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头山铁矿隶属于本钢集团,位于辽宁省本溪市和沈阳市的交界地带,在这里,仍然存活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的东德造“鳄鱼”电力机车和湘潭电机厂制造的“韶峰”型电力机车。 凌晨,乘北京—平壤的K27次国际列车在沈丹线上奔驰,四点刚过,换完车票,拉开窗帘,忽然,在铁道旁,一段电气化铁路一闪而过。这,就是歪头山矿铁线路,也是这次旅行的目的地。 歪头山站是沈丹线上的一个极其不起眼的车站,临近的姚千户屯站就属于沈阳市管辖。想要到这里,必须要在沈阳或本溪换乘绿皮车抵达。因此,当我真正地站在歪头山站的站台上时,已经是将近七点钟了。 时间已近七点,但在寒冷的东北,这里仍然是黑夜 沈丹线仍属于非电气化铁路,这里的大多数客车都由沈阳机务段或苏家屯机务段的DF4D型内燃机车牵引 自国铁的歪头山站下车,仅仅只需要跨过一个天桥,即可到达矿铁的歪头山站。清晨,不少住在本溪城内的歪头山矿员工,纷纷乘坐这趟免费的通勤车上班。 经过仅仅不到十分钟的车程,通勤车就到达了终点站——矿山车站 机车在铁道尽头折返,准备立即牵引通勤车返回歪头山站 歪头山矿铁的通勤车机车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生产的电力机车。产于上世纪60年代。国铁的18、24型客车车厢也是东德生产 这趟车最大的亮点就是由三种在国铁已经进博物馆的车型运营,三种车型分别为YZ21、YZ30、YZ96。 21型硬座车是新中国第一代旅客列车车型。目前在国铁线路上已消失近30年; 30型硬座车是新中国第一代米轨旅客列车车型,经过改装后在准轨铁路运行。目前在国铁线路上保有量几乎为零; 96型硬座车是解放前集中生产的旅客列车车型。目前在国铁线路上已消失近50年,目前只在歪头山铁矿还能见到这种车。 作为和韶山1型电力机车同年代生产的一款电力机车,东德造“鳄鱼”机车也进入了暮年,牵引火车时晃晃悠悠的 机车利用短暂的停车时间迅速折返 挂车 目前,运用在歪头山铁矿的通勤车厢的换算长度均为1.9,比起换算长度2.2—2.4的国铁车厢短了不少、 方形的受电弓暴露了它的年龄。目前,全中国只有这种电力机车仍为方形受电弓了 停车标 整装待发 通勤车的编组为机车+YZ30+2YZ96+YZ30 饱受风霜的机车,镌刻着历史的痕迹 矿区有很多不知名的设备,像这两个设备,笔者就一直没有搞懂它的用途 机车铭牌,下方“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字样十分醒目,标志了它特殊的身份 在铁道边备用的21号机车 回程的车厢空空荡荡 很快,通勤车又回到了歪头山站,机车再次重复刚才的步骤 通勤车悄无声息地停靠在歪头山矿铁站 在歪头山拍照时,通勤车的大车热情地招呼我走进了机车内部,和他们一起走了一个单片儿。 比起国铁的某些工作人员的态度,地方铁路确实好了很多。
驾驶台近览 驾驶台设备近照 再次回到歪头山矿区后,友好的大车领着我来到了矿山上 矿山上只有货车,而这里的主力,是“韶峰”型电力机车 停靠在矿山上的“韶峰”型电力机车 到矿山上不久,一台“韶峰”型电力机车推着货车进入矿山货场 这里的守车颇有特点,守车和一节货车是合为一体的 这台机车的涂装很特别啊~ 由于没有返程的通勤车了,回程选择了公交车出行 歪头山矿区内的交通还算发达,共有两条线路通达,分别为发车间隔30分钟的63路和发车间隔10分钟的36路 63路可通达本溪新城高铁站 36路可通达本溪城区 在本溪新城站乘坐动车前往沈阳,开启下一段旅程~ p.s.各位车迷可以通过腾讯视频“猫哆哩”自频道观看歪头山铁矿电力机车驾驶室视角视频哦~ 全文完 2017年2月6日于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