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全检查、隐患治理与风险管理的结合

 CBYQ 2017-02-07


前几天我们都在谈风险管理。并且把风险管理作为我们安全管理的核心和基础。今天我们谈风险管理如何和我们日常的安全管理活动相结合,使得安全管理活动更加具有系统性。首先我们要谈的是安全检查和隐患治理。


我们每天都在做安全检查,查出来大大小小的问题很多,整改通知,然后又是重复出现的问题,但从隐患整改方面说,我们说它整改不到位、不彻底,未举一反三,没有进行隐患根原因分析,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我们细分析一下,安全检查查什么?隐患治理整改什么?风险控制措施有效了吗?我想,很大程度是因为我们安全管理系统是离散的,安全检查、隐患治理与风险管理的脱节。


首先,风险管理过程中识别、分析、评价出来的风险,以及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我们形成文件之后是归档了还是继续利用了?是否基于了上述形成的资料成果,为我们开展其他安全管理活动提供了依据和支持?我想,我们很多人的做法是形成文件归档后就不再开展其他的关联活动了。包括我以前的安全管理工作也是如此,为了开展风险管理活动,而形成了一些资料,日常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治理还是按部就班,所谓“三查五定”。后来通过工作的关系、学习和反思,觉得以前在管理过程中还是不成体系的。


其次,安全检查检查什么内容,我们制定的安全检查中检查的内容和我们识别出的风险是否关联起来了,是否覆盖到了我们识别出的所有风险。我们安全检查的频次是否和风险的失效的可能性相结合,……。如果我们仔细的审视一下我们现在开展的安全检查工作,我想很多确实是没有考虑那么多。


最后,隐患治理。一年工作下来,我们会查出很多隐患,然后进行整改,整改率也许还达到了100%。那么,隐患治理又和风险管理存在什么关系呢?其实隐患、隐患治理和我们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有关联。风险的控制措施失效便构成了隐患,隐患整改使得风险控制措施恢复功能称之为隐患整改,也就是隐患整改是针对风险控制措施而言的。


那么,我们如何将安全检查、隐患治理和风险管理相结合呢?既然风险管理是安全管理的核心或基础,那么我们的安全检查、隐患治理活动就需要围绕风险管理进行,否则的话可能就像我前面犯的错误那样,安全管理不成系统,比较离散。


一是将我们风险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成果利用起来,为安全检查、隐患治理的范围提供支持。


二是安全检查的重点与风险评估出的等级(风险准则)相结合,包括检查的重点、频率等。


三是隐患治理的结果为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例如隐患出现的频次,即风险失控的频次可以为我们持续进行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持,也就是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有了可靠的依据,我们评估的时候不再是头脑风暴、专家打分的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