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福利:百联集团携手小邻通发福利啦!通过百联为小邻通定制的独家专享链接,就可以领取徐汇东方商厦(旗舰店)等16家百联商场的2小时免费停车券,文章底部可直接领取! 在上海复兴中路 1186 号上有一栋老建筑 前不久,它悄悄变了模样。 这座有着厚重的石材屋顶、现代感十足的建筑,是位于复兴中路1186号的上海电影院,其前身是始建于1942年,于1943 年正式营业的上海大戏院。 改建前的上海电影院(2010年前后) 改建后的上海电影院(2016年) 是不是画风突变!想知道这180度的神转折是怎样的吗?那就跟随小编的目光,一窥这座承载着上海宁美好记忆的老影院的前世今生。 影海钩沉 1941年初,由法侨白伐特和苏侨赵福克合营的上海影院公司购得辣斐德路近亚尔培路口(今复兴中路近陕西南路口西北转角)地块兴建影戏院,该院初名银光大戏院。 1943年7月9日,影戏院正式营业,并更名为上海大戏院,首演由汪宗耀编剧、洪谟等联合导演、孙景璐领衔主演的喜剧《女人》。 1943年7月9日《申报》 上海大戏院开幕献演话剧《女人》广告 上海大戏院营业初期,专演艺华剧团的话剧。“艺华”主要演员有孙景璐、上官云珠、蒋天流、吴洋等,演出剧目有《女人》《大鹏山》《多天宝鉴》等。 40年代当红的女影星:孙景璐(左)、 上官云珠(右)都曾在上海大戏院登台献演 大戏院自开业之后,可谓“命途多舛”。它在 1943 年开幕时,定位在话剧演出,最初演出的也是喜剧《女人》。1944年2月,戏院演完话剧《陈白露》、《正在想》后,因经营不善、无奈停演话剧开始改映电影。 到了 1956 年,这栋建筑已成了危房——墙身开裂,随时都有倾塌的危险。1月18日上午,上海市市房管局召集上海大戏院职工,宣布影院由文化局代管二年,逾期收为公有。同日下午,市文化局派蒋柯夫、李秀萍二人到院接管,由李秀萍常驻该院,为行政负责人。市文化局将大戏院正式更名为上海电影院,并拨了专款,派工程队进行修复。 1958年上海电影院收回国有。之后,上海电影院隶属于徐汇区文化局,李秀萍被为上海电影院副经理。 1998年,李秀萍(前排右三)与上海电影院 退休职工在影院对面上海机械学院内合影 上海电影院地理位置独特,文化氛围浓郁,周边交通便捷,商店成片。它虽是二轮影院,但来看电影的观众还是络绎不绝,时常客满。 80年代的上海电影院的黄金岁月 1973 年,影院改装了宽银幕,并新建了冷气机房。1990 年 6 月,影院改装了四声道音响系统,还换装了 756 只航空式高靠背沙发软席座椅。这个时期的上海电影院,过了一段舒坦的岁月。 可是好景不长,到了 90 年代后期,比起去影院看电影,有更多的新鲜事物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比如说去卡拉 OK,或者直接在家里看 VCD。设备老化的上海电影院开始实行多种经营,建起了咖啡厅、录像室及电子游艺室,但依然无力挽回逐年下降的票房。 2011 年,这栋建筑因年久失修存在消防安全隐患,被下发了整改通知书,随后开始停业整顿。 改造与新生 在复兴中路文化风貌街改造项目的名单上,上海大戏院也名列其中。它将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负责运营,原先有三个厅的电影院,会变成一个拥有近 300 个座位的小剧场。 历经几番改造,大戏院建筑本身很多原有的特色和细节都被剥离掉了,最后留下来的是一座糅杂了各种风格和功能的建筑。设计师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重现这座历史建筑,不仅要恢复它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它能够成为一座能够长久存在的地标式建筑。 “我们把重点放在了建筑的外观和入口处的设计,我们希望任何人都可以享受独特的天光和空间的戏剧效果,而不用支付门票,”设计师郭锡恩和胡如珊说,“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设计,传达一种良好的社区意识,让公众觉得这个空间是属于他们的”。 在它的入口处,用厚重的石材打造了向上开口的天井。这让它看起来就像是一块悬浮在地面上的巨石,嵌在相邻的建筑物之间。 这个入口向建筑内部退进,形成一个半开放式的公共广场。它不仅成为了戏院的售票区,同时也是街道的延伸,观众及经过的路人,都可以窥视到这座建筑的内部场景。 不过,设计师也说,起初他们提出这个天井和半开放空间的设计时,业主并不十分理解。“后来在项目完成后,业主在体验建筑的过程中,切身地感受到光线的变化为空间带来如同戏剧场景般的魅力,也就欣然释怀了”。 在戏院的一楼,有着天井的空间既是戏院的前厅,也兼具承担戏剧首映会的场所。再向里面走,便是一个可以容纳 300 人的剧场空间,将来会有更多的欧美经典剧在这个“黑盒子观影厅”上映。 1943年10月10日,曹禺的话剧 《原野》曾在上海电影院上演 改造后的上海大戏院,将在 2017 年 3 月底正式开业。开幕大戏将是曾在这里上演过的话剧《原野》。据称,今后上海大戏院将上演以主流经典戏剧、创新实验戏曲为主的各类演出。 即便不看戏,路过这幢房子的时候,你也不会错过它与众不同的门脸。现代造型的大戏院与依旧平凡而市井的周围建筑和往来人群契合地融为一体,在日常的恬淡宁静中一同蕴藏着文化的馨香,沉淀着历史的厚重。古与今,新与旧,和谐交融,这正是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的魅力所在。 信息来源:魅力衡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