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宠物寄生虫病的危害

 知识百科2016 2017-02-0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城市中出现宠物热,养犬养猫甚至宠养一些稀有动物的人不断增加,同时随着改革开放政策深入,人们往来于国内外的活动日益频繁,在此过程中也引进了一些国外名犬名猫,同时也带入一些原地区没有的人兽共患的疾病。


但是人们对动物可能易患的疾病了解甚少,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知识。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如上海地区曾报道因饲养来自青海的犬.致使犬主患肺包虫病,经手术切除治愈。


1  常见宠物寄生虫病

1.1  巴贝氏虫病(Babesiosis)

犬巴贝氏虫病由犬巴贝氏虫(Babesia canis/B gibson)感染引起。由媒介扇头蜱叮咬传播,犬发病率较高。巴贝氏虫可侵入犬红细胞内,犬感染后可表现高热,拒食和拒绝饮水,不思运动。猫巴贝氏虫病则由猫巴贝氏虫(B.cati)致病所致,症状如犬。

现有治疗巴贝氏虫病药为imidocarb,疗效佳。欧洲已研制出有效的抗巴贝氏虫病疫苗,但是仅能保护同源性犬类巴贝氏虫病,应用范围局限。

1.2  犬钩虫病(Ancylostomaiasis)  

犬钩虫病由犬钩口线虫(Anecylostoma caninum)寄生犬小肠下部和大肠,以口囊吸附肠壁并吸食,犬感染方式以口感染为主。再则,犬钩虫感染性幼虫可经胎盘传至胎犬。

1.3  弓蛔虫病(Toxocanasis)  

弓蛔虫是犬和猫寄生的重要线虫病,可引起动物内脏和眼幼虫移行症,偶然可传染给人。英国皇家畜医学院(Dennis 2000)报道由马来西亚猫的引进,而使英国传入了一种新的弓蛔虫病,经DNA序列测定证实第二基因间隔核糖体DNA与其国内常见犬和猫弓蛔虫(T.canis & T.cati)分别仅有89%和76%为同源性,说明不是同一种弓蛔虫。新种弓蛔虫在吉隆坡猫感染率为11%,属人兽共患蛔虫病。因此,Dennis教授呼吁应在英国立即做一全面调查加强预防措施。

1.4  犬恶丝虫病(Dirofilariasis)  

犬恶丝虫(Dirofilaria immitis)是南欧地区高度流行的犬猫类丝虫病,由蚊子叮咬传播。成虫寄生于犬、猫和一些野生食肉兽的右心室和肺动脉内,微丝蚴寄生于血液,被蚊吸血时吸入蚊体内发育成感染期幼虫,蚊再次吸血时,将感染期幼虫传给动物。虫体随血流或淋巴液到达心脏和大血管,犬和猫感染后具有典型的慢性肺病变,同时可扩散到右心室。血液内找到微丝幼虫可作为诊断的依据。

Kittoh 等2001年首次经动物实验证实犬恶丝虫,在宿主体内可刺激主动脉内皮层释放NO,经NO介导某种物质引起宿主血管舒张从而导致血流滞留于肝、脾等内脏血管内,致使宿主血压下降,休克死亡。在夏天传播季节,可给犬服用Macrocvclic laaonec数月,可预防犬感染,尤其是带犬到流行区旅行,国外称旅行犬(Jet-setting canines)。

1.5  犬肝簇虫病(Hepatozoonosis)  

犬肝簇虫(Hepatozoon canis)属于血簇虫科(Haemog regarinidae L),广泛流行于亚洲、非洲和欧洲南部经蜱叮咬感染犬血,而造成犬内流行,Baneth等2001年实验证实了这点;扇头蜱若虫叮吸阳性犬类后,85%蜱在发育为成虫后可产生肝簇虫卵囊。

Mathew 等1999年报道吸血蜱中98%成虫为阳性。而狗经肝簇虫血液阳性蜱叮咬后,75%的狗可获得感染。而猫得了此病具有自愈能力,无临床症状产生。

犬肝簇虫寄生于犬的白细胞可造成犬造血器官脊髓和肝脾损伤。感染肝簇虫的犬症状多样,犬体强健的可无症状,免疫力低下的,如幼犬可有明显症状,犬表现为贫血、肝脾肿大、发热、不思饮食和嗜睡等。

1.6 传播媒介蜱(tick)、蚤(flea)  

医学昆虫蜱和蚤多见于犬和猫窝内,具以刺吸宿主血液为生。从幼虫到成虫一生多次吸血,更换宿主。在叮吸犬和猫血过程中,传播一些寄生虫或病毒、细菌等。

大多数猫和犬携带一种蜱。城市内最常见的为六角硕蜱和蓖子硬蜱,后者更多见于犬。扇头蜱相对少些,扇头蜱是巴贝氏虫和犬肝簇虫的主要传播媒介。而传播媒介昆虫往往是旅行动物传染异地寄生虫的主要原因。

英国热带医学利物浦学校Sandy教授提请专家应高度重视,旅行犬在婴儿利什曼虫(Leishmania infantum)流行区地中海岸渡假时,可感染此虫。犬利什曼病危害性严重病程长,临床发作往往在回国以后数周至数年,因该虫具有很长的潜伏期。而该病治疗花费昂贵,需时较长。


2  国内常见宠物寄生虫

蒋成玉2000年调查了黑龙江流域黑河沿江猫寄生蠕虫种类。共剖检了32只猫,蠕虫感染率为100%。共属7种虫种,吸虫2种、绦虫2种和线虫3种,隶属于3个纲,7个属。7种蠕虫有5种寄生在消化道(小肠),肝和肌肉各一种。其中猫弓首蛔虫感染率90.63%,带状泡尾绦虫的感染率71.88%,华支睾吸虫感染率50%,线中殖孔绦虫感染率40.63%。

华西医科大学罗春华等1992年报道,剖检成都郊县幼犬(两个月龄)276只。肠道犬弓蛔虫占82.5%。贵州省王道地报道当地犬钩虫感染率高达93.33%。

上海复旦医学院董婕等2001年报道上海市94条宠物犬粪便常规检查寄生虫,结果检获犬弓蛔虫感染率为3.19%,3只感染犬分别来自俄罗斯和安徽省。感染率为9.57%。文章分析指出本地家养犬以饲喂熟食和市售宠物粮食为主是宠物寄生虫感染率低的原因之一,其次城市里宠物接触泥土机会较少,使感染机会大大减少。

上海胸科医院韩保惠等报道了1例饲养来自青海犬,而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病例,后经手术切除治愈。


章进宝等2001年报道了动物圈窝蜱种类调查结果,共调查33户,动物112只,包括羊、牛、狗和猫。其中狗24只,猫8只。狗带率为54.17%,猫未检查到有蜱感染。


陈昌源2001年报道湖南省城乡的猫狗和养猫与不养猫狗人群进行了弓形虫病感染调查,结果表明:农村猫的弓形虫感染率为44.89%,明显高于城市猫的感染率19.64%(P<0.01);农村狗的感染率为29.54%,亦高于城市狗感染率11.5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门更进一步开放,使得国内、国外宠物交换增加。使原来没有的宠物疾病,得以可能感染,宠物疾病也可能增加。这一切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危险应给予高度重视。

文章来源: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3,19(2)张恩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