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玄武门之变本可避免,只因李渊这个举措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昵称413468 2017-02-06

我们常提到古代有作为的皇帝总是会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然后唐太宗李世民一世英名之下依然有难以掩盖的污点,那就是玄武门之变,杀兄逼父篡位让他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帝王。

隋炀帝杨广荒淫无道、穷兵黩武,以致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故而群雄蜂起、逐鹿中原。在李渊打天下的过程中,次子李世民率军先后击败窦建德、王世充等大军阀,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唐朝的大半江山,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

尽管李世民功高盖世,最终却是作为嫡长子的李建成被立为太子,而李世民只是秦王。李渊为了安抚李世民,加封其为天策上将,允许其设立天策府,招罗自己的党羽。李世民由此招纳了房玄龄、尉迟恭、秦琼等一批文臣武将,班底比太子李建成更为雄厚。

但设立天策府还并非重点,为了表彰李世民功绩,李渊还赐给了他几座烧钱炉,允许秦王府自己铸钱使用。这一点是很危险的,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李世民作为秦王,就拥有了自己发行货币的能力,太子李建成却并无此权力,因此在财力上,太子已经无法与李世民抗衡,那么招兵买马也不用再担心钱不够用。

由于太子李建成只是名义上的位分高于李世民,但经济实力和班底都远远不及,若有朝一日李建成即位,第一件事必然是要拿李世民开刀。因此李世民先下手为强,发动玄武门之变,也不是什么偶然事件了。

李渊为何明明要立李建成为太子,却坐视李世民坐大的原因还不得而知。有可能是因为李世民功劳确实太大,李渊想通过这些手段来安抚。也有可能是李渊希望通过制衡之术,让太子秦王相争,自己稳坐皇位。然而,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李渊在立嗣的问题上,确实是下了一步臭棋。

可以说李家这一场避免的,可是历史往往不容假设,抛开皇帝这一个身份来说,这是李渊自酿的苦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