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篆书学习心得

 朽木花开 2017-02-09

篆书一般分为两类:大篆,小篆。从广义上讲,“大篆”包括甲骨文、青铜器铭文(“金文”)、石鼓文、籀文、及战国文字;“小篆”,又称为秦篆、斯篆,它主要是从大篆改造、简化而来,是秦始皇统一文字后的书体。另外,秦汉时期还有专供治印的“缪篆”。

由上可看出,篆书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字,是对秦朝及其之前的各种书体的总称。篆书笔法比其他书体相对简单,且篆书结字富有装饰性。

一、大篆:

(一)甲骨文,又称“殷契文”、“卜辞”、“龟甲文字”、“殷墟文字”、“贞卜文字”,是我们可识别的传世最早文字,出现于殷商年代,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多镌刻于龟甲、兽骨之上,主要用于占卜,殷商时,常采用龟甲兽骨,写刻卜辞及与占卜有关的纪事文字。甲骨文多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商都城遗址,也叫殷墟),光绪二十四年(1898)始被发现。或称商代甲骨文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由王懿荣发现的。光绪三十年,孙詒让首先考释甲骨文,著成《契文举例》。1928年后,经多次考古发掘,先后出土十余万片,为盘庚迁殷后至纣亡二百七十三年间之物。单字总数约四千六百字,可识文字达一千七百字。文字结构已由独体趋向合体,并有大批形声字;但多数字的笔画和部位还没有定型。1977年在陕西岐山县周原地区,又出土西周早期甲骨17000多片,除少数有文字外,大都无文字。商、西周甲骨文是用尖利的工具契刻的,也有用类似毛笔所写的墨书和朱书文字。龟甲兽骨都很坚硬,上面契刻的文字,笔画瘦硬方直,线条无论粗细,都显得遒劲和富有立体感。不同时期的商、周甲骨文,在书法风格上有明显的差异,或雄伟俊迈,或纤细谨密,或草率粗放。这些风格上的差异,也是甲骨文断代的重要依据之一。那些书写契刻甲骨文的巫史(卜辞中的所谓贞人),无疑是当时的书法家,像著名的《大骨四版》、《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四方风名刻辞》、《宰丰骨匕刻辞》、《鹿头骨纪事刻辞》等甲骨,都是含有艺术素质的精美的书法作品。

甲骨文字按其笔法,可分为细笔道和粗笔道两种。前者笔法瘦劲挺拔,劲直方折,直线较多;后者则浑厚苍朴、雄伟雍容。有粗不为重,细不为轻的感觉。也有的甲骨文笔画比较粗壮,出现弧形的线条。甲骨文契刻时的轻重疾徐,在线条上都能细微的反映出来,表现出契刻者运刀如笔的熟练技巧。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有长、短、大、小各种字体结构,结体或规则或随意;章法布局疏密有致,或整齐或错落,具有浓厚的古老雅趣。从所出土的一些甲骨上来看,其刀法灵秀,变幻莫测而奇趣丛生,已经可以看出镌刻者的主观审美趣味和超前书法意识。少数出土的甲骨文字不是刀刻,而是用朱书或墨书所写,这证明,当时已开始使用毛笔之类的书写工具。郭沫若在《殷契粹编·自序》中称赞甲骨书法说:“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足知存世契文,实为一代法书,而书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钟、王、颜、柳也”。

(二)金文(亦称“钟鼎文”),大多是刻或铸在商末、西周、东周的青铜器(如钟、鼎、彝、爵等礼乐器具)上的铭文,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依附于青铜器,铸鼎意在'使民知神奸',是一种宗教祭祀的礼器。金文兴盛于周代,金文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又一丰碑。有人把这些留在青铜制品上的文字,凹文叫“款”,凸文叫“识”。书体由甲骨文演变而成,和青铜器一起铸成的铭文线条较之于甲骨文更为粗壮有力,文字的象形意味也更为浓重。金文在商殷晚期(公元前14-11世纪)业已成熟,如《戍嗣子鼎》、《宰甫鼎》、《母戊方鼎》,此时铭文仍有较多图画因素,作为重器,其笔画遒劲,字体端庄,字间注意到相互照应,气势一贯。西周早期的金文雄奇古朴,富有变化,如西周武王时期的《天亡簋》、《利簋》,成王时期的《何尊》,康王时期的《庚赢卣》、《庚嬴鼎》、《大盂鼎》,昭王时期的《召尊》、《令簋》、《令方彝》,风格渐分,甲骨文的尖刻感彻底泯灭,但也并不拘泥于典型的肥厚笔画。中晚期的金文圆润含蓄、工整舒松、疏放得体,如西周中期的长篇金文更为普遍,如共王时期的《永盂》、《墙盘》,懿王时期的《师虎簋》,孝王时期的《大克鼎》,其大篆书也更显圆匀挺秀。至西周晚期,如厉王时期的《散氏盘》,宣王时期的《毛公鼎》、《虢季子白盘》,金文抵其颠峰,古奥浑朴,凝重大度,肥瘦自若,容与徘徊。至春秋战国,在周代金文基础上,诸侯各自独创自己地方色彩的书法,如《越王勾践剑》、《蔡侯尊》、《曾侯乙编钟》,字体修长,颇具装饰和夸张意趣。

周代金文多为有关祀典、赐命、征伐、契约等记录。殷商金文和甲骨文相近,铭辞字数亦少,不如周代有长达五百字者。至秦统一六国,通行小篆,遂废。清乾隆嘉庆(1736——1820)后文字训诂之学渐兴,金文考证不断深入,成为研究古代史的重要资料,也是习字者临习的重要字体一。如《大盂鼎》、《散氏盘》、《毛公鼎》、《史颂敦》等铭文,均系金文的代表作。其中:《大盂鼎》铭文近300字,横平竖直,行距字距均匀分布,而每字结构活脱,局部线画肥厚而有装饰意味,充分展示了方块汉文字的艺术魅力。《毛公鼎》铭文32行497字,为出土青铜器中铭文字数最多者,是金文作品中的极品。而作于宣王十二年正月丁亥日的《虢季子白盘》,通篇为韵文,与《诗经》“出车”、“六月”、“采薇”等篇相类,其书法线条婉转而不失于凝重,气韵整肃而又有节奏感,布局则疏朗整饬,为战国时期青铜器铭文所承袭,也为后来《石鼓文》谋篇之先导。《散氏盘》铭文书法结体取横势而重心偏低,颇显朴古,线条圆润凝练,颇显“浇铸”感。

(三)石刻文

石刻文产生于周代,兴盛于秦代。石刻文主要作品有:《石鼓文》《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等。秦《石鼓文》(亦称《陈仓十碣》、《猎碣》、《雍邑刻石》),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石刻书法,应是东周时期秦国刻石文字,它是在10块花岗岩质的鼓形石上,各刻四言诗一首,内容歌咏秦国君狩猎情况,故又称猎碣。石鼓文书体介乎古籀与秦篆之间,结体方整而宛通,风格浑穆而圆活,是由大篆到小篆的转型期代表作。石鼓文在唐朝初年出土于陕西宝鸡,韩愈曾作《石鼓歌》记之,因出土早,所以对后世影响极大。唐张怀瓘说石鼓文“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仓颉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称书,遗迹石鼓。”又有人称其为“书家第一法则”,可见其艺术水平之高。郭沫若作有《石鼓文研究》。清末民初大书家吴昌硕临写石鼓文成就突出,为世所称道。

传说中的最早的石刻是夏朝时的《嵝碑》,刻诗文体格调与《诗经》大小雅相近。字体近于《说文解字》所载籀文,历来对其书法评价甚高。

二、小篆,

小篆,又称为秦篆、斯篆。关于小篆,许慎《说文解字》云:“秦始皇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由此可看出,小篆是指秦始皇时命李斯等人实行“书同文”,以秦篆为基础,统一六国文字而出现的一种简化的规范文字。春秋战国时期的地区分裂,诸侯各自为政,致使书体也各具体格,面目多样。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不久命宰相李斯将当时流行各地的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及隶书等八种书体统一起来,实施“书同文”,制订了一套规范统一的书体,是为“秦篆”,亦称小篆。小篆笔法圆融平正,结体典雅和平,而且有规可循,是识篆与了解文字本义的唯一门径。到了清代,小篆线条变粗,而且突破笔画粗细、顿挫、迟速、轻重、方圆的变化。小篆的另一个分支是汉篆,用笔上掺以方折的隶意,而入印的篆书更为方折,又称缪篆,即摹印篆。

秦代墨迹,今可见者有青川木牍、侯马盟书、云梦睡虎地秦简等。竹木简牍和帛书,告别了钟鼎器物的依托,使书法以墨迹的形式系统地出现了;而且,这些墨迹书体,已经由长而扁,由圆而方,开始了隶变之先声,在同时期的器物如《楚王鼎》上,亦有此消息。这种尚未脱离篆书体格的隶书,李健《书通》称之为“纯隶”——“无波笔,下笔直而不曲,独来独往者也”。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的《秦诏版》、《秦铜量铭》,为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其书法通篇气息规整,而单字欹正多姿、大小随意,笔画之间则多呈平行态势。秦始皇率众出巡,观览山河,所到之处,立碑刻石,以颂扬其“横扫六合,威震四海”伟业。传为由李斯书写的刻石有《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峄山刻石》等。《峄山刻石》为秦始皇登临峄山时命李斯记颂其德所立,唐时已毁,现存者为宋人转刻(称《长安本》),该篆书圆转遒正,与《碣石颂》、《会稽刻石》一样,为标准秦篆(小篆)。小篆书体章法行列整齐,规矩和谐;结体匀称,上紧下松、亭亭玉立,线条则圆润中不失劲健,被评为“画如铁石,千钧强弩”。因小篆笔画线条直匀圆润,故又有“玉箸书”之称。《峄山刻石》原石早在曹操登山时已毁,只留下了碑文,现今所见藏西安碑林里的,是宋代人根据五代南唐徐铉的摹本所刻。秦代刻石在实现其精神目的的同时,创造了一种使书法得以长久留存的方式,开拓了一个书法艺术的新形式。中国书法艺术有两大派系,一为碑派,一为帖派,而秦代刻石则无疑开碑派之先河。

自秦小篆由秦始皇时实行“书同文”,成为一种规范文字以来,一直到清朝都处于统一地位。历代也出现了不少篆书大家。清代邓石如篆书优美、沉着雄厚,给篆书带来郁郁生机;清赵之谦也擅篆隶之法,笔法斩截稳健,将秦诏版、六国货币文字及魏碑笔意融入篆书;民国吴昌硕一生师《石鼓》,并熔商周金石文字于所写篆书,用笔苍辣,自成新意,大气淋漓,富有金石韵味。

邓石如(1743-1805年),初名琰,字石如,更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安徽怀宁人。少喜金石,仿汉印极工。擅篆、隶书,遒劲浑厚,用笔灵便。又精篆刻,刀法爽利而不失婀娜,世称“邓派”,也称“皖派”,吴熙载、赵之谦、吴昌硕等均踵武之。传世书作有《海为龙世界草书联》、《赠肯园四体书册》、《和毕秋帆岳阳黄鹤楼诗隶书轴》等。另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行世。

赵之谦(1829-1884年),字益甫、撝叔,号冷君、悲庵、无闷等,浙江会稽(今绍兴)人。碑考、诗文、绘画、书法、篆刻,无一不精。官江西鄱阳、奉新、南城知县。篆刻初学“浙派”,继而印外求印,于古钱、汉镜、权诏、砖瓦等多方取材,变化无穷,同时以碑刻和造像入边款,形式美妙。绘画设色古雅,有笔有墨,开写意花卉之新路。书法初学颜,后专攻魏碑,以方笔为主,自成面目。信札则融碑帖于一体,跨迈古今。传世书作颇多。著有《补寰宇访录》、《六朝别字记》、《梅庵集》、《勇庐闲诘》、《二金蝶堂印谱》等。

吴昌硕(1844-1927年)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苍石,号缶庐、苦铁、缶道人、破荷亭长、老缶等,浙江安吉鄣吴村人。清杰出书画及篆刻家,西冷印社首任社长。中年学画,初师任伯年,又得徐渭、朱耷、石涛、李鱓、赵之谦诸家写意画影响,融书法于画法,开一派画风。篆刻初学浙派,继参邓石如、吴熙载,以石鼓文、封泥及砖瓦文字入印,其“钝刀硬入”之法得苍润之旨。篆书出于石鼓文,朴厚雄浑,自成一家;行书学王铎,亦元气淋漓。传世墨迹甚多。著有《缶庐集》、《缶庐印存》等。

总之,篆书书法艺术史,已经流衍数千年,蔚为大观。从象形文字逐步过渡到文字符号,从甲骨、钟鼎文的繁杂、难认过渡到小篆的简易、规范,从字形结构的长短不齐、正反合文等过渡到小篆的整齐一致,从大篆的古朴苍劲到小篆的端庄秀美,可以说我国的篆书基本上是朝着中国传统的平正、端庄、平衡、对称、肃穆的观念方向发展着。

学习篆书必须先学“六书”,“六书”是古人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和使用情况,加以分析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它的意义主要依从《说文解字》所举字例的说法。篆书要从《说文解字》入门。《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撰写的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在中国语言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小篆,因此,它是我们学习和掌握篆字的首选工具书,也是通解甲骨文、金文绝不可少的阶梯。《说文解字》创立了以偏旁为部首的编排文字的方法,立540部首,按“分别部居”、“据形系联”的原则排列汉字。从《说文》中了解篆字的形、音、义,首先必须了解“六书”的原理,通过“六书”的提示,可以提纲挈领,从根本上达到识篆的目的。

篆书推荐碑帖:(1)大篆:《毛公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石鼓文》、《大盂鼎》。(2)小篆:《泰山刻石》、《峄山碑》、李阳冰《三坟记》、邓石如篆书、吴熙载篆书、杨沂孙篆书、赵之谦篆书、吴昌硕篆书、陆维钊篆书。

另附喜爱的小篆《泰山刻石》图片欣赏:

篆书学习心得

篆书学习心得

篆书学习心得

篆书学习心得

篆书学习心得

篆书学习心得

篆书学习心得

篆书学习心得

篆书学习心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