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脏涵养调摄是习练健身气功【捧气贯顶法】的重要内容!

 昵称22313943 2017-02-08


一、肝脏。

“以仁民爱物之心对待周围的人和物,克治杀机以养肝,使怒不生”。“仁”就是能生的意思。咱们平时讲的果仁,那个“仁”能生出生命,对周围所有的人都让他们能生长,生命力强,这就是“仁民”。怎么去“仁民”?“仁者,爱人也”,关键是要去爱人。广泛地去爱广大群众。“爱”也是一种力量,能给人以生机,能让他好,使他生命力强。这叫“仁民”。“爱物”怎么去爱?(对人也叫爱,只不过内容更多一些,对物就不能讲“仁物”,因为它不会长。)就是要爱护它,使它不容易坏。这也符合现在保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观点。这就是“仁民爱物”。这么对待人和物,就要克除杀机。对周围的人和物都很喜爱,这样,恨、恼怒就不会有了。你心里面想“真讨厌”,这就带有杀机。你讨厌他就是想不要他,不要他再往下一追,就是要消灭他,这就是杀机。你要是“爱”呢,就没有杀机了。你非常喜欢的东西,你能说不要它吗?这块手表你很喜欢,你能说“我太喜欢了,把它砸碎了。”没这样的人。这个人你非常爱他,你能一见面就想“那么讨厌”吗?不可能。你对周围的人都是一片爱心,就不会见人就烦了。对待学员也是这样。有时候学员身体不好,有反应,很难受,情绪不好,你要是从内心里去爱他,希望他好,就会全心全意地去为他们服务。同志们想想看,为什么对自己的孩子都不说讨厌呢?有些女同志平时非常爱干净,可是生了小孩子以后,她也得给孩子擦屎抹尿,那时候怎么不爱干净了?因为她对孩子是一片爱心,人的感情就有这么个特殊性,这就是母爱,是慈爱之心,仁爱之心。真要这样去对待我们的学员,你就不会恼怒、恨、讨厌了。你就会有使不完的劲了,总要想办法去解除他们的疾苦了。咱们有的老师把病人背进来、背出去,细心照料,这就是仁爱之心,慈爱之心。经常这样去做,就把肝气养起来了,你就不会生气了。有人就说了,庞老师过去不是讲过,圣人也还生气吗?圣人生气,但是不移怒。对你这儿发怒,一转脸,对他又可以笑,对另一个又可以悲,反过来再对你瞪眼,还瞪得很自然。你能做到会“两面派”、“三面派”、“八面派”了,能够随时控制自己的表情变化了,再去生气,要做不到这一点就别生气。圣人有情绪,那是“发而皆中节”,每次一发都是正合适,到这儿就完。跟他发怒合适,跟他笑又是合适,跟他再怒还是合适,这才是圣人之举。不是说一发怒就“真讨厌他”,圣人没有真讨厌的,只不过这个事儿需要气氛强一点。所以,我们要这样去练自己,仁民爱物去养肝,使自己不生气。


二、心脏。

“以谦谦之礼貌之容与恭敬之心对人对事以养心,克除淫乐”。

心主于礼,对人谦虚、恭敬、礼貌、实实在在,这样就是在养心,心气就足了。大家不要认为,恭敬他,他算老几,他有什么了不起,怎么不恭敬我呀?不能这么去考虑问题。其实,你恭恭敬敬是养你自己的心呢。“敬以直内”嘛,一敬就到生命活动里面去了,养心了嘛。真要是恭敬,就是口对着心,形对着貌,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不是嘴上说好,心里面骂,这样就变成虚伪了。虚伪的人心都弱。对人很恭敬,他还能说瞎话吗?意识里一恭敬,内外、表里如一了,是一致的,很专一的,专一才能恭敬得了,没有专一就不会有恭敬。你要对人恭敬,人家一说话,你就得洗耳恭听。没有说我对你很恭敬,你这儿说着话,我这儿还东张西望的,能这样恭敬吗?恭敬就要专一。这个“一”就是要重视他,重视他还要从肝来生心,还要爱护他,尊重他,珍惜他,你的敬才出得来,才能使内外的气结合到一起来养心。这样,就要“克除淫乐”。“淫乐”就是过度的、不适当的乐。当然也包括淫心、淫念、淫事,一般“色”上的淫是和心有关系(一般都认为是肾,实际是心)。礼(礼貌的礼)不够,礼的反面就是淫,敬人不够,没有礼,就是淫。戒色就要从礼上去做。为什么见了自己的父母不起邪心邪念?就因为是有恭敬、尊敬之心。所以,就要用尊敬、礼貌来克除淫心、淫念、淫事,我们自己一旦心念不正,就要用“礼”和“敬”去解决它。对任何人和事物都应该这样去做。


三、脾脏。

“以敦厚诚信之心待人接物以养脾,克除机诈谋虑之心”。“敦厚诚信”就是要实实在在,说了话就要算数,干事情要言而有信。这个言而有信主要是指为人做事表现出的你本身的情操。如果你说了要干什么事,由于环境的不许可你干不了,那不叫言而无信,那是计划的更改。言而有信是针对你个人立言、立行,你的言和行,你的人格来讲的,言和行不能随随便便,拿我们现在的话讲,就是克除自由主义。自由主义和敦厚诚信正好相反,随随便便不负责任,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这都是不能养脾。对谁都应实实在在,不动鬼心眼。脾主思虑,一动鬼心眼儿,内在的真意就定不下来了,就出现不了了。所以,我们要以“敦厚诚信”来养脾。

这五脏养哪一脏也不容易。处处都很尊重、很恭敬,保持恭敬之心,不容易;处处都敦厚诚信,也不容易;处处仁民爱物也不容易。到五脏里面,这一切精神活动都关系到内在的精神世界和情绪问题,关系到你的品质、品格、品德问题。养哪脏都不容易,要容易的话,就遍地都是神仙了。决不是一说就光明磊落了,就处处都玲珑透体了,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要努力。


四、肺脏。

“以见义勇为之侠肝义胆来履行自己的义务,则集气以养肺而克服肃杀与悲愤之情。”“见义勇为”就是应该去做的要勇于去做。我们智能功人就是要为人类创幸福,为世界进文明,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在咱们中心,维护中心的利益,认真地为学员服务,爱护中心的一草一木,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应该做的就去做,有危难也罢、无危难也罢,都应该去做,过去叫“侠肝义胆”。

当然,我们不要过去那种江湖义气,那是个人的义气,我们是讲智能气功事业的大义。我们智能功人,要按党性原则去做,不能讲私人交情,搞私人拉拢,不要集体利益,为了个人而牺牲集体,那都是错误的。现在,我们有的人就是不管智能气功事业的利益,自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合适的,怎么都好说;不合适的,怎么都过不去。合适的人错了也没事,不合适的人对了也不行,没个正义感。所以,同志们要对智能气功事业负责任,从智能气功的大义出发,即使有危难也不怕,甚至于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这样才行。见义勇为嘛,就要有大义凛然的革命气概。我们有的人,包括一些干部,怕得罪人,错了也不敢提,就是不怕得罪智能气功事业,不怕破坏制度,处处从小的局部利益出发,这就错了。这样搞对事业不利,对你的肺气、对你的魄也会有影响,你就不会有气魄。为什么有些人唯唯诺诺,对有些不良现象不敢去做斗争呢?他没魄力,他没分辨是非的能力,没这个气魄。所以,就只好在错误面前唯唯诺诺,败下阵来;去讨好,不要原则,实际是违背了智能功的利益,也使你自己的功夫上不去,坚强不起来。所以要想真正使我们的气质发生变化,成为有气魄,有魄力的人,非得敢去见义勇为,要有是非、正义的观念才行。过去讲“集义养气”,“养浩然之气”,就是用“义”来聚它,去养它。“知其所当行,行其所当行”,这么去做。所以,首先要有个认真的鉴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分开它。练五元庄就得练这个东西,该做的要做,对错误的要抵制。要有一股凛然正气。

有人说这样一来不就有杀的信息了吗?肝不是不怒不杀吗?这儿怎么又杀了呢?这个“杀”要克服肃杀悲愤之情,你杀的是该杀的东西,并不是非常悲愤地、掉着眼泪、很惨地那么去杀。你是为了正义,而不是为你个人去杀它,你杀它是为了更多的人好,这是辩证的。“杀”是为了“生”,内在的动机是为了集体好,把错误的、不好的东西杀了是为了大家好,所以,内在的是一种生机昂然的信息。不是为了报仇雪恨那样去杀,里面是一片杀机,不是那个样子。“除恶即是行善”,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集体。那些不利于整体的东西应该消灭它,不是你要杀它,是它就应该完(结束),你是去完成使它“完”的那个使命,是你遵守了自然规律,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五、肾脏。

“以聪睿智慧、戒慎恐惧来提肾气,以保证肾的蜇藏之职的实现”。肾脏就是要有“聪睿与智慧”、“戒慎恐惧”,要有戒,不要犯戒律,不应该做的不要去做,“慎独”。“恐”、“惧”是要你注意自己不要犯错误,老是小心谨慎地考察自己,不是让你害怕、恐惧、担心。“戒慎恐惧”就是总要小心自己、省查自己别犯错误。过去讲“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试着走,别错了。生活中也是如此,要谨慎,不犯错误,经常这样注意,气就收住了,肾气就不容易散出去了。因为肾主蛰藏,里面要藏得好,要想“戒慎恐惧”,好多事情就需要明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理也要明。要明理就需要有智慧,哪些事是对的,哪些事是不对的,你从内心里要很明了。过去孔子讲,“不好犯上而好做乱者,鲜矣”,“不知犯上而好做乱者,有矣”。所以,我们要明理,就需要聪睿与智慧。就我们智能气功来讲,要从生命科学的高度,从整体观的高度来衡量善、恶、是、非,要明辨它。懂得了这些道理,就可以做到该做的做,不该做的不做了。

练五元庄就练这些东西,《怎样练好五元庄》里讲了四点:一是要掌握五元庄的关窍;二是要加深对混元气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三是要掌握练功层次,循序渐进;四要注意自觉修养。今天主要给大家讲意识修养,这是根本。练五元庄就要改变意元体的偏执,这一变就要难受,你就是不练五元庄,功夫到了一定层次也得冲。据说释迦牟尼教徒弟的时候就冲死了90多人。所以,你要是真练气功,那就是上了“贼船”了,可就下不去了,非得前进不行。要不你就甭练,你要想练,就得解决意识问题。因为到了意元体这个层次的病就不是调气所能解决的,非得从意识上解决不行。一般的病人发个气能解决,意元体的病发气解决不了。有人说调神行不行,调神不能说绝对不行,可是神可不那么好调啊!意元体的参照系不那么好变啊!你要把他的参照系变了,这个人就变了。如果不是他自己主动地变,心里面就很难受。这也是在练功过程当中要经过的一个阶段。练到五元庄,练到意识要变的时候,经常会这样难受。不愉快,自己找茬儿,不痛快,看什么都看不惯,看这个对我不好,看那个对我不好,总认为自己委屈,哭呀、生气呀、别扭呀,要不就生闷气,没地方发作就去凿墙,实在不行,年岁大的找孩子撒气,要不就拿爱人撒气,各种情况都有。遇到这些情况不要到外面去找原因,要知道这是在长功夫呢,要自觉点儿,这一关你要过不去,弄点气就跑了,散出去了。按着佛洛伊德讲,“发散发散”,你一发散,存着的那点气就又下来了,上不去了,厉害的就病倒了。这个病,一下好不了,得慢慢调。大家谁也别这么想:我没病,我得便宜了。别着急,你功夫长了也就快来劲儿了。我记得以前就讲过,你练五元庄真要是练得好,100%都得起反应。咱们练形神庄有30-50%起反应,发高烧、拉脓拉血,这疼、那疼等等。练五元庄到了中脉混元的时候,从五元庄到中脉混元这两层,非得100%的起反应,谁也跑不了。你要想练,就得改变自己,没别的好说。否则,大家都前进了,你就被淘汰了。现在跟着混还能混下去,如果大家都提高了,修养、功夫都前进了,你不前进慢慢就要被淘汰。在社会上,你不前进,技术不行,工作不行,也得淘汰你,生活中是如此,生命领域也是如此。你要想安安稳稳不前进,想找个保险的地方,我说你就上火葬场吧,就那个地方最保险。


我们要努力工作,努力拼搏,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要主动、积极、努力干工作,真正把思想提高起来。我们练五元庄需要提高这个东西,政治思想也需要提高这个东西。咱们智能气功讲讲就讲到思想上来了,这一点和当代管理学不一样。当代管理学讲物质,奖金、薪金、房子、汽车,讲物质手段。咱们智能气功物质也讲,但关键是思想。为什么?因为智能气功最根本的混元气理论和传统气功的元气理论的区别就在于意识,意识起作用,我们智能气功的整个的理论基础都是如此,那我们整个工作也都要强调精神,通过精神来变物质。当然,物质也能变精神,但我们智能气功强调精神变物质,混元整体理论关键就是讲的精神变物质,通过意识来改变混元气,从无形的混元气到有形的混元气。所以,同志们在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当中都应该用混元气理论来作指导。混元气理论就强调意识的主导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混化作用。我们掌握了这把钥匙,教功治病就能取得成果,科学试验就能取得成果,干什么都能有一个好的结果,意识能支配混元气嘛。怎么去支配?那就需要意元体很灵明。所以,要先把我们的情绪克除一下,每个人把自己那个“我”放一放,脑子里边多想想大家,想想群众。过去,共产党就讲,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要善于向群众学习。所以,同志们要加强学习,这个学习是广义的,要学智能功的理论,要在实践当中去学,还要善于总结。对别人的实践也要学,听听别人是怎么讲的,怎么做的,有什么收获,把相信自己变成相信群众。要善于向周围的人学习,我们讲尊师重道,周围的人都是自己的老师,这样去学,学每个人的长处,学他们有成绩的地方。我想,我们这样做了,每个人的精神面貌就会发生变化,每个人的身心素质就会发生变化,我们的功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今天结合讲建“气功城”的问题,要求我们要提高方方面面的工作,尤其要提高我们每个人的身心素质状况,这就要加强练功,要练五元庄。练五元庄关键是练意识,真正使我们发生气质的变化。通过练五元庄,少则一年半载,多则三年二年,让我们每个人都出现所谓“圣人”气象,什么叫圣人气象?咱们讲的那五个方面,你具备了,那就是圣人气象,就这么简单。做一个圣人也不难,大家都努力,到时候咱们这儿就是一堆圣人。钱学森钱老讲,现在这个时代就是来培养、创造圣人的时代。拿什么去培养,就是气功,或者叫气功科学。咱们智能功已经提前迈到气功科学这个层次上来了,咱们这些人也就要先展现出点圣人气象来。圣人就是个修养、气度问题,这些内容在咱们“修养意识”一章里都有,把修养意识和五元庄这几条结合起来看一看,我想同志们一定会有新的体会和更大的进步。


练中脉混元可不是有个方法一练就解决问题了,得有基础。身体素质不够,站不了马步庄,中脉混元不好练;意识净化程度不够,中脉混元也不好练,弄不好就出事。要练中脉混元,这两条不够你就别练。练中脉混元体力得够,不管老的少的,大马步庄你得能站一个小时;意识要净化,要能控制自己,不然练中脉混元,开混元窍的时候,气入中脉的时候,那真是心烦心闷,要死的感觉,想问题想不通,没事找茬儿,心里面不痛快,容易有情绪。你要受不了,那中脉混元就练不了。


真正要想往高功夫上走,可不是一说就完了。高功夫就是要我们超凡入圣达真,可我们很多同志就是不愿意离开那个“凡”,老是停留在庸俗境界里,一说就是,他今天瞪了我一眼,他在背后说我什么了,我干了工作他们都看不着,我多冤枉,我多委屈,等等。脑子里净是这些事,你还想练中脉混元?!有这些俗的东西拉着,你根本就前进不了。一练中脉混元,一气冲混元窍,弄不好就烦死了。所以练智能功必须要净化我们的意识。练中脉混元,方法并不难,但意识净化不够就不行。


我们现在虽然还没练中脉混元,但碰到事想不通了,心里面烦,过不去的时候,就安安静静守混元窍,或者守神机宫,练这么一通功,或者练个一天、两天,那个事儿虽然还没解决,但脑子里不想它了,已经不算个问题了。为什么?因为气进去了,里面通了。我们现在没练中脉混元,碰到事情就这么做。将来练中脉混元的时候,碰到事了,想不通了,你就知道这不是外面的事有什么了不起,不是别人要出什么事了,而是自己里面的气通透度不够了。这才是古人所讲的真正的“反求诸己”—碰到事,不通了,反过来求自己,自己一练功,进去了,就行了。到了练中脉混元的时候,再讲反求诸己的道理,就比较好理解了。所以真想要长功夫,就必须从意识修养上去解决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