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滕王阁姚棻楹联的是与非(组图)

 居山看海 2017-02-08



本文作者:安庆懒悟艺术馆张庆

2016年9月10日的《安庆晚报》,发表了拙文“发现姚觐阊”。以文为媒,我结识了姚觐阊的六世孙姚氏兄弟。他们虽然对桐城麻溪姚氏的沿袭没有探究,却提供了一条信息。二十年前,他们路过南昌,在刚刚修复开放的滕王阁上,发现了刻有其七世祖姚棻书写的楹联。只是事隔日久,已记不清楹联的内容了。
                  滕王阁姚棻楹联的是与非(组图)
安庆的文史爱好者,在搜集当地的名胜楹联时,做了很多的著录。然而对安庆历史名人在他乡异地留存的佳句,却着墨不多。因而,对姚氏兄弟这段不完整的回忆,我还是产生了兴趣。

滕王阁,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因初唐诗人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句而流芳百世。在互联网上,随手就能点击到滕王阁楹联的记载,姚氏兄弟提及的姚棻楹联,也毫无悬念的参列其中。欣喜之余,我却发现了一处蹊跷。原来网文上每幅楹联的后面,都注明了作者姓名,惟有姚棻(号铁松)的楹联,后面却多了个附注:知府李其宴(字春园)为姚棻作。照此说来,姚棻不过是个挂名者,并不拥有此联的“著作权”。

接下来的《卑劣抚台姚铁松,抢夺名联贻笑柄》一文,更以咄咄之势,描述了发生在滕王阁的一段旧闻:

刚刚履新的江西巡抚姚棻,在南昌知府李春园的陪同下,游览滕王阁。姚棻在阁中诸多的楹联、匾额、碑刻中,相中了一块书有“旧人仙馆”四个大字的匾额。驻足细看,偏偏是属下李春园所书。这姚棻自恃官大一级压死人,单刀直入的提议:“李春园啊,你把这块匾摘下来,将落款改成我的名字吧”。李春园不甘心拱手相让,虚与委蛇道:“承蒙抚台大人相中,属下理当从命。只是此匾悬挂多时,众人皆知。如果改换落款,恐失抚台大人的颜面”。老于世故的姚棻岂肯善罢甘休,奸笑着向李春园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你得为我撰写一幅有关滕王阁的对联,撰得好,既废前议。否则,莫怪我夺人之美”。李春园不敢怠慢,只见他镇定自若,双袖后挽,面对西山与江水,遥望蓝天及碧云,脱口而出:

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
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

姚棻闻声,捋起山羊胡子,连声叫好。回府后赶紧命人精心制作,署上自己的大名,堂而皇之的把楹联悬挂在滕王阁上。不过,后人重建时,则把它纠正为李春园所撰,公正地还了庐山真面目。这真是:诚挚为官才是真,巧取豪夺强留名。他日识破真面目,笑煞赣江两岸人。

乍读此文,如行云流水,酣畅淋漓地把个欺名盗世的姚棻,勾勒得惟妙惟肖。可是稍一斟酌,就发现了此文的破绽。其一,姚棻是安庆桐城人,此文却把他写成了山西侯马人,显然作者对姚棻没有基本的认知;其二,把刘坤一、李文田说成是姚棻的前任,姚棻生于1726年,卒于1801年。而刘坤一生于1830年,李文田则生于1834年,作者给我们唱了一出“大清”版的关公战秦琼。基于这两处硬伤,此文的可信度,已经大大的打了折扣。

上联撷取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中“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的诗句和韩愈《新修滕王阁记》中“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的语意;下联则把陶渊明《移居二首》诗中的“奇文共欣赏”和王勃《滕王阁序》中“秋水共长天一色”加以揉合、发挥。

这一段解析倒是精练,原创性却让我再度生疑。于是顺藤摸瓜,在《古今联语汇选》一书中找到了出处:

南昌滕王阁大门,有一匾云“仙人旧馆”,闽省李春园太守其宴所题。姚铁松中丞棻初莅任,见匾极称赏,尝向太守乞此匾改题己名,太守不可,乃语太守曰:“匾不见让,须为我别撰一联,如不佳,仍须让匾也。”太守于次日,即呈联句云“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上联用韩昌黎记语,下联用王子安序语也。

果不其然,前文不过是一个哗众取宠的“标题党”,用添盐加醋、移花接木之法,假《古今联语汇选》之载,臆造了一篇“二手”文章。真相虽然大白,可是姚棻巧取豪夺的劣迹,因有“证”可考,似乎已经坐实。那么《古今联语汇选》是怎样的一本书呢?

《古今联语汇选》分初级、二集、三集、四集、补编共十七册,于1918--1922年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是明、清、民初以来,规模最大的对联作品选集,在我国楹联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细读编者胡君复的自序,知胡君为成是书,曾“调查书籍三四十种,共得三千五百余联”,“事实考订,间采前人之说,或参己意,用醒眉目”。只是姚棻之载,究竟是编者“己意”,还是“采前人之说”,我无法考证,也就无法给姚氏兄弟一个准确的答复。

2016年岁末,牛松胜先生来懒悟艺术馆观展。牛先生是中国楹联学会的会员,作品多次获全国大奖。懒悟艺术馆《培原讲坛》的第一讲“安庆地方名胜楹联赏析”,即由先生领衔,我自然不会错过讨教的机会。对于我的不解,牛先生轻松作答:“梁章钜的《楹联丛话》可以一览”。我迫不及待的打开电脑,在《楹联丛话》卷六胜迹部分,找到了和《古今联语汇选》中一字不差的姚棻之载。通过牛先生的点拨,我们得以确认,胡君复先生的姚棻之载,只是“采前人之说”,而梁章钜才是姚棻之载的始作俑者。那么“冤有头债有主”,我作为姚棻的小老乡,倒要和这位嘉庆七年(1802)进士、官居两江总督,有楹壇泰斗之称的梁章钜先生理论一番。

先说功名:李春园止步会试,仅为举人,而姚棻经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一路通关,是乾隆二十六年(1761)二甲六名进士,按过去的说法是“天子门生”,按现在的流行语,那就是一个“学霸”。再说著述:姚棻著有《蒙求草》《铁松随笔》《别音正讹》《焚余草》《读管易窥》《宦辙检存》《居官要语》《训子录》等,而李春园仅涉滕王阁楹联,除《楹联丛话》外别无他载。我们不能说进士绝对比举人水平高,但进士一定是饱读诗书之人。

            滕王阁姚棻楹联的是与非(组图)

                              滕王阁姚棻楹联的是与非(组图)
                                                 本文作者张庆

姚棻(1725--1801)字香茝,号铁松,安庆府桐城人。少年时就学怀宁逸圃书塾,课艺宿蒙师长奖许,为同辈争相持去。其《可也简》一文曾获敬敷书院附课第一名。获取功名后,由县令、知府、按察使,累官至贵州、云南、江西、福建巡抚,可以说是满清政府的肱股之臣。其族弟姚鼐,是桐城派三祖之一,对这位年长五岁的族兄,也是尊重有加,姚鼐的《闻香茝兄擢广东按察使寄二十韵》《家铁松中丞七十寿序》是以为证。

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徐璈主编的桐城地方诗歌总集《桐旧集》,收有姚棻的诗作2首。民国庐江籍学者陈诗的《皖雅初集》,收录清代名人诗作,有安徽逊清一代简史之誉,也收有姚棻的诗作。楹联大家白启寰先生说过,能诗者必善联。姚棻早岁在武昌任上,就曾自撰一联:“笔下留有余地步,胸中养无限天机”。一道缝隙就参透了老庄哲学,其境界远高于滕王阁那幅并无新意的集联。由此看来,文治皆擅的封疆大吏姚棻,何至于弃官之尊而乞于属下。实在不明白,出身书香世家、著述等身的梁章钜,何以将本是姚棻的楹联,硬生生的扯上一个李春园!惟梁章钜与李春园同为闽人外,难有他解!

发文之前,借2017新年假期,乘大巴赶到南昌,一口气直奔滕王阁,上到顶层也未见着姚棻的踪影。悻悻然往下走时,才知忘进了第一层。遂移步首层,发现了坐北朝江的抱柱上,正是:

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
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

款署清姚棻撰,字由江西书法大家陶博吾所书!在旁边的服务部里,我购得一册《滕王阁史话》,在楹联一章里,也清晰的表明此联为姚棻所撰。滕王阁在历史上屡毁屡建,但历代重修重建的记文是严谨完善的,1989年的第29次修复,并没有追逐时流而改弦更张,这样也还就了230年前,江西最高行政长官姚棻的清白,我也无需再为乡贤姚棻“伸冤”了。赶紧在楹联前留影,并第一时间微信给了和我一样关注“此案”的姚氏兄弟。

                                                                                        (以上内容载于2017年2月4日安庆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