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农业专题研究

 汉茂油桃 2017-02-08
  • 政策引导 在过去10年间,中央及有关部委发布的与乡村旅游文件多达20多个,成为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推动力量。  
  • 城镇化拉动 中国现在城市人口的一半是过去30年从农村来到城市的,这些来自农村的城市人对他们来说,乡村旅游不仅是释放压力休养生息亲近自然的形式,也是人们寻根及消解乡愁的途径。  
  • 汽车普及 从2010—2015年汽车的拥有量增加了1亿台,现在以每年2000万台的速度在增长,自驾游客占旅游总数一半以上,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做了乡村旅游。
  • 投资驱动 2015年,我国整个旅游投资达到1万亿以上,其中三分之一的投资与乡村旅游相关。 
  • 新消费革命 从1985年到现在,30年间我们共经历了3次大的消费革命,第一次是1985—1999年,是以满足人民的衣食用的需要为主题,彩电冰箱洗衣机是热点,第二次是2000—2014年,主要是满足住行的需要,2015年后我们进入新的消费革命时期,它是全新的消费升级,主要满足的是人们的精神和品质需要,旅游、健康、智能是这个时期的消费热点。消费者满足了衣食住行等物质需求后,越来越注重精神享受和品质生活,追求环保、健康有机的慢生活,希望看得见山,望得到水,逃离城市的快节奏,这就是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所在。




二、 乡村农业旅游的发展趋势

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乡村旅游消费模式从观光式旅游过渡为度假式深度体验游,推动了乡村经济发展革新,乡村经济发展路径也日渐形成了“乡村主题化、体验生活化、农业现代化、业态多元化、村镇景区化、农民多业化、资源产品化”等8大新趋势。

· 乡村主题化
许多地方往往共同规划、协调发展,以全村、全镇、全县范围来做乡村旅游。在推动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为避免同质化竞争、取得差异化优势,各个村镇实行诸如“一村一品”“一户一业态”的差异化发展策略,深挖潜力,精心设计,打造精品,使乡村旅游呈现出特色化、精品化的特点。

· 体验生活化
一部分游客到乡村已不再是单纯的旅游,而是被乡村的环境所吸引,在当地较长时间地生活和居住,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北京等大都市,也出现在包括如河南这样的省份。部分退休的年长人士,不愿意长期住在城市,一年中往往有数月栖居于乡间。他们认为乡村的生态环境好,能更好地亲近自然和享受有机生态食品。河南有的农场已针对这种需求进行规划。从乡村旅游发展到乡村生活,国外典型的国家之一是日本。日本的退休人士和一些在城市工作的人士,他们一年中有较长一段时间居住在乡村。

· 农业现代化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 的一项重大任务、 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新家园。

· 业态多元化
城市居民休闲,形成了乡村旅游的核心结构,包括观光采摘农业、大棚生态餐厅、农家乐、 农家大院、民俗村、垂钓鲜食等,带动了观赏经济作物种植、蔬菜瓜果消费、家禽家畜消费 餐饮住宿接待、民俗文化消费的全面发展,同时把第三产业引入农村。

· 村镇景区化
乡村风貌成为旅游本底,用景观的概念建设农村,用旅游的理念经营农业,用人才的观念培育农民,将 乡村装点成旅游度假腹地;乡村民居成为观光体验产品,乡村民居与本地资源及文化特色相结合,形成产业型、环保型、生态型、文化型、现代型发展思路。

· 农民多业化
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使农民以旅游为主业、种植为副业;农民的身份可以从务农转变成农商并举,农户可以独立经营,也可以形成私营企业;吸引农民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精品农业。

· 资源产品化
把农村的生产、生活资料转换成具有观光、体验、休闲价值的旅游产品,并且一定区域内要差异化发展。具体有田园农业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农家乐旅游、村落乡镇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科普教育旅游等模式。





三、 乡村农业旅游发展指数的区域对比

乡村旅游发展指数的区域比较,主要有三个内容,包括有国际比较、省份比较、旅游城市比较,比较指标主要是游客规模、游客评价,乡村旅游发展成熟度。  

乡村旅游发展成熟度有以下四个子指标。1.0是单一型,主要以乡村特色风光、餐饮为主要吸引物,游客主要是周边城市居民,多位自驾车一日游。2.0版本是多元型,在农家乐和观光的基础上增加了住宿、购物等,游客范围进一步扩大。3.0版本是度假型,更多的融入文化与休闲要素,以精品民宿,乡村度假小镇为代表,附加娱乐等设施,满足了跨区域的消费者。4.0版本是国际型,具有成熟的设施和较高知名度、品牌力,能够吸引中远程的国内游客以及境外游客,国际化是4.0版本的核心。

中国与主要国家的比较。从发展成熟度上看,瑞士、法国和西班牙分别位于第一、第二、第三,亚洲则属于日本发展水平最高。省份比较,我们对31个省自治区做了全面评价,浙江排名第一,陕西省排名第二,四川省排名第三,接下来是云南、江苏、河南、山东、福建、安徽,这是前十名构成。浙江得分高是源于它的发展成熟度,特别是3.0版本的度假产品比较优于其他地区。陕西在旅游发展中,它排名比较靠后,乡村旅游之所以后来居上,是因为它的游客人次较多以及口碑较好。旅游城市比较,排名前三的是杭州、咸阳、丽江。



四、 乡村农业旅游的五大项目主体分析

乡村旅游的建设运营需要协调实现五大项目主体之间核心利益诉求的可持续发展关系永久平衡,若能实现,则乡村旅游发展可“基业长青”,五大项目主体即政府、建设运营商、合作伙伴、农民和客户:



1、政府
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各级政府的核心诉求是:强区、富民、环保,也就是说:
(1)乡村旅游是否能带动当地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2)乡村旅游是否能使当地农民致富。
(3)乡村旅游是否能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2、建设运营商
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建设运营商的核心诉求是四个与钱有关的事儿:钱从哪儿来、钱投到哪儿去、钱怎么生钱、快钱与慢钱之间的关系如何平衡:

(1)钱从哪儿来
也就是资金的来源问题,乡村旅游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
① 建设运营商自有启动资金与项目发展滚动资金;
② 各项政策性扶持、补贴资金(中央层面、部委层面、地方层面);
③ 招商融资(部分项目由专业机构或专业人员投资经营);
④ 各项政策性低息、贴息、无息贷款(环保、农业、科技、财政等)。
科学合理的争取、运用、平衡由以上来源构成的资金来源结构,是乡村旅游项目资金保障的主要手段,根据各地区发展的差异,若能实现以上四种主要资金来源各占四分之一左右的比例,项目的建设运营将非常良性。

(2)钱投到哪儿去
也就是资金投入的问题,在乡村旅游项目中,我们建议遵循“系统规划、分步实施、启动核心、带动全局”的原则,在项目整体实施过程中,既要整体的系统规划,也要谨慎的分步实施,从而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滚动建设运营时序,合理控制资金投入节奏与风险。

(3) 钱怎么生钱
也就是投资收益的问题,投资就是为了产出、为了收益,在“乡村旅游”项目中,应本着“尊重现状、尽量少动、整合资源、因势利导”等原则,尽可能的减少投入,以减轻后期的运营压力,同时我们提出在乡村旅游项目中,不是只有物质投入,才有经济收益,应多设计一些具有浓郁乡村特色的“软性产品”,如:森林寻宝、QQ农场、认识动物、植物标本、稻草手工、农产品加工体验等,同样能在“认识自然、科普知识、生存训练、寓教于乐”中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

(4)快钱、慢钱之间的关系如何平衡
也就是资金平衡的问题,乡村旅游总体来说是一个“投资金额较大、回收周期较长、收益速度较慢”的项目,尤其是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较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就需要有一些“短平快”的产品和服务来平衡资金结构,如:家庭营养配送计划、家庭农庄订制计划等(会员预售制,提前收回部分投入资金);果树、菜地认养计划(专项定制,通过游客体验式消费,快速形成环境基础);植物迷宫(快速引爆、回笼资金)等。

3、合作伙伴
关于乡村旅游项目的合作伙伴,在这里主要阐述三点意见:
第一,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合作伙伴”,是指项目在建设运营发展过程中,除了“建设运营方股东”之外的所有内外部合作伙伴,既有项目内部的运营团队、管理团队、技术团队、执行团队等不同类型的员工队伍,也有项目外部规划设计、营销外包、专项合作等不同阶段的合作机构或个人。
第二,我们建议乡村旅游项目中,由专业的机构、专业的团队或专业的人士,来做专业的事儿,建设运营方不能什么事儿都大包大揽,否则将会适得其反。
第三,建设运营方处理好与各种合作伙伴之间关系的核心是:如何组织合作资源,共同做大、做好、做强“蛋糕”,并科学合理的分配好“蛋糕”。

4、农
农民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农业、农村,是发展乡村旅游事业的主要决定因素,我们在这里探讨通过“三生”(生态、生产、生活)的方式,解决“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1)这里的“生态”,分别指“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人文生态”,也就是说生态不仅与自然环境有关,也与社会环境有关,更与人文环境有关,是“三农”问题存在、矛盾和发展的核心物质基础。
(2)“生产”是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3)在三农问题中,农民“生活条件改善”的本质,不仅是经济收入的改善,还包括社会保障的改善。

5、客
市场和客户是项目得以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和完善,各个项目所面对的目标客户群体将越来越细分,一个项目想满足所有市场的需求、想挣所有人的钱是不现实的,我们需要根据每个项目的实际情况,满足某一个目标消费群体在某一时间、某一个方面的消费需求,并规划设计出相应的产品和服务体系。


五、 中国乡村农业旅游的十种主要类型

1、国家农业公园



2、休闲农场/休闲牧场



3、乡村营地/运动公园/乡村公园



4、乡村庄园/酒店/会所



5、乡村博物馆/艺术村



6、市民农园


7、高科技农园/教育农园



8、乡村民宿




9、洋家乐



10、文化创意农园




六、 乡村农业旅游精品案例分析

中国乡村旅游充满着机遇,是新经济新常态下少有的朝阳产业,但它也同样充满挑战和陷阱,既是金矿也可能是大坑。乡村旅游的投资目前已经出现过热现象,二八定律开始显现,在很多项目中80%未来可以难以获得盈利。为了提高成功率,降低失败风险,总结和学习案例与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1. 江西婺源——资源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1) 婺源概况
  婺源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与皖、浙两省交界。其生态优美,物产丰富,森林覆盖率达 82%。有荷包红鱼、绿茶、龙尾砚、江湾雪梨等四色特产;有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鸳鸯冬栖息鸳鸯湖,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婺源县委、县政府依托生态与文化资源,着力打造“中国最美乡村”品牌,把旅游业定位于第一大产业重点扶持培育,通过“政策引导、市场运作、集团开发、品牌打造”等手段,走出了一条被旅游界誉为“婺源模式”的发展之路。

2) 婺源县政府围绕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的五件实事

· 做环境:4A标准,全县景区化改造经营
县政府出台了《婺源县主要公路沿线、景区建筑管理办法》。建立了191个自然保护小区,面积近5万公顷;先后关闭了100余家有污染、高耗材的企业,搬迁了主要公路沿线的4000余座坟墓。仅关闭矿山一项,该县财政每年损失就达400万元。同时完成公路绿化500多公里,绿化率95%以上,荣膺“全国绿化模范县”等称号。

· 做产业:商农融合、旅农结合,扩大旅游产业链
县里将乡村旅游业与油菜种植业相结合,把油菜生产作为项目来实施,促进了两大产业的发展,也催生了餐饮、住宿、旅游商品销售等行业的兴旺。

· 做品牌:占位“中国最美乡村”品牌,发展乡村旅游
婺源有国家民俗文化村12个,省历史文化名村10个。乡村旅游起步伊始,县政府就紧紧扣住“村”字做文章,通过“景区式”、“博物馆式”、“分区保护式”等模式,打造“中国最美的乡村”,巧妙避开了与黄山市同打“徽文化牌”的劣势。

· 做线路:3条线27景点整合发力,辐射全县旅游
按照4A级景区标准,开辟了东、西、北3条旅游精品线路27个风景区(点),以点串线、以线带面,打“整体牌”,统一宣传促销。

· 做宣传:善借传媒打“特色牌”,不遗余力造势
县政府利用各种活动、借助各种媒体,不遗余力宣传造势,包括所有记者和导游均可凭有效证件免收门票,甚至持A照驾驶证的司机也门票全免

3) 实践成
· 2014年,婺源县接待游客1283.15万人次、门票收入3.1亿元、综合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27.36%、25.26%、27%。其中,休闲度假自驾游客达60%以上。

· 截止至2014年7月,婺源县拥有宾馆酒店近200家、旅游购物和休闲娱乐场所440余家、乡村农家乐3200余家、婺源旅游从业人员8万余人,旅游产业占全县GDP比重达48%。


2. 浙江舟山——主题特色突出的乡村旅游



1) 概
 舟山作为中国唯一的群岛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资源优势,背靠长三角经济发展圈,广阔的客源腹地成为舟山旅游的有利发展条件。同时舟山旅游打造八大主题强势吸引客源,使之成为新生的海上乡村旅游明珠。

2) 八大主题助力舟山旅游大发展
· 大众海钓游:重点建设泗礁岛、白沙岛、朱家尖岛等一批海钓基地,举办了国际海钓精英赛等一系列国内外赛事,进一步打响了舟山海钓品牌。

· 海鲜美食游:推进“中国海鲜之都”品牌建设,举办了海鲜美食文化节、海鲜大餐争霸赛、海鲜美食论坛等一系列活动,沈家门海鲜夜排档享有“中华美食名街”称号。

· 度假会展游:以秀山、朱家尖、泗礁、岱山本岛等的海景房产项目为基础发展度假旅游项目;开发凤凰岛、砚瓦岛、徐公岛等私密型度假会所,基本建成朱家尖大青山国家公园、大平岗体育公园,策划实施“渔”、“船”、“佛”三大专业博览会。

· 海洋文化游:重点打造《印象普陀》、《东海谣》、《东海水·渔家人》和岱山祭海、渔港秀等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渔业、台风、灯塔、盐业舟山跨海大桥、普陀山佛教等博物馆。加强与国内外佛教文化的合作与交流;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建成开学,普陀山佛教博物馆、素斋馆等改造完成。

· 群岛海上游:推出对台邮轮直航旅游产品,规划邮轮港建设项目,建造了“普陀之星”、“群岛之旅”、“不肯去观音号”等游船,开发了 “短”、“精”、“特”的群岛环游线路。

· 岛村渔家游:开发具有“石墙青瓦”等典型海岛特征及浓郁渔农村特色的民宅群或村落,建设渔家精舍,规范渔农家乐经营。现有市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5家,休闲旅游村(点)93个,经营户(点)1148家。

· 禅修体验游:依托普陀山佛教文化,精心打造禅修体验旅游品牌,改造提升福泉禅林、双泉庵等讲经场所,建设完成普陀山宝陀讲寺,开展了坐禅、讲经、抄经等活动,扩大“千人禅”、“千人斋”品牌影响力。

· 佛教文化游:举办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加强与国内外佛教文化的合作与交流;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建成开学,普陀山佛教博物馆、素斋馆等改造完成。

3) 实践成果
· 2013年,舟山共接待境内外游客3067.47万人次,旅游收入300.12亿元

· 据舟山市2013年抽样统计数据显示,舟山观光旅游持续下降,同比下降了32.23%,休闲旅游则迅猛上升,同比上升30.13%。

· 舟山旅游通过八大主题发展乡村旅游,自驾游、点单式自助游、银发养生游、海洋生态游等旅游形态萌发,舟山旅游呈多元化、大众化模式发展。

3. 成都三圣花乡——环城郊乡村旅游休闲区、



1) 概
成都三圣花乡采用综合开发型模式,以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为手段,以促农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文化嫁接旅游、以旅游带动产业、以产业支撑农业、以品牌塑造形象,使乡村旅游成为了四川农家乐发展的龙头。

2) 成都市政府发展旅游的十件实事
· 政府出钱组织农民外出参观,统一发展乡村旅游的思想,做到规划发展、思想先行。

· 政府对每家农家乐按照统一风格进行改造,装修工程款由政府挑大头,承担80%。

· 政府对农户实行“买一赠一”的鼓励政策,为创办农家乐的农户购买家具和服务用具 。

· 政府出钱,委派“文化顾问”对每户农家乐实施现场指导,包括文化氛围的营造、家具餐桌的摆放与布置等,使其一家一品差异发展。

· 政府扶植每户农家乐的餐饮发展,出钱为农家乐聘请厨师(2500元/月),主厨带徒3个月,3个月后由农户自行决定聘用。

· 政府免费培训从事旅游业的农民工。聘请专业人员到村里办班授课,讲授乡村旅游的基本条件、操作规程、服务要领等。

· 实行单位包村、干部包户,任务细化到引客人进农家乐消费。

· 政府对农户经营农家乐在开办之年,税收全免(交后返还)。

· 政府带头,加强城乡互动,鼓励城里人来乡村的闲置菜地进行认种。起步阶段区政府组织区直单位和干部带头认种,所收劳作物全归认种人。

· 当地主要领导现场督办,打造“三圣花乡”。时任区委书记白刚(现为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躬身驻扎三圣花乡半年搞督查,与农民交朋友,主要了解、掌握并及时解决农户在发展乡村游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3) 实践成果
· 成都乡村旅游成为四川全省农家乐发展的形象标杆,全国优秀乡村旅游的成功样板;

· 2014年,三圣花乡共接待游客约1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5亿元,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 三圣花香发展农家乐300余家,开发各类旅游景点30多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320元,带动当地农民致富。


七、 关键法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