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彪——我学中医终不悔

 我心飞扬695 2017-02-08



本期编审/夏子     作者/孟彪     编辑/肖潇


我学中医始,一是缘于父母的愿望,二是由于自己对中医的喜爱。老家地处河北保定偏远农村,在八九十年代,村里缺医少药,所以每到寒暑假,我家里都会挤满病人,因为在他们眼里,大学生医生是很了不起的。我治疗的第一个病人是我初中的老师,他患水肿久治不愈,我为他开的实脾饮,不料3剂后即获显效,这对我来说真是莫大的鼓励。尤其令我引以为自豪的是我为父亲治好了他老人家几十年的神经性皮炎。几年间,我为乡亲们也解决了不少问题,治好了不少疑难杂症,因此很受乡亲们的爱戴和尊敬。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了邢台,在毕业后的几年中,依然有许多人到家中找我,问我父母家里的大学生医生回来没有。

 

在邢台一工作就是十年,十年期间我曾拜访了许多当地的良医,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东西,使自己的医术也有了进一步提高。十年间我买了大量图书,诊病之余,则以读书为乐,但仍然觉得学习的知识过于零散,不成体系。爱人劝我,考研究生吧!起初我不以为意,当医生当的好好的,考那玩意儿干啥。她说:“考研可以跟名师,可以把自己凌乱的思路理顺一下,说不定对自己来说也是一次质的飞越。”我感觉她的话也有道理,磨刀不误砍柴功嘛!当年我考取了湖北中医学院的研究生,导师是我院的赵和平副院长,导师对我进行了多年悉心教导和培养,使我的医术得到了快速提升。我在给规培医生或在外面讲课时经常说:“在学医的过程中,名师的指点是不可或缺的,跟名师就等于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医学是深不可测的,可以说是学无止境,尽管我们一直在努力,但还是有许多东西没能搞清楚。

 

中医西医都是医,都可以医病,只要能治好病,都是好医,无所谓中西。但我对中医更情有独钟,我往往是采用西医的诊断,中医的治疗。天然的中药,毕竟比化学合成的副作用要少一些,而且不仅治标,还能治本。

 

二十多年过去了,大学同学有的出了国,有的进入了大城市,也有的已成了优秀的西医,而我是为数不多的依然坚守在中医岗位的一员。

 

看到我和爱人对中医的执着和热爱,儿子高考完报志愿时也毅然选择了中医。如今他在读大三,他对中医也越来越痴迷。每到晚上,我们就通过qq进行交流,他会把一天中学到的最精华的东西告诉我,以便对我的临床有所启发。而我则把当天遇到的一些典型案例与他分享,从而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说实话,学习中医真的很苦。由于我们从小受到的基本上都是现代的教育,一下子思维回到两千年前,毕竟有些不适应。西医是标准化教育,学生学了就能直接应用,比如发现是细菌感染,一般用抗生素都有效,并不详细区分男女老少与寒热虚实。而中医则不同,就是一个简单的感冒也需细分,风寒还是风热?暑湿还是气虚?阴虚还是血虚?这些都要深究,有一点不准确可能都没有效果。这也许是目前人们不愿学中医的原因所在吧!中医太难掌握了,太难应用了,遇到一些疾病,不如直接用西药算了,用中药还得辨证,于是部分中医慢慢的变成了西医。

 

在二十多年的学医生涯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苦恼。尤其是自己认为辨证准确,但服药却毫无效果,真的很令人苦闷,有时苦思数日仍不可解,但也有时经过读书而豁然开朗。

 

一老年男子,从年轻时即出汗多过多,非常烦恼,经治医生无数,但始终效果不好。我也曾为他开过收敛止汗药、益气健脾药、活血化瘀药,但始终无效,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一日读《伤寒论》,惊奇地发现患者的“大汗、大渴、后背冷”竟然为白虎加人参汤证,按法治之,数剂而愈。

中医是慢郎中,前几付药就是试一试,要经过很长时间的调理才能改善。大多数人都是这种想法,包括以前的我也是如此认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读书的深入,我的观点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看古书我们经常看到效如桴鼓,一剂知,二剂已等词语,我认为那是古人夸张的写法,哪能那么神呢。经过近几年对《伤寒论》的苦读,终于发现古人的说法基本上是可信的,我们在临床上也得到了验证。只是现在很多学中医的人太浮躁了,没有很好钻研,或学不得法,跑偏了方向,始终未能登堂入室。



学习中医虽未能给我带来太多的钱财,但却给我带来了无尽的快乐,每天晚上我对一天所看病人资料进行整理,与妻儿进行切磋探讨,也可谓其乐融融吧!

 

有朋友问我学习中医后不后悔,我说:“我很庆幸我选择了中医,而且我越来越感觉中医很美,她不仅是医术,更是艺术,她不仅能使自己和亲人受益,还方便了朋友,所以我学中医终不悔!” 






-END-



“十堰中医”官微升级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