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性文序

 圆二书斋 2017-02-06

槐轩杂著外编

槐轩杂著外编卷一

双流  刘沅

按:此文入嘉庆间所刻《槐轩要语》中。《要语》后改名《约言》,而此序未收。

人者,天地之心也。而参天赞地,人之所恃者惟心,此心非知觉运动之心,乃孟子所谓「仁,人心也」。人无圣愚,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则一。尽其心以知性,存其心以事天,人皆可以为尧舜者,此也;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者,此也。后世以文字利禄为学业,视圣人为必不可希,以彼苍为不可究诘,于是慎独之功不传,践形之道无用,而至以圣神为怪妄不经。不知天人一气,千圣一心,亦保亦临,十目十手,古圣贤非特借以纠其心,盖两化一神,实有呼吸相通而不容毫髮怠肆者,事在日用伦常之间,其几在一念方萌之际。明辨其是非,而力行乎诚恕,念念必求无愧于心,而所性不存焉者,寡矣。息息惟恐有损于人,而此身不足以事天者,又寡矣。夫功名富贵,求之有道,得之有命,微论其不可得;即侥倖得之,而一念名教之任难胜、君亲之责难谢,将有惶然不安者,况敢患得患失,矜肆自是乎哉?盖性者,天地之理,而人得之以为人,求之即是,养之乃真,其致力也。始于戒惧知非,扩充不息。如是而学,蕴之为德行,发之为事业,所谓内圣外王者也。如是而教,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谓尽其性以尽物性者也。道岂远乎哉,术岂多乎哉?识者鉴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