后来为什么被称为“南市”?那么有没有“北市”? 老城厢馄饨担 ——几乎所有上海人都是从“十六铺”上来的,“十六铺”是个什么鬼?有十五铺么?有十七铺么?在哪里? ——大亨是怎么出现的?为什么首先出现在南市十六铺一带?
——上海的人口是怎么迅速增长的? ——“洋泾浜”又是个什么鬼?在哪里?怎么会被引申为一种语言的代名词的?
——上海最“罗曼蒂克”的时段是哪几年?为什么?
——南京路发生过哪些“罗曼蒂克”的事? ——淮海路发生过哪些“罗曼蒂克”的事? 当年的静安寺与门前的“天下第六泉”。 ——爱国,是不是也很“罗曼蒂克”? ——上海“罗曼蒂克”的拐点是哪一年?哪件事? “八、一三”淞沪抗战中的志愿者 “八、一三”淞沪抗战中的志愿者 ——什么是上海最后的“罗曼蒂克”? 1938年的月历 愿意听课者,请电话报名:13867476987(陈糖糖小姐)。 她的微信号是:chentangtang58。或直接扫下面的二维码加她微信,她会邀请你进“微课群”。 至于可否回听以及以后会否有音频等等事宜,一律请咨询陈小姐。 “三山微课堂”是三山老师的道场。她主讲“九型人格”。有时也邀请别人来讲些其他话题,如南极考察等。 本次讲课时间为:1月23日晚上7:30至9:00。(其中一小时讲课,半小时问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