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乔说桥8:利用互等定理计算影响线

 唐继舜 2017-02-08



1、 序言

大家都在欢度春节,家庭团圆,访亲问友,好吃好喝,旅游休闲,不亦乐乎。但总有少部分人,虽然平时工作忙得不可开交,然一旦闲下来,却又觉得无聊,又想在不那么紧张的节奏里读点与工作相关的东西。本人便属于这种,今天就写点儿茶余饭后的读物。当然,过年期间,还是尽量简短点儿好。

在结构力学中,我们学过功的互等定理,并根据它导出了实用的其他互等定理,例如位移互等定理、反力-位移互等定理等。大家一定还记得,当年我们完成老师留的结构力学作业时,都用过这些互等定理。但当我们学到了桥梁专业课的时候,或者在我们毕业工作后进行桥梁结构分析时,是否也应用过他们呢?应该说,肯定用过,只不过可能不是直接使用,而是间接使用过罢了。比如,使用有限元程序计算桥梁结构的影响线时,这个程序可能就是采用互等定理来计算影响线的(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有限元程序都用互等定理计算影响线的)。

计算影响线采用互等定理?记得按结构力学的定义,计算桥梁结构影响线应该是采用一个单位力P=1,令他通过桥面上的每个点(如果使用有限元法,则是逐个作用在桥面上的各个节点处),依次计算出所要求的那个要素(内力、位移、反力等),就得到影响线了。假设桥面有n个节点,就需要进行n次加载并计算n次。这里面好像没有用到什么互等定理呀?

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那一定是忘记或忽略了结构力学中的一些内容,那就让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互等定理,并看一下其在有限元法中是如何应用的吧。

 

2、 利用反力—位移互等定理计算支座反力影响线

如图1所示,设桥面有n个节点,mm=1,2,3,…,n)是其中的任意一个节点。根据反力—位移互等定理,作用在m点处的单位力P=1引起的支座k的反力Rkm,等于支座k发生顺Rkm方向单位位移Δk=1P=1方向上引起的位移(以顺Rkm方向为正)。

根据影响线的定义,作用在m点处的单位力P=1引起的支座k的反力Rkm,就是支座反力Rk的影响线在m处的值。因m是桥面上的任意一个节点,所以,反力Rk的影响线在各点处的值就是Δk=1所引起的桥面各点挠度δmk,即

Rkm(m=1,2,3,…,n)=δmk(m=1,2,3,…,n)      (1)

于是,利用反力-位移互等定理,求反力影响线问题变成了求支座单位位移引起的挠度问题。

1反力-位移互等定理 

3、利用位移互等定理计算位移影响线

有了上面的经验,很容易根据位移互等定理(图2)直接得出位移影响线竖标如下:

δkm(m=1,2,3,,n)=δmk(m=1,2,,n)   (2) 

2 位移互等定理

即节点k的位移影响线值δkm,等于在节点k作用一个单位力P=1所引起的各点的挠度值δmk

4、利用位移互等定理计算内力影响线

前面计算反力和位移影响线时,都是直接利用互等定理得出影响线的数值。看到这里,有人会说:如此简单,不用继续说了。请别高兴太早,当你要计算的是内力影响线时,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你需要作点儿推导才能得到,而不是像前面那样直接就得到了。

如图3所示,欲求单元m的内力影响线,通常的作法是将单位力P=1按一定间隔从梁的一端向另一端移动,依次计算单位力在各个位置时单元m的内力,便得到其内力影响线。但这样做,求一条影响线就要求解很多次方程组。如果利用位移互等定理,则可以简单地通过一次计算就得到一条影响线。

由位移互等定理知,当单位力作用在k点时(图3),在i截面引起的位移与单位力或力矩作用在i点在k截面引起的挠度之间有下列互等关系:

       3

3 计算内力影响线

其中:θik|p=1uik|p=1vik|p=1分别为单位力P=1作用在k截面时在i截面引起的转角、轴向位移和竖向位移;vki |Mi=1vki |Ni=1vki |Qi=1分别为在i截面作用单位的弯矩=1、轴力=1和剪力=1时在k截面引起的挠度

对于截面j也有类似的关系。可统一写成矩阵形式:

   (4)

式中  

    5

P=1引起的单元m两端ij的位移列向量;

6

为在单元mi,j两端分别加,…等荷载在 k处引起的挠度。

设单元节点单位荷载列向量为

        7

P=1引起的单元节点(内)力为

   8

      9

其中[Km]为单元刚度矩阵,下脚标表示{Pm}分别等于[Km]的第l列,因而上式中表示在节点荷载分别等于刚度矩阵各列时的单元节点位移。

由此可见,分别将单元刚度矩阵[Km]的各列作为荷载加于单元m两端,求出的位移{vkm}就是单元m各节点力的影响线在k处的值。

 

4、内力影响线的修正




图4 单元力作用位置

如图4所示,按前述方法计算影响线时,实际上只计入了由于节点位移而引起的单元内力,也就是荷载作用在单元m范围以外,没有考虑单位荷载作用在单元m上时引起的固端力,即没有考虑图4(b)4(c)的情况。当P=1作用在ij节点时,认为只是图4(a)4(d)所示情况。因此,对于单元m来说,按上述方法所解的i端的剪力影响线坐标是对应于图4(a)位置的(用Qia表示),j端的剪力影响线坐标则是对应于图4(d)位置的(用Qjd表示)。要得到突变值,还必须补充与图4(b)和图4(c)位置对应的影响线坐标(QibQjc)。显然,由于荷载值P=1,所以突变增量必为1,即:

Qib = Qia 1  Qjc = Qjd-1     10

例:对于简支梁,其跨中剪力影响线如图5所示。



5 简支梁剪力影响线


作者简介:李乔,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茅以升桥梁研究所所长,在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分会等学术组织任常务理事或理事,在土木工程学报等重要学术期刊任编委会委员或副主任委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