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赛事总监,你们该醒醒了!

 lyhw天空 2017-02-06

  被我司派去上海,参加两场比赛的发布会,一个是飚山越野,一个是上海松江半程马拉松,第二个听起来还算正常,第一个飚山越野,听起来有点“彪”。但联系媒体的负责人还一个劲的跟我说,这是个“高端”的越野系列赛,事实上,我是抱着怀疑和轻蔑的态度去的,甚至没有提前做做功课,事后想来,实属不该。


  走入会场,一面墙中间就是“飚山越野”的Logo,从设计风格上来讲非常符合我的审美,转过去,赫然是闫龙飞、曾小强、Mira Rai和另外两个跑者亚丁探路的大幅照片做的背景板,这才发现自己竟误入Skyrunning系列赛亚丁站的发布会场,“飚山越野”也不知道是谁取得名字。



  好了,不说废话了,我就给大家说说,我为什么能从单纯一场发布会上看出危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特别是对国内这些越野赛的赛事总监们。


  这次最大的感触是比赛并不只单纯是一场比赛,管中窥豹,发布会最终的呈现效果关系到比赛最后的样子,而发布会的成功与否,跟准备是否充分,细节处是否用心,关系非常大。我先简单的说说作为媒体工作人员,所能接触到的流程和细节,看一场成功的发布会是什么样子的?


  媒体到达会场,首先是视频媒体对曾小强和闫龙飞这两位国内选手的采访,随后是所有媒体对包括赛事总监、探路摄影师及探路运动员在内的四位进行群访,这两个过程是通过探路运动员、赛事总监和探路摄影师在内的三个角度通过媒体渠道展现给受众,飚山越野到底是什么样子;接下来来到会场内,在主持人介绍完与会嘉宾后,几乎没有任何寒暄,就是赛事总监Matt Moroz用PPT介绍飚山越野,其实不仅只有龙腾亚丁,还包括穿越徽黄、魔山挑战两场,组成贯穿整个农历年的系列赛,并介绍了整个赛事组织团队、奖金制度、打造品牌和对Skyrunning的借势;随后是探路跑者、赛事总监和探路摄影师与媒体和嘉宾的交流缓解;最后是一个形式化的启动仪式。整个流程给我留下印象的是主持人和现场翻译对某些专业的名词的掌握,显然是经过准备的,某些稍微专业的名词普通人并不知道,他们都能比较准确的表达。另外就是在交流阶段,执行方给参会记者共准备17道问题,涵盖整个比赛的所有方面,目的是防止冷场,虽然最后只问出5个问题,但准备之充足和方法之直接有效,确实超乎我的意料。其实后来想想,发布会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媒体把想要表达的表达出来,那么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哪有那么多矜持和脸面需要兼顾?


  引起我注意的是,赛事四人执行团队,分别是赛事总监Matt Moroz,他不仅参加并两次完成UTMB,以及许多香港本地短途比赛中夺得冠军,重要的是,他曾经在极地长征负责4 Deserts比赛(担任Race Manager职务),无论是参赛经验还是赛事组织经验都非常丰富;Etienne Rodriguez在新加坡的许多比赛中都获得冠军,也是香港和新加坡诸多比赛的赛事总监,团队中担任赛事经理;Sandy Ng在香港参加过诸多比赛,在极地长征中负责赛事市场推广工作超过10年,在团队中担任市场经理;Vivian Ng参加过香港本地诸多赛事,并在4 Deserts项目组中担任多年组织工作,团队中负责赛事和市场。这个团队,从人员设置上简直配合的天衣无缝啊!试问,国内的哪场比赛可以有如此搭配合理又清晰简洁的团队设置,关键是他们之间配合默契,经验丰富,流程机制成熟,在我想来,经历过极地长征4 Deserts赛事历练的四位无论何种比赛都能应付,特别是与咪咕善跑的组合,打通当地政府渠道后,最后比赛呈现的效果肯定会非常好。


  还有,这个系列赛有三场比赛,包括Skyrunning系列赛全球首站龙腾亚丁,全程29公里,起点位于海拔3000米,终点位于海拔4700米,包括最原始纯净的风光,高技术难度的下坡,以及杀死股四头肌的上坡,并借助Skyrunning品牌影响力,让亚丁备受关注。


  如果只有这么一场比赛,更可能是偶然的行为,我并不会提醒中国的赛事总监们。后续的系列赛才是问题的关键。


  定位为超级马拉松的魔山挑战,分为100公里、50公里和25公里三个组别,适用所有追求距离和路况挑战的跑者;定位为中距离风景区台阶路的穿越徽黄,分为42公里和21公里两个组别,适用于城市路跑中追求挑战的跑者;加上刚才说过的29公里极具技术挑战的天空跑。几乎将所有的想要参与越野跑的选手都覆盖到。


  想要保障这种相对小众的比赛具有很好的吸引力,现在阶段最实际且有效的办法就是提高奖金,比赛1万美金的奖励对所有人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即便是普通选手,也会因为1万美元所达到的宣传效果而心动报名比赛,另外如果能够连续三场比赛夺得冠军,还会有数万美元的额外奖励,这对精英选手会构成持续的参赛推动力,而你知不知道,精英选手的参与对普通选手的参与有非常直接的推动效果。在奖金设计方面,组委会真是做到了彻底。


  借助Skyrunning的品牌影响力作为契机,定位在高端和精英,然后延续覆盖范围更广的赛事,用高额而有效的奖金制度提高参赛吸引力,辅以成熟的赛事推广方式,让飚山越野系列赛未动先热。


  【~~这只是开始,随着跑步在中国地区的逐年火热,更多的商业机会开始凸显,想要在这巨大市场中捞一笔的人大有人在,这种情况让见识逐渐丰富的中国跑友,对中国本土比赛越来越没有信心,这个时候,那些具有丰富比赛组织经验的团队结合本土渠道,进入中国,这就仿佛巨人闯进矮人村,完全是吊打的节奏,飚山越野只是开始,中国的赛事总监们可能还没有意识到,但如果继续如此粗放的操作,鄙薄的心态对待这项运动,终将走向死亡。~~】


中国的赛事总监们,是不是该醒醒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