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脏病发作5大危急症状

 李涣 2017-02-07

天气渐冷,寒冷的刺激常常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更容易发生心梗、心衰等心脏疾病。大家除了要做好保暖、调整药物保持血压平稳,记得留意下面几种心脏病的报警症状,有这些问题,千万不要硬抗。(本文来自丁香医生 原题目:秋冬心血管病高发,当心这几个报警症状!)

1、胸痛胸痛是最常见的心梗症状。不仅仅是胸口疼需要警惕,这种疼痛有时候会出现在左肩、下颌,也可能出现在胃部。

一定不要忽视这些症状,心梗是随时可以要人命的疾病!及时去医院,请医生判断是否是心梗。如果因为胃痛、肩膀痛去医院,医生建议查心电图,一定要配合。

2、心悸心悸是心律失常的一种常见症状,有些人会感觉心脏跳漏了一拍,也有人会突然感觉到一连串迅速、不规律的心跳。

假如是偶然感觉到心悸,一般没有太大问题,多和劳累、精神状态有关;但如果心悸频繁发作,就可能是疾病的表现,像一些心律失常、甲亢等。在没有饥饿等情况时,出现心悸发作,还有头晕目眩的情况,很有可能是比较危险的室性心律失常,一定不要轻视,马上去医院。

3、晕厥:晕厥一种突然的、短暂的意识丧失,可以自己恢复,出现这种情况,意味着脑供血出现了短暂的异常。在高血压患者中,这种情况很可能是短暂脑缺血发作,意味着中风的风险增加,一定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尽量降低中风的风险。

4、疲乏:高血压患者,如果经常无缘无故的感到劳累、疲乏,可能意味着心脏的功能出现了异常,建议尽快进行心脏的全面检查。

5、呼吸困难:不管是心脏病、还是肺部疾病,都可能引起气喘、呼吸困难。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更应该警惕发生在夜间的气喘、呼吸困难,尤其是在睡梦中被憋醒,一定要做起来才能正常喘气的情况,这很可能是心衰的表现。一旦出现,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心脏功能,调整药物,避免病情恶化。

【如何呵护心脏?】除了重视上面提到的症状,平时注意呵护心脏更加重要:1.好好控制血压、血糖;2.拒绝吸烟,也拒绝吸二手烟;3.跟家人一起养成规律锻炼的好习惯;4.跟家人一起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5.定期进行体检,了解自己的心脏健康。

相关话题:【天凉了,更要注意呵护心脑血管】秋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高血压、心梗、心绞痛、心律失常以及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率和致死率,常在这个阶段大大增加。心脑血管意外为什么在秋冬季高发? 应该如何应对?

原因一:气温低寒冷,常会导致心跳加快,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大,增加了心绞痛和心梗发生的概率。有研究表明,气温每下降10℃,心脏病发病风险会上升7%。

应对策略:注意保暖,尤其是中老年人,秋衣秋裤,毛衣毛裤,该穿就得穿。当气温很低或阴冷的雨雪天时,要保证合适的室内温度,外出时记得做好保暖防护。

原因二:血压波动大冬季激素水平的变化、室内外温度的变化等,容易造成血压波动,这一点在老年人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血压来回波动会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容易造成心绞痛或脑血管的问题。

应对策略:高血压患者应遵医嘱坚持用药,不要擅自停药或改变用药剂量。有时,与夏季同样剂量的降压药在秋冬季的控压效果可能不理想,所以应该注意做好血压监测,出现血压升高或有头晕、头痛和胸闷等不适及时就诊,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药物用量。随着室内外温度的变化穿脱衣服,不要让身体觉得忽冷忽热。还有,避免情绪波动。

原因三:血胆固醇升高高胆固醇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密切。在秋冬季,人们往往更容易摄入高热量食物。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血胆固醇水平,以及血甘油三酯水平等,会增加患者心脏病或卒中发作的风险。

应对策略:不能因为天凉衣服穿得多,看不出身材,就肆无忌惮「贴秋膘」。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

原因四:维生素D下降研究表明,秋冬季体内维生素D水平会有所下降。不少临床研究证明,维生素D会影响心肌的收缩功能,维生素D缺乏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应对策略:充足的阳光有利于维生素 D 的吸收,在天气适宜时,多出去走走。另外,还可以在每日饮食中选择维生素 D 含量比较高的食物,比如海鱼等。

原因五:体力活动减少天冷,许多人窝在家里不愿出门活动。再加上气温低,血管收缩、血流缓慢,这些都增加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应对策略:适度运动。适度的意思是,要动起来,但也不要动到心肺承受不了的地步。别总窝在沙发里,做点家务活儿,也算是轻量级的活动。

原因六:空气污染好不容易说服自己出门运动一下,却发现室外雾霾严重。空气中 PM2.5等污染物会加快心率,升高血压,激发血管炎症反应,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从而引发心脏病。另外,雾霾天的气压低,空气中的氧浓度也低,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等心肺功能不好的患者,从事室外活动较容易缺氧。

应对策略:空气污染严重的时候,还是减少户外活动,乖乖呆在室内吧。如非外出不可,应戴上防霾口罩。

原因七: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秋冬季,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上升。感染后,肺组织的氧交换能力降低,心脏负担增加,容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心力衰竭也更容易出现。

应对策略:预防呼吸道感染,必要时注射流感疫苗。

相关话题:【了解心脏最脆弱的6个时间点】1、用力排便时:冬季上火,大便干燥难排。此时若屏住呼吸、用力排便,会使腹壁肌和膈肌会强烈收缩,腹压升高,从而引起血压骤升,心肌耗氧量增加,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及严重心律失常,严重时可能造成猝死。便秘时要适当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果蔬和粗粮,多喝水、适量运动也有很大的帮助。

2、暴饮暴食后:暴饮暴食是种不良的生活习惯,极易导致多种不良后果,如肠胃不适、胸闷气急、腹泻或便秘等,严重的会引起死亡。偶尔暴食暴饮会使心脏病在随后几小时的发病概率显著增加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饱餐后,经常会出现胸闷、胸痛、心跳加速等不适症状的原因。每餐在七八分饱的时候就应该放下手中的筷子,因为摄入太多脂肪,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促进血栓形成,引发心肌梗死。

3、剧烈运动后:适当的运动的确有益于身心健康,但是太过剧烈就会导致心脏马力全开,每次收缩时多打出几倍的血液到全身,因此容易造成血压突然升高,心率过快,心肌缺氧,甚至导致心脏病突发。快走、慢跑等较温和的有氧运动非常适合老年人和心脏不好者,同时要注意控制时间,不以劳累为基础。

4、压力大、精神紧张时: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当工作压力大、心情紧张时,神经系统受到干扰,便会影响心脏的工作状态,还会出现脸红、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现象。人们应该学会释放压力,及时把烦恼、怨气等不良因素发泄出来。心情紧张时,自然站立,闭上双眼,做深呼吸,有助放松身心。

5、每天上午6点至12点:每天早上6点至中午12点这一时段的发病人数量多余其他时间段,风险相对来说偏高。原因在于,早晨起床后,身体分泌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导致血压上升,再加上整晚没喝水,血液比较浓稠,容易发生栓塞。晨起后动作最好轻柔、缓慢,还要及时补水。

6、每年11月到来年3月:通常每年11月到来年3月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且随着气温的下降,心脏病发作风险就会随之上升。冬季,人类的生理机能反应比较迟缓,时常处于应激状态,从而加大心脏负荷。另外,室内外温差很大,外出时,血管受到冷空气刺激,容易突然收缩,造成血流供应中断或血管阻塞,引起心肌梗死或脑卒中。如果知道自己患上了心脏方面的疾病就要做好预防工作,一方面,要按时服用降压药、测量血压、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另一方面,要从日常饮食、生活习惯方面进行调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