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品赏鉴 | 柳公权《蒙诏帖》(传)

 耽读斋 2017-02-07

  想想也挺有意思的。不必说别的朝代,单是唐代,素来令人敬仰的几位书法大家的作品都有疑伪的现象,而且几乎都是墨迹,有的甚至还是书家仅存的传世墨迹,比如虞世南的行书《汝南公主墓志铭》,褚遂良楷书《大字阴符经》《倪宽赞》、行书《枯树赋》《摹兰亭序》等,张旭狂草《古诗四帖》,以及颜真卿行书《湖州帖》、楷书《自书告身墨迹》、破体书《裴将军诗》,就连大诗人李白的唯一传世行草墨迹《上阳台帖》也是疑伪之作。同样,这里我们鉴赏的这件传为柳公权所书的行书作品《蒙诏帖》也是一件疑伪之作。

  放眼望去,书法史上太多名作的真假都存在着争议。争议最大的莫过于王羲之的《兰亭序》。围绕着它,半个世纪以前还掀起了一场自其产生以来最为轰轰烈烈的“兰亭论辨”呢。今天,这些身份有争议的作品已经在书法史上拥有了稳固的经典地位。抛开真假不说,单就其本身的艺术水准,亦足以成为经典。再者,古代印刷技术不发达,照相术的出现更是近一二百年的事,彼时名家真迹化身千万的唯一手段便是摹刻、捶拓,甚至再翻刻、再捶拓。一部《淳化阁帖》在书法经典传播史上产生的“蝴蝶效应”早已有目共睹。于是,一个问题产生了,那就是历代学书者多数情况下是在学习复制品或伪复制品的过程中去追摹、延续书法传统的。前人津津有味、乐此不疲地去学习这些作品,为后人塑造出了经过“误读”后的书法经典;为什么今天我们能够轻而易举地拥有接触名家真迹的条件,却往往落入“唯技术”主义泥淖而不能自拔呢?

柳公权《蒙诏帖》(传),故宫博物院藏

  回到本题,传为柳公权所书的这件《蒙诏帖》,又称《翰林帖》,纸本,纵26.8厘米,横57.4厘米,7行,计27个字,今藏故宫博物院。文曰:“公权蒙诏,出守翰林,职在闲冷,亲情嘱托,谁肯响应?深察感幸。公权呈。”关于《蒙诏帖》的真假,众说纷纭。谢稚柳先生经过考证认为,该帖不仅是柳书杰构,更是唐代法书中的典范之作。启功先生则认为是伪迹,是他人仿照临写,“且删节文字,以致不辞”(《启功丛稿》)。

  启功先生谈到的“删节文字”,涉及《蒙诏帖》的两个版本。这里我们介绍的是其中之一。另一个版本载于经清王文治据南宋陈思《宝刻丛编》考证的刻于淳熙年间(1174—1189)的六卷《兰亭续帖》中,帖名《翰林帖》。其文曰:“公权年衰才劣,昨蒙恩放出翰林,守以闲冷。亲情嘱托,谁肯响应?唯深察。公权敬白。”写于柳公权任翰林院书诏学士期间。据朱关田《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之“附录:隋唐五代书法史大事年表”:唐文宗大和九年(835)九月十二日,柳公权加知制诰,充翰林院学士,仍兼侍书;开成元年(836)九月二十八日,柳公权除中书舍人,充翰林书诏学士,时年59岁。故常见文献载《蒙诏帖》写于唐穆宗长庆元年(821)柳公权44岁时,是有问题的。“以致不辞”指的是帖中“出守翰林”不符合当时居官者职守的称谓,以此推断《蒙诏帖》是宋代高手据《翰林帖》大意改写的。

  《蒙诏帖》曾经明代詹景凤《东图全集·玄览编》、张丑《南阳法书表》《真迹日录》、清安岐《墨缘汇观》等著录,并刻入《快雪堂帖》《三希堂法帖》等。

  此帖前四行用笔雄秀疏放,结体大开大合;后三行用笔轻盈细劲,结体略显紧致,与前四行相比气局较弱。此帖最引人入胜之处在于作者善于用线,牵丝映带,回环往复,线条形态颀长,气也长,  如“守”“翰”“林”“职”“闲”“冷”“情”“嘱”“肯”“响”“察”“感”等字。为避免长线条的单调与软弱,作者用笔强调大幅度的提按顿挫,如前四行中部分重笔画的字以及“肯”“察”等字。从头至尾,我们的视线随线条的起伏变化而跌宕前行,我们也从中获得了绵延不尽、荡气回肠的审美快感。再者,结体上既有强烈对比又收放有度,使全篇不至于凌乱不堪。如“公”“出”“在”“托”“谁”及末尾款字,字形很小,呈“收”势,成为通篇节奏的转换点,与其他“放”势较强的字,如“蒙”“守”“职”“闲”“情”“嘱”“感”“幸”等形成强烈反差,从而使通篇悠长的线条时有节制而不流于浮滑失控。个别字如“翰林”由随势生态而产生的趣味也令人赞叹。

  不管怎么说,就算是伪作,《蒙诏帖》也是一件作伪水平相当高的作品。不仅此帖如是,历史上其他有争议的名作,退一万步讲,若不计较它的作者和艺术水平,单论其年代,也是一件价值连城的文物哩!


来源:《中国书画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