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北故宫传世珍藏:若水澄华——院藏玻璃文物特展【多图】

 RK588 2017-02-09
原创 2017-02-01 万丹柯 石界


台北故宫博物院,又称台北故宫、中山博物院。是中国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台湾地区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也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

 

台北故宫博物院1965年落成,占地总面积约16公顷,主体建筑共4层,白墙绿瓦,为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院前广场耸立五间六柱冲天式牌坊,整座建筑庄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内收藏自北京故宫、沈阳故宫、避暑山庄、颐和园、静宜园和国子监等处的皇家旧藏。所藏的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稀世之珍,馆藏文物达69.6万余件,其中“肉形石”、“翠玉白菜”在石界颇具著名!

 


玻璃,在我国历史文献中又有颇黎、陆离、流离、琉璃、药玉、瓘玉、玻瓈、料器等名称,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早诞生的人工材料之一,至今仍影响人们生活的多种层面。考古资料显示古埃及与西亚地区约于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出现具原始玻璃性质,称之为费昂斯或釉砂的物质,以及烧成温度较高的玻砂制成的物件。



台北故宫典藏玻璃文物,源自清宫庋藏各类器用。包括佩饰器、文房具、容器、陈设用品、装置配件等。其中不乏收纳于多宝格,代表宫廷制作或西洋珍奇的精美物件。其体积尺寸容或小巧精微,展现有别于大型用器的收藏品位,以及玻璃作为特殊人工材料,在清代皇室的责成督制下所呈现多面向的发展。



西周时期的考古发现亦可见此类以二氧化矽为主要成分,所烧制出近似玻璃质感的物件。随着历史的发展,玻璃由如玉如石,带有光泽的人工材质,初而隐约映光,逐渐澄澈透光,以至成为可供摄光照影的多功能材质,其特有的美感质素与不断延展的应用功能。



历年考古出土先秦时期蜻蜓眼珠、隐约透光的烧结状管形器、块状镶嵌物等,可纳入原始玻璃范畴。由汉代以历唐宋,玻璃材质的使用范围以佩饰、容器、镶嵌器为大宗。(摄影:万丹柯)






观赏石图文赏析免费发布

全国观赏石展会免费发布

观赏石理论研究免费发布

观赏石新闻大事免费发布

↓↓↓

联系我们

微信:gswkefu

guanshangshi@qq.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