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给你的偏瘫康复之路算一笔良心账

 农人2009 2017-02-07

NOW
中国有8000多万残疾人,其中5000多万需要康复。我们还有超过1亿的老年人和超过2.6亿的慢性病患者,需要康复的人超过1000万人,上述两项加在一起,需要康复的患者超过6000万。而实际上,每年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仅3000万人次,可以说绝大部分患者没有得到有效的康复。

以脑卒中康复治疗为例


发达国家脑卒中的致残率是30%,而在中国却高达75%,为什么这么高?主要原因是康复治疗不足。如果接受康复的话,90%的脑卒中患者能够重新行走、自理生活,而不接受康复的患者只有6%能做到生活自理。中国每年新发的脑卒中的病例是250万,也就是说每12秒有一个人发生脑卒中,每年还在以8.7%的速度增长。如果这些患者得不到很好的康复,将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专家们总说中国的院后康复做得不够好,跟欧美发达国家比有很大差距


我国的康复医学的发展确实是落后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发达国家每10万人有几十名专业康复人员,而我国每10万人口则只有1名专业康复人员,缺口至少几十万。近几年,国家逐渐认识到康复的重要性,医保在今年3月将20项新增康复项目纳入报销范围,这让我们看到了国家正在通过宏观调整资源,改善医疗服务结构。


康复对医院的协同作用


中、美、德平均住院天数,中国是11天,德国7.5天,美国是5.6天,这是一个病人平均占一张病床的天数。我们会看到大部分患者病情在术后两天到三天就会变得很稳定,后期的时间就是在医院里精养。实际上那个时刻就可以进入康复的窗口期,可以到另外一个适合他康复的机构或者家庭康复仪器去康复。如果,这个时候病人能偏瘫助行仪的话,偏瘫康复效果会事半功倍。



生存与质量



以北京为例,一个脑血管病致瘫痪的患者家庭主要支出包括:手术费用3到10万元,全职护工要7.2万每年,还不包括并发症的医疗花费,都加起来每年费用预计是10万以上。同时患者从回家之后就一直承受着质量很低的生活,还需要专门的家人或者护工进行护理,这对于家庭和社会都是沉重的负担。如果瘫痪的患者能在窗口期得到科学系统的治疗,按照经过发达国家验证的平均水平,患者可以恢复到正常功能的70%。这意味着他不仅可以生活自理,接近正常人一样地生活,减少家庭和护工负担,还可以增加家庭的收入,创造社会价值。


大家说康复一定很贵。对比一个公立的康复医院,基本上一个人的费用都在3、4万左右,医保能承担1.5万,自费承担2.5万,如果做一个疗程粗算是7.5万,基本上等于聘一个全职护工,但得到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欣奇迹偏瘫智能助行仪,引进美国哈佛技术,专业针对脑出血、脑梗塞引起的新、老偏瘫患者及进行性肌肉萎缩患者,实现康复与家庭生活同步,提供3年免费定制康复方案,抢救性康复偏瘫。如果康复能帮助更多的人,意味着我们要有更多的平台来做这件事,意味着中国国家要把更多的资源配置给康复这个亟待兴起的市场。

   ———                                                    ———

我给大家算一笔良心账,对于患者及家人:

佩戴偏瘫助行仪 

康复方案锻炼起 

偏瘫康复创奇迹 

欣奇迹一直陪着你

欣奇迹偏瘫康复中心刘主任提示您: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训练是长期的、艰苦的,所以需要患者持之以恒。进行日常生活康复的训练,从而逐步达到生活自理以至全身心的康复。让患者回家后早日佩戴采用高科技手段的偏瘫助行仪坚持做康复训练,欣奇迹偏瘫康复中心一直陪伴您康复到最后,远离偏瘫,行走自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