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像卢梭一样坦荡

 老刘tdrhg 2017-02-04

卢梭是的近代西方的思想启蒙者,为法国大革命注入了精神支柱。他的一身有许多不朽的作品,如《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丝》、《植物学通信》等,而且跨界政治、文学、戏剧、教育等多个领域。其中《忏悔录》是其自传体作品,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既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又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还有很高的修身价值。细读该作品,给人一种涤荡心灵,心旷神怡之感。

自我反省的无畏勇气

“吾日三省吾身”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修身之道。孔子、曾子、王阳明、曾国藩等都是这一理念的集大成者。但与东方的含蓄不同,卢梭的反省更为直观、猛烈。几千年来,无论是本人写的自传,还是他人写的传记,都免不了扬长避短、露美遮丑的窠臼。主旨都是主人公如何伟大,如何实现凤凰涅槃,如何功成名就。但卢梭的《忏悔录》却是自我揭露的一部书,他把自己小偷小摸的行为、嫖妓的经历、对仆人的诬陷、对情人的追求进行了无情的展露。因此他在开篇就坦言:“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着这本书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大声说:请看!这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过的,我当时就是那样的人。不论善和恶,我都同样坦率地写了出来,我既没有隐瞒丝毫坏事,也没有增添任何好事;假如在某些地方作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修饰,那也只是用来填补我记性不好而留下的空白。其中可能把自己以为是真的东西当真的说了,但决没有把明知是假的硬说成真的。当时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就写成什么样的人:当时我是卑鄙龌龊的,就写我的卑鄙龌龊;当时我是善良忠厚、道德高尚的,就写我的善良忠厚和道德高尚。”这种公开的反省需要多么无畏的勇气!对自己无情的鞭挞,并没有降低人们对他的评价,反而彰显了其坦诚、勇敢的人格。

追求真理的坚定不移

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对自由、平等的追求融入了卢梭的信仰,是其矢志不渝的目标。“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这句卢梭的名言,表现了其强烈的反抗精神和深邃的洞察力。卢梭的歌剧《乡村卜师》试演后被选中进宫演出,国王路易十五要接见他并赐予一份年金。卢梭拒绝了接见和年金,离家而去。卢梭不愿为面包而苟活,也不屑于屈从权力的安排,只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他说:“任何刚劲的东西,任何伟大的东西,都不会从一支唯利是图的笔下产生出来。当一个人只为维持生计而运思的时候,他的思想就难以高尚。为了能够和敢于说出伟大的真理,就绝不能屈从于对成功的追求。”卢俊的一生虽然颠沛流离,但却无时不在追求真理和信仰,追求自由和善良。为此,他大声疾呼:“任何世俗的财富都无法补偿生命和自由的丧失,所以无论以任何代价放弃生命和自由,都是既违背天理,又违背理性的。”

甘于清贫的顽强奋斗

易卜生说:“世界上最有力量的那个人是最孤独的那个人”。孤寂与苦难似乎是思想者的标配。卢梭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是贫穷的一生,是孤独的一生。他出生丧母,十岁寄人篱下,十二岁开始从事学徒、伙计、仆役、家庭教师等职业,许多时候靠抄乐谱度日,结婚后因无力扶养将自己的孩子送育婴堂,成名后仍是一贫如洗,五十多岁被迫流亡,最后在贫病交加中辞世。但卢梭的一生也是奋斗的一生,丰富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从未因生活的不幸和身体的疾病放弃过努力。他说:“在我看来,无所事事给社会造成的危害,丝毫不亚于孤独。一般地说,艰苦的生活一经变成了习惯,就会使愉快的感觉大为增加,而舒适的生活将来是会带来无限的烦恼的。”卢梭没有音乐的天赋,却通过自己刻苦的努力,当上音乐教师以谋生,并写过音乐论文、编过音乐字典。简谱就是卢梭发明的。晚年面对众多的朋友的反目和陷害,他也从未丧失对人性本善的执着。他虽然死去了,其思想却点燃了革命的熊熊之火,而且“民于今受其赐”。

莎士比亚说:“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忏悔录》是卢梭的真诚坦率人格的一座丰碑,其勇气值得赞赏,其精神值得学习。

注:如您热爱传统文化、喜欢心学,王阳明心学微信平台鼓励您写出有态度、有趣味、有功底的作品;如您也愿意让自己的作品在广大传统文化、心学爱好者之间流传阅读。请您投稿给本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