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服衣冠——冠服之总

 好了明理 2017-02-08

冠是古代男子的首服,弁冕的总称。它既有绾束头发的实用功能,更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古代男子到二十岁,身份高的要戴冠,低的要戴巾。冠主要用以覆盖发髻,并不完全覆盖头顶。冠的戴法先用笄(簪子)盘绾发髻,然后再用冠束住。冠由冠梁、冠圈和缨绳组成。冠圈两侧各有一条丝带,称作缨,垂到颔下打结。冠与弁冕的区别是冠有缨无笄,弁冕有笄无缨。笄是横贯冕与发髻的簪子,后来的冠也用笄。秦汉时的冠以冠梁的多少来区别官阶的大小。缁布冠是最早出现的冠,因此后世把它看作是享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标志。

冠的制作材质很多,如布帛、绢纱、皮毡、羽毛等。丝织品用的不算多,有的形制用丝质面料,大多用于丝带缨组。

汉服衣冠——冠服之总

冕冠

冕冠是帝王、诸侯、卿大夫所戴的一种礼冠。是冕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类礼冠中,这种冠式最为贵重,专用于重大祭祀。冕冠的顶部盖一木板,名“延”,即冕板。多制成长方形,前圆后方,象征天圆地方;前低于后约一寸,略呈前倾之势,以象征俯伏谦逊;表面多裱以细布,上用玄色(黑色布帛),下用纁色(浅红色布帛)。

汉服衣冠——冠服之总

爵弁

爵弁(biàn)也是古代男子用于祭祀的一种礼冠,形制与冕冠相同,但无前倾之势,也不用垂旒(liú)。冠顶以木板为之,外裱细布,布用赤黑色。冠身做成弁形,上广下锐,如两手相合。

汉服衣冠——冠服之总

通天冠

通天冠是皇帝专用的朝冠,秦代确立制服时将其定为天子首服,主要用于郊祀、朝贺和燕会,其地位仅次于冕冠。通天冠的基本样式为冠梁朝后翻卷,顶缀珠翠,额加博山。

汉服衣冠——冠服之总

进贤冠

进贤冠是文官、儒士所戴的朝冠,出自于汉代,因文职官吏有向朝廷推荐能人贤士的责任,故以“进贤”名之。通常以铁丝为骨,外蒙细纱。整个冠前高后低,前柱倾斜,后柱垂直。冠上的梁柱是区别等级的重要标志,常见者有一梁、二梁、三梁数等,以三梁为贵。

汉服衣冠——冠服之总

武冠

和文官的进贤冠相对应,武职之冠也自成体系。其冠以漆纱为之,作簸箕状。冠上加金珰,并插貂尾。

冕服

冕服由冕冠、玄衣、纁裳、白罗大带、黄蔽膝、素纱中单、赤舄等构成。是古代帝王举行重大仪式所服用的礼服。玄衣肩部织日、月、龙纹;背部织星辰、山纹;袖部织火、华虫、宗彝纹。纁裳织藻、粉米、黼、黻纹各二。即所谓的“十二章”纹样。另外,还有中单、蔽膝。均织织藻、粉米、黼、黻纹。此外还有黄、白、赤、玄、缥、绿六彩大绶和小绶,玉钩、玉佩,金钩、玉环及赤色袜、舄。

汉服衣冠——冠服之总

十二章纹是古代帝王服饰等级的标志,即帝王和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通称“十二章”。绘绣有章纹的礼服称为“章服”。

十二章纹各有其象征意义。日月星辰,“取其明也”;山,“取其人所仰”;龙,“取其能变化”;华虫,“取其文理”(即取其五彩的外貌);宗彝,取其忠孝,因有的绘成虎与猿形,虎,“取其严猛”,猿,取其“智”;藻,取其洁净;火,取其光明,粉米,取其“养人”

汉服衣冠——冠服之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