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在努力,把旅游的精彩呈现给您!! 1、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 福建土楼作为福建客家人引为自豪的建筑形式,是福建民居中的瑰宝。同时又揉进了人文因素,堪称“天、地、人”三方结合的缩影。数十户、几百人同往一楼,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的家族传统。 2、廊 桥 廊桥俗称“厝桥”,意思是“像房子的桥”。建于宋代的万安桥,是目前最长的廊桥,而位于屏南堂口村的千乘桥被誉为最美的廊桥。廊桥的木拱架全部由圆木架织而成,不费一钉一铆,堪称“中国一绝”,其“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已成功入选世界遗产的项目。 3、番仔楼 番仔楼,也可以称为洋楼,主要指中西合璧的民居风格。不少华侨在返乡留下了大量精心设计的新式建筑。 4、蚵壳厝 蚵壳厝,是闽南泉州地区一种传统特色建筑。即用蚵壳建造的房屋(闽南语中,厝乃房屋之意,蚵就是海蛎)。在泉州的蟳埔村、法石村及泉州沿海一带均有分布,是东南沿海甚至在内陆都是绝无仅有的一种建筑形式,构成了闽南沿海古民居的一道独特的自然景观。 5、红砖古厝 泉州古厝绚丽而张扬,既有“东方家园”之称,又有“中西合璧”之誉,红砖红瓦,白色石基,中间凹陷两端微翘的燕尾脊,精美的石雕木雕装饰,华丽古典,规模宏大,像极了皇宫和庙宇。 7、骑 楼 骑楼是两层以上出挑,下面以立柱支撑,多幢房子连缀而成的人行长廊的建筑,分布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广东、福建、海南等地都有,据考据,它源自古罗马,地中海,然后传到东南亚,再到中国。 8、水中寺 福州金山寺是福建唯一的水中寺。因限于地形,寺院没有巍峨的殿阁和巨大的佛像,但却小巧玲珑,情趣盎然,在全省寺院中独具一格。宋代,人们在这小阜上建起一座七层八级的实心塔,高约7米,花岗石砌成,后来又在塔周围建了小巧玲珑的庵堂。现在的金山寺系1934年重建的。 9、平潭石头厝 “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这是岛上传颂的民谣,平潭岛上多岩石,于是岛上居民就地取材,利用岛上丰富的花岗岩作为建筑材料,建成了别具一格的石头房子。“四扇厝”是平潭石头厝的主要类型,它通常是不出檐的或只出半檐。 10、永安安贞堡 安良堡位于位于距福建省永安市城区110公里的槐南镇洋头村内,由当地乡绅池占瑞于建于清朝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历时十四年完工。该堡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是福建省罕见的大型民居建筑。安贞堡有一处现象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建堡一百多年,堡内的任何一个角角落落里,从来不结蛛网。仔细寻找,堡内几乎看不到任何蜘蛛的踪迹,但堡外不过数十米远的附属建筑里蛛网随处可见。 图文转自美食吃货旅行版权归原作所有 通通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