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于我

 sunyiymu 2017-02-05

没理由地喜欢文字,就像小时候没理由地喜欢吃糖那样。而散文是文字表达出来最喜欢的一种文体,因为它是一个人内心最真切的言语。

我想,之所以会喜欢散文,是因为散文是对一个自我世界的解读,是不同生活姿态的展示,写散文、读散文是可以听自己和别人内心深处的呼吸。

最开始接触散文应该算是课本上的吧,不过,我最喜欢的是那些写小事情却又能触及我们生活、心情的散文,有个抽象的概念就是,我喜欢读有“气”的散文。比如,我喜欢课本上毕淑敏的《我很重要》,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蕾切尔·卡森的《寂寞的春天》,因为这一些,都是能够走到自己的感受里去。

后来,自己寻找一些自己喜欢作家和散文,比如,迟子建的作品集《假如鱼也生有翅膀》,史铁生的散文集《记忆与印象》散文《秋天的怀念》、《我21岁那年》,三毛的《撒哈拉的沙漠》、《雨季不再来》、《稻草人手记》、《哭泣的骆驼》、《温柔的夜》、《梦里花落知多少》……对于三毛的散文,我是在书里寻找一个与众不同的女子,我没有当做什么名著来看,只是觉得这个人写出来的东西很适合自己去读。在尘世的喧嚣中,读她的书,就好像感受她的幸福在那“撒哈拉的故事”里微语着,静听,会在我自己荒芜的心灵蔓延开绿意盎然的感觉。读这样的一些散文,有时候,会有一些句子,惊到自己的眼睛,像史铁生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史铁生《我与地坛》) “欲望,不应该受到指责,最简单的理由是:指责,已经是欲望的产物。”(史铁生《散文三篇》)“人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是爱人的能力,而不是被爱,我们不懂得爱人,又如何能被人爱。”“最深最平和的快乐,就是静观天地与人生,慢慢品味出它的美和和谐。”(三毛《谈心》)他们至情至性的散文,透露出对亲情、爱情、友情、恩情、生活、生死等等的领悟,散文的文字,比较像阅读里的一条小溪,静静地流过心房,留下美好的文字填满对自我的思考,自己的感想也都融合在其中,变成一份美好的向往。

散文,其实是很私人的文字,说得再深刻一些就是作者和读者对自身经历和重拾记忆而表现出来的个人主义,不管是读还是写,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

读散文,有时候,不仅是在读作者的心情,有时候也是读自己的心情。我觉得,散文本来就是用来做一种心灵的感觉的沟通,我们在读散文的文字时,带上自己的生活体验、生活情感去读,就算解读得不是作者的本意,可是他的散文却能引起我们的感想,就算不是共鸣,就算读得偏颇一些又有什么关系,我们自己在别人的散文里收获到了我们想要的东西,不就好了。读书,其实是读自己,散文的阅读也一样。文字没有好坏之分,散文更没有,只是写出来的文字能引起多少共鸣的反映而已。就像余秋雨所写的散文,虽说真的有一些矫情,不算是大学者该有的风格,社会上批判的语言也只是说明,余秋雨的散文文字没能得到大家心灵的共鸣,反而因一些因素引起反感,可不能下定义说他的散文的文字不好。正如上文说的,散文是私人的,个人的就读爱怎样就怎样。如果加上忽略调余秋雨在世俗世界里所扮演的角色,我觉得他的散文的文字有些真的很美,这种美有时能让我有不一样的感觉,我自己觉得就够了。因为有时候,这样的文字也只有余秋雨能“秀”出来,我还是要佩服的。虽然我更喜欢的是一些平淡、很个人却又不乏意义的散文,可是对于余秋雨的文字感,我还是很佩服的。

而写散文,就更是私人的东西了。我听过一次散文获奖感言,噼里啪啦一堆话,太煽情了,听得我直想逃。因为他的感言我会怀疑他的文字是不怎样的,虽然这还是偏颇了点。我一直认为写散文,就是一个人写字,只是和我自己有关。文字根本就是很自私的,是一个人内心无聊、烦闷、悲伤等感情的出口,不是为了感染或感动别人。所以不用说一些大理由来搪塞世人,不过往往,并非如此,就像我常常会被别人的散文感动,真正写散文的人没有刻意这样做,可是却偏偏感染感动了别人,这就是好散文本身的魅力,当然不只散文,其他的文字也是有这个魅力的。

对我而言,写字只是一种生活的习惯,写散文更是随性子,没有什么确切的目的,至于那些参赛获奖什么的,不过是觉得,小小证明一下自己的存在,满足自己对文字的虚荣感,这一点我承认。可是,对于获奖还是比较平和的,有获奖,就说明你的文字、你的感想有人认同,在文字的世界里多了一份共鸣,没有,那就说明,你的东西还是自己的。文字,写自己的文字,写自己的心情,不过不要无病呻吟,反而是在文字里走出一个万里晴空,我一般就认为是不错的散文。因为散文表现出来的文字是纯粹的,不用任何掩饰、简单、直白、从容不迫。写散文,那种感受是奇妙有欢喜的,有感受的时候可以写很多很多。在我的成长和感情的空白期里,内向安静的我找不到其他方式来抵抗某个空洞的情绪,写日记可以,日记该算是散文吧,我且算是吧。

所以,读一些简简单单的散文,像迟子建、史铁生、三毛、周国平的,写一些简简单单的散文,然后在散文的世界里,在文字的世界里找到一份寄托,不怀抱写什么惊天动地的散文、文字,至今也真没写什么像样的文字出现,只是,我喜欢读一些我喜欢的、能让我天马行空的思考的散文,再写一些关于自己心情的散文,不厌其烦地和文字对话,稀释那份感伤消沉,在散文里留下万里晴空的文字,等老了的时候再翻阅,知道,原来,我以前是这样子的。

我想,这样的散文,对我,已足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