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蘅芜苑

 mishoushu 2017-02-09

对薛宝钗象征物之三“蘅芜苑”的解析

 对薛宝钗象征物之三“蘅芜苑”的解析

《红楼梦》中对蘅芜苑的描写主要集中在第十七回和第四十回,两回分别这样写道:

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第十七回)

进了蘅芜苑,只觉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逾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

从书中原文来看,“蘅芜”应该是一种植物,然而在现实中似乎很难找到相对应的实体。朱淡文先生考证,“蘅芜”典出晋代王嘉《拾遗记》卷五所录的关于汉武帝与李夫人的故事。《拾遗记》上面说:“(汉武)帝息于廷凉室,卧梦李夫人授帝蘅芜之香。帝惊起,而香气犹著衣枕,历月不歇。”根据这个典故,朱淡文先生得出“‘蘅芜’系仙草杜蘅和蘼芜的合称。”朱先生还通过蘅芜苑的对联——蘅芜满净苑,萝薜助芬芳,得出蘅芜苑中主要有四种植物,分别是蘅芜、薜荔、杜蘅、蘼芜。

书中第十七回,以贾政视察大观园的建筑工程为立足点展开对蘅芜苑的描述,体现出蘅芜苑的设置之美以及布局之巧。它符合中国式审美的特点——渐入佳境。黄葆芳先生就曾说:“全用藤萝异草来作‘蘅芜苑’的布置材料,又是别具一格。迎面插天的玲珑大石,把前后分开,很有诗的意境。一片翠绿茂叶,其中仅有一些朱实及金桂般的米状花蕊,香浓色淡,摒弃了艳卉繁花,以杜若蘅芜的香味取胜。”第四十回以贾母的视觉展示蘅芜苑的室内陈设,有学者认为“雪洞”一般的色调暗含着薛宝钗的“冷”性情,以及暗示将来守寡的人生结局。

从现有的评论文章来看,对“蘅芜苑”的解析其重点主要集中在它所包含的意义之上。有学者认为,从“蘅芜”这种植物的特性之上就能看出薛宝钗的心机。蘅芜是一种攀缘植物,其特点就是柔软蔓生,依附他物。在生长的过程中顺着山石、墙壁或者树枝绵亘而上。正因为如此,历来很多诗人都以它们比作依赖男性而上升的女子。所以朱淡文先生认为曹雪芹以“蘅芜”来暗喻薛宝钗,想突出的就是她“性格稳重和平,坚忍不拔,意图通过婚姻劝导夫君‘立身扬名’以实现自己‘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欲望,这就是她这一性格特征的显露”朱眉叔先生也持有这样的观念“这些牵藤引蔓植物垂檐绕柱象征着薛宝钗向上爬;穿绕山石象征着她控制着贾宝玉。”

除了“蘅芜”的象征性以外,研究者们还指出,蘅芜苑中的这些植物可能还隐藏着薛宝钗未来命运的走向。白艳玲先生根据屈原《九歌·少司命》中的一句诗“秋兰兮蘼芜,罗生兮堂下”解释说“蘼芜”经常出现在诗歌中,多象征弃妇形象。同时又列举了唐代鱼玄机的《闺怨》诗证明这一点,再比对薛宝钗的《忆菊》最后指出,蘅芜苑中的蘼芜所隐含的秘密也就显露出来,金玉良缘的失败,贾宝玉最后离家出走,薛宝钗就成了孤苦伶仃的思妇,她的命运最终定格在弃妇命运之上,所以“宝钗不幸命运,金玉良缘的失败结局通过蘼芜这一文化符号做了预言。”对薛宝钗象征物之三“蘅芜苑”的解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