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品赏析】吴冠中绘画作品欣赏(十四)

 昵称30598236 2017-02-08

吴冠中绘画作品欣赏(十四)


水 暖  镜心 设色纸本 1987年作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吴冠中先生八十年代最具代表性作品之一《水暖》诠释着苏东坡这首经典的诗句。“诗人宣情,画家绘骨”,苏轼说:“诗画本一律”,吴冠中则彻底贯彻了这句话,用他那淡雅之水墨与律动的线条勾勒出一幅江南早春的秀丽景色。青青河上草,万物复苏新,我们都够清晰地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春天气息。

    作品《水暖》画面是一片河水与抽芽的芦苇,三三两两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河水的日渐温暖,下水嬉戏。画面泼散的黑块与墨线浓浓淡淡,水波层层缕缕,淡绿色芦芽正吐着尖,动察早春水暖的鸭子或卧或戏神态各异,此景充分流露出吴冠中先生对于江南春色的情思。此画极具吴冠中八十年代典型画风,他以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意境,通过晕写、渲染的手法,再糅以西主的点线结构、层积、抽象等技法,状出典型的江南早春风姿。整幅画面清新、明快、洒脱,趣味丛生,用笔简练,线条舒畅,色泽淡雅,堪称吴冠中艺术成熟期中最难得之精品。荼者,深植于苦难,汲取营养,自安于卑微,不屈不挠,这样的理念成就了这样的艺术大师。

鲁迅诗意图  设色纸本 1987年作 (200万元,2010年12月)

    吴冠中遗作《鲁迅诗意图》为展现江南白墙黛瓦的题材,因左上角的题诗而别有一番韵味。“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借喻了鲁迅笔下的“小楼”,表述自己躲进艺术殿堂,走南闯北,上下求索的情怀。

高原窑洞  镜心 设色纸本

    画家曾多次到山西写生,对黄土高原的地理及人文特色掌握透彻,八十年代中后期曾创作了黄土高原系列,如<天际黄河>、<高原居>等,本幅属于系列中较早期出现者,同一主题与构图相类共有两帧。本幅无署年,应属一九八七年左右所写,与另幅创作于相若时期。

    画家认为晋西高原基本是色调类似的黄土构成,块面如劈。椭圆状的窑洞调和了土坡之弧形。形的类似与和谐便于线之造型造理,但色相和明度的接近则非宣纸水墨之所长,我竭力在色相和亮度中做减法,减到使其最浅色接近白纸,等于白纸。在这浅色基础上突出了乌黑的窑洞门窗。门窗是眼睛,被土坡半遮掩了眼睛只见其上眼睑,那是秋波。是单纯的黄土高原上的那些窥人的大眼睛以及躲躲闪闪的秋波吸引了画家吧……这正是他要表达的画境,当然,更要强调的是黄土高原朴拙的乡土味!


黄土高原  镜心 设色纸本 1987年作  (1870万元,2005年5月15日北京荣宝拍卖公司)

    中国画中强调用线,重视以写线来展现和表达多重且深邃的艺术气质。吴冠中先生是擅长以线来勾划眼中和心中景物的中国画巨匠。线,可以流畅、可以顿涩、可以滑润、可以苍健、可以挺秀、可以疏散……,其重要的是贴切、生动、艺术地展现景物之美、表现绘画之精妙。

    吴冠中先生在《黄土高原》中以极富乐感和旋律的线条,奏出了一篇震人魂魄的激情交响曲。在此幅画中,线条繁而不乱、杂而有序,热情奔放却合理有度。以线表现西北的黄土高原、着重以线展现高原之雄浑和壮美,创造性地展现了高原之美,感人至深、美如天境、令人神驰遐想。

长 城

万里长城  镜心 设色纸本

    万里长城对于中华民族,具有特别的象征意义,与龙一样具有代表中国的符号内涵。吴冠中认为作为画家,在历史联想外,他更珍惜长城的视觉形象感受。他以别开生面的大胆创作手法去强烈地表现这种视觉形象,因而在七十年代末期写下了首幅大型的长城。他的创作意图十分鲜明,正是不满意于过往惯见全是重复雷同的构图方法,长城被置于山丛之中,山的形和色都很单调,缺乏了特出长城的角色,长城被淹没其中,丧失了雄伟的本色。他刻意将画面全部面积任长城尽情奔驰,山舞银蛇是长城的独特个性。

    七十年代末的长城奠定了这项题材的基本构图与表现手法。一九八六年,他移横展为纵向式,写下了直幅的长城,其势直如奔流倾涌于眼前,气势慑人。本幅约成于一九八七年前,承袭了首幅的特点,笔道雄浑,迸发力极强,转折顿挫间尤见速度感,一气呵成。但结构相对趋于简约,将原来紧密凑集的线条交搭转为距离较宽松,显得更自由放纵,不拘一格,反映其驾驭能力更精准自如。直到一九八八年,写下另幅长城面积约150 X 250公分,属同一题材最钜者,此后,不再复见此题材现于笔下了!

松 树  镜心 设色纸本 1987年作

松林

    此幅《松林》欲“具”还“抽”,似“抽”还“具”,是吴冠中艺术从具象到抽象转变的见证。在对近景的主体(松树)的描写和刻画上,还保留著吴冠中前期绘画艺术的具象取向,但对远景(丛林)的表现上,则已经向著抽象靠拢了。虽然,其中点线块的艺术表现还是一如既往的。

松 林  镜心 设色纸本 1987年作

红屋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87年作

春山新雨后  镜心 设色纸本 1988年作

    《春山新雨后》作于1988年,系吴冠中艺术生涯中后期之作,完整系统地体现了吴氏的艺术观点,是其画风较典型的代表作之一。《春山新雨后》是典型的吴冠中画风。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意境,及其晕写、渲染之法,糅以极其西式的点线结构、层积、迭加、抽象甚至变形,状出典型的江南小景。点线的搭配简洁、构图的气韵生动、笔墨的着意着力,无一不晕染着一种如梦如幻的心绪盘桓和意脉流动。

    本质上,吴冠中是一个诗人。苏轼说:“诗画本一律。”诗人应该有的一切,敏锐的视角、善感的心灵以及澎湃的激情,他都拥有,而且切实地表现于他的画作中;就像这幅《春山新雨后》,朦胧的、空灵的、欲语还休的、欲罢不能的,就如春夜里,聆听窗外雨滴芭蕉的那种刻骨缠绵。烟雨后的春山,红的桃,绿的柳,白的壁,黑的瓦,迂回的小道,以及三三两两檐前树影里隐约着的盛装春沐的人们,似乎在告诉你,这不是实在的江南,而只是梦里的江南;或者,只是江南的梦。

漓江晓日  镜心 设色纸本 1988年作

    《漓江晓日》是吴冠中一次新的成功实验。此作一反前此作品的风格,跳脱自己此前的语言模式,把大泼墨与小写意全动的整合,创作了一种全新的绘画语言风格。

    画面中的泼墨山,大气磅礴,纵横千里,吞噬万有,颇得刘禹锡的观潮诗“八月涛声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与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作雪堆”的无俦气势。画家用泼墨来表现象鼻山的奔涌之势,使泼墨之法与山势之动相得益彰:无泼墨,则不足以表山之动势;无山势,则不足以验证泼墨之法。画家笔下这绵延涌动的山,恰如奔腾不止的兽脊,又如强挟风雷的潮涌,奔袭、汹涌、滂沱、惊心动魄、一泻千里、雷霆万钧,起于不可不起,止于不可不止。最妙的是山的尾,凭空而起,鸟瞰众生,似全无半点凭仗,生生停在空中,造成一种惊心动魄的紧张,让读者的神以为之战栗、心跳为之加速。

    《漓江晓日》不同于其他作品的地方是,画家在同一画面中组织起两种完全不同的“势”,渲染两种完全不妥协的“势”,并在这种极致的落差中表现审美对象的本质属性,借张力来诠释、宣泄。山势的奔腾不息,与水流的波澜不兴恰成鲜明的对比。而依山而起的民居、静默的渔船、嫣然的红日,甚至是夕阳下的远山,又无一不在视觉效果上强烈的补充、强化着这种对比叙事。惟其极写山之极动,方极显水之极静;而惟其极状水之极静,山之极动方见于其中。

    此作的另一个过人之处是,把本来应该是静的山表现为律动和奔涌的势,而把本该是动的水表现为平静和安详的诗,即把客体异化、反化,并赋予他舞生动的品格。除了民居,所有该动的都沉默,所有该静的都跳跃。

    但即使这种有别于其他作品的风格,也还是打上了吴冠中坚实的烙印。无论点线的变化还是色块的强弱,都是吴冠中式的。

白 塔  设色纸本 1988年作


(未完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