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棒槌花边:编织出来的美丽

 雷渠梁 2017-02-08

  

  各种图样的圆形花边

  

  王家卿向记者演示如何编织花边

  

  长条形花边样品

  它曾是舶来品,却一度在齐鲁大地兴盛繁衍;它本是手工艺品,却充满着音乐的美感。它是棒槌花边,一种指尖上绕出来的非遗技艺。

  如今,这种具有独特美感的非遗技艺正面临着失传的困境。谁来做棒槌花边的传承人?

  小小花边织出安逸之美

  眼下,正是观水镇西半城村秋收农忙的季节,新收的花生、玉米带着独有的清香堆积在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给这个小小的村落平添一份忙碌之美。

  王家卿家也正在忙着秋收,丈夫和儿子一大早就去了田里,王家卿则在家里收拾些家务,把拥挤的小院收拾得井井有条。“都是些家常活儿,不值一提。”王家卿笑着说。

  可对于棒槌花边制作技艺,王家卿就改变观念了。“这可是好东西,要是失传了真可惜。”

  就在几天前,王家卿刚完成了一张巨幅花边,长宽均在6米左右,铺开来占满半个屋子。编织这幅花边耗费了她整整一年的时间。

  “是应牟平区文化博物馆之邀制作的,为的就是留个样子。”王家卿说来轻描淡写,但光看图纸已能感受制作过程的艰辛。密密麻麻的图样、各种不同的手法穿插其间,编织已属不易,更别提日复一日的重复劳作。可王家卿并不以为苦:“编制过程中自有乐趣。”

  今年61岁的王家卿与棒槌花边有超过50年的缘分。年幼时,看着奶奶在昏黄的油灯下编制花边,王家卿觉得有种说不出的美感,便央着奶奶学习,这一学就几十年再不间断。农活不忙的时候,王家卿常坐在炕头,一边与亲朋好友聊着天,一边编织着花边,日子静静流淌,织出的花边也带着种安逸的美。

  在王家卿的小笸箩里,放着几张刚织成的花边样子。均是小圆盘大小,丝线勾拉缠绞成繁复精美的纹路,清新美观。“这几个样子其实包含了棒槌花边基本的编织技法,销路也最好。”

  王家卿很自豪地告诉记者,她们制作的棒槌花边很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利用花边工艺制作的台布、茶几布、餐布、床盖出口到意大利、德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精湛的工艺常引来国外消费者啧啧称奇。

  

  花边的编织需要耐心和细心

  

  花边底稿

  

  桃心花边

  平凡的丝线不平凡的花边

  看着这一张张精美雅致的花边作品,记者的好奇心大起。平凡的丝线如何织成这不平凡的花边?“我做给你看就知道了。”

  搬出日常编织用的平台,架上花边撑子,抄起叽里咕噜的小棒槌,王家卿说干就干。

  为易于操作,花边艺人通常会把图纸固定在蒲团上,将丝线沿着图纸的纹路用大头针固定,丝线的另一头缠绕在略长于手指的小棒槌上。根据花样的不同,小棒槌的数量也不同。多则上百个,少则数十个。小棒槌密密麻麻排成一排,王家卿顺手抄起几个,手指在棒槌间飞速滑动,伴随着小棒槌敲击发出的悦耳叮咚声,丝线或缠或绞,提拉勾编间,一朵花已悄然绽放。

  富丽的团花,清秀的小辫儿,古雅的双喜,可爱的小桃……小棒槌似有灵性,随着王家卿的手指舞动出各种活灵活现的图案。

  “棒槌花边有不少技巧,常用的技法有密龙、方结、稀布、密布、双稀、灯笼扣、苇竖花、六对抄等。所以你看这样简单的一个花边制品,做出来非常不容易。”王家卿指着手上正在做的小圆盘花样告诉记者,这样稍小的花边就需要耗费一天的时间。

  要学会手法并不难,20几天就可学会基本技巧,但要真正做好花边,可没那么容易。

  以普通的花瓣为例,很多人只能织出上下一般粗的直筒,要编织出两头尖、中间鼓的漂亮花瓣,就全要靠手上的把握。何时松、何时紧,力道如何松放,这些都要靠长年累月的练习。

  花边织品错综复杂,错一针就可能毁了整个作品。细心和耐心也是编织花边绝不可缺少的。考究功夫的还有绕线。老式的纺车,插上棒槌棍,撑起线,纺车辘辘,丝线细密匀整地缠绕在棒槌上,时光仿佛霎那倒流。

  

  圆形花边

  

  精美的花边

  

  花边可衍生出多种产品

  不能消失的棒槌花边

  小棒槌还在欢快跳跃,王家卿却有些感慨。“以前几乎家家都做花边,妇女们常常几个人商量好,一起编织大型花边。”一铺大炕上几个人团团坐着,手上棒槌上下翻飞,嘴里聊着家长里短,昏暗的灯光下满是暖暖的家常味。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极具乡土气息的技艺其实是件舶来品。据了解,棒槌花边工艺最早发源于西方,是由英国传教士詹姆士·马茂远渡重洋带来的。百余年时光过去,棒槌花边在英国已基本绝迹,在最初引进的胶东半岛也只有栖霞、牟平一代还偶可寻觅它的芳踪。

  “学的人越来越少了。”王家卿叹息。这项做起来复杂的手工艺曾一度为农村妇女带来不菲的收入,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增加的赚钱手段让这项较耗费人工的技艺逐渐被摈弃。“如今会这项技艺的只剩下一些老人,年轻人都不爱学咯。”

  如同好酒总不会被遗忘,精巧的技艺也总有欣慕它的传人。一个多月前,一位来自北京的女士辗转找到了王家卿,要求拜师学艺。这让王家卿感到很欣慰。“只要有人愿意学,我一定拿出浑身的本事教,这么精美的花边制品,值得传承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