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述运用训诂学研究腧穴名称的意义

 渐近故乡时 2017-02-09

浅述运用训诂学研究腧穴名称的意义


陈敏

(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澳门氹仔伟龙马路澳门科技大学H618a


 

摘要:腧穴名称具有极其丰富的中医学意义和文化内涵,而其命名多源于古代汉语。为了更清楚地探析腧穴名称蕴含的重要意义,我们借用了训诂学工具进行研究。发现深入研究腧穴名称有助于我们明确有争议的腧穴定位,揭示腧穴背后文化内涵和蕴含的中医基本理论。同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腧穴的作用原理(如天枢为何既可治疗便秘又可治疗腹泻)、发掘腧穴的临床作用,发现并纠正一些对腧穴的错误命名(如字音、字形等)具有重要意义。对我们真确、全面地认识腧穴大有裨益。

 

腧穴的名称皆有一定的意义。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言道: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穴名所主,皆有所况,以推百方,度事皆然。而腧穴名称的形成年代离我们相去甚远,由于语言文化的变迁,很多腧穴命名的真实意图及其含义在今天已很难道明。而训诂学恰好可以在研究腧穴名称方面给我们提供相关的帮助。训诂学是汉文古籍释读术,偏重於研究古代的词义,是汉语语言学、语文学的一个部分。主要根据文字的形体与声音以解释文字意义的学问。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然则诂训学,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近人黄侃亦言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1在训诂学指引下对腧穴名称进行了相关研究后我们愈发认识到训诂学对腧穴研究的重要意义。

 

1.     帮助明确腧穴定位

手太阴肺经在腕关节附近的腧穴如经渠,、太渊、孔最均在腕上桡骨的掌侧,而列缺穴则独在腕上桡骨茎突上陷凹中,如此定位是否符合古意?又《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列缺穴的简便取穴法,即去腕侧上一寸五分,以手交叉,头指末筋骨罅中,但并未指明以手交叉时,食指指尖偏内侧还是偏外侧。由此产生了列缺穴的偏于外侧或偏于内侧两种不同取穴方法。2要明确这个问题,我们从列缺之名即可窥知一二。考:,《国语·周语》:“翟无列于王室。又《荀子·议兵》:散则成列,据此有位次、行列之义;,《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破器也。《孟子·滕文公》:咸以正无缺,朱注:无亏缺也肺手太阴之脉……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此处本经所列之穴以其所排列之位置,其形似缺,故名列缺。杨上善说:列,行列也。此别走络,分别大经,所以称缺,此穴列于缺减大经之处,故曰列缺也。

又列缺为闪电之神名,闪电的形状就是一分为二,中间有一条裂缝。而且列缺是肺的络穴,从这里又开始走入大肠经,一分为二,贯穿于两条经络之间,正好应了列缺之名。,本穴的位置应在桡骨茎突上的骨缝上,在此处解剖上的位置也正好位于肱桡肌与拇长展肌两条肌腱之间,正应闪电之形。

再如蠡沟穴的定位,也有究竟是在胫骨内侧面中央还是近内侧缘或后缘的争议。3要解决这一问题,训诂学也可以给我们提供帮助。《说文》:蠡,虫噬木中也瓢,蠡也。《太素·十五络脉》杨上善注蠡,力洒反,瓢勺也。胫骨之内,上下虚处,有似瓢勺沟渠,因此名曰蠡沟。可见在胫骨内侧面中央似乎更贴合古意。

 

2.     揭示腧穴背后文化内涵和蕴含的中医基本理论

公孙穴名之意,传统解释公,众也,支属之总汇也;孙,嗣续也,又顺理也,犹支系之丝络也。认为该穴之所以被命名为公孙,是因为它虽然可与多个穴位配合使用,主治多种病症,然而应用时先取本穴为主,后取他穴为辅。即他穴犹支属,本穴则正宗也……本穴为公正之主,其他辅助之穴犹孙也。4

然而解释成黄帝之姓可能更符合本穴名之本意。根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姓公孙,发迹中原,以土德而王。五脏中脾属土,其色黄。故《子午流注说难》云:以土德旺者曰黄帝,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公孙穴,乃脾土别络,人体五藏,脾居中央,中央黄色,入通于脾,以土德旺,此别络穴,别于太阴土位,络于阳明燥金之位,土以生金,亦犹以土德旺之后裔,由流溯源,赐其姓也。如此解释,通彻明了,也更符合中医学基本理论及其深厚的文化背景。5

 

3.     理解腧穴的作用原理

隐白,,本义当为白米粒。古代朝祭,献上的稻曰白,黍曰黑。《说文·白部》:白,西方色也。阴用事,物色白。另外,白本身就包含拇趾(指)之义,如郭沫若《金文叢攷》:此实拇指之象形??拇为将指,在手足居首位??白为金色,为土所生。隐白穴为足太阴脾经气之起点,承接厉兑之金。脾土之气在此已经发生,而金气在此已经开始隐伏。而字,本义即指掩蔽,引申指藏匿。《说文·阜部》:隱,蔽也。[6]故凡病势之缭乱促暴者,俱宜调动本身清肃之气(即金气)以镇定之。如喘满腹胀,不得安卧,呕吐暴泻及衄血、尸厥、月事不正等症。[7]

天枢,《说文·一部》:天,巅也,至高无上??,《说文·木部》:枢,户枢也。指旧式门的转轴或轴承臼。段玉裁注:户所以转动开闭之枢机也。后引申指枢纽。以天字命名的穴位多在头部、颈部、胸部这些比较靠上的部位,而此穴却在脐旁,究其原因,与天枢之本意不无关系。天枢星,为北斗七星之一。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的。北斗七星始终以天枢为中心,在天空中作缓慢的中心旋转运动。《黄老经》曰:北斗第一天枢星,则阳明星之魂神也。《素问·六微旨大论》言道:身半以上天之分,天气主之;身半以下地之分也,地气主之。半,所谓天枢也。”“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中,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此之谓也。天枢穴在脐旁二寸,脐上为天,脐下为地,穴当脐旁为上下腹之界,故以天地之枢纽谓之。所以能调理上下所行之气,既可通矢气,利大便;又可止泻痢,实大便。全赖此之功也。8

另,如前所述,列缺为闪电之神名,闪电有涤荡乾坤、通上澈下的能力。古人把患者头重目眩的临床症状比拟为大雨来临之前乌云密布的天空给人们带来的沉重感觉,刺本穴犹霹雳行空阴霾消散,可使病人头目清爽。故有头项寻列缺之说。4当然,此间也蕴含了深厚的传统文化知识。

 

4.     发掘腧穴的临床作用

有一些腧穴,根据其训诂学研究内容,可重新找回其特殊的临床功效,如条口穴。条,风名,《广雅·释天》:东北条风;《山海经·南山经》:(令邱之山)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条风自是出。郭璞注:东北风为条风;《史记·律书》:条风居东北,主出万物。条之言条治万物而出之,故曰条风。唐太宗《正日临朝》诗:条风开献节,灰律动初阳。也说条风为东风者,《淮南子·坠形训》:东方曰条风。高诱注:震气所生也,一曰明庶风。·周邦彦《应天长·寒食》词:条风布暖,霏雾弄晴,池塘徧满春色。《初学记》:立春条风至,宋均注:条风者,条达万物之风。亦称调风,万物调和也。东方属木,木性条达,故条风即木气之风。可见条风者,象地气之升发,东风及东北方之风也。[6]口,即是兑。(《易经·说卦传》:兑为口)兑,《韵会》:穴也。可见口,即孔穴之意。另,在《释名·释形体》中又读孔,空也。从训诂学的解释我们可以得到一些信息,条口穴之名乃取风而立,与下肢风证可能有相应关联。清代以前的文献,几乎未见有条口治风的记载,9而现在临床上此穴已逐步被运用于治疗各种风痹之证。10

厉兑穴在临床上多用来治疗热病和实热性的五官病症以及某些急症。但从该穴的命名,

可以发掘一些潜在的治疗作用,且当今临床已有一些临床研究作为支持。厉者,风名,《吕览·有始》:西北曰厉风,《庄子·齐物论》:厉风济,则万窍为虚。而这种风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一种可致病的邪风,如,《释名·释天》:厉,疾气也,中人如磨厉伤物也。另外,厉通疠,指瘟疫,传染病之类,如,《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盗贼公行,而天厉不戒。《史记·范蔡传》:漆身为厉。文天祥的《正气歌》中也有鲜不为厉之言。故厉兑也可用于贼风袭人的病变,如风中经络引起的面瘫等。11-12另外,厉通,指恶疮,《史记·刺客列传》: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中的厉即是此意。在临床,即有人用该穴治疗一些疮疡证,收效颇佳。13兑,前已述及,为口,有孔穴之意。《说文·儿部》:兑,说也。从儿,?声。按,《释名·释天》:兑,悦也,物得备足,皆喜悦也。《易·序卦》:兑者,说也。《庄子·德充符》: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这里的通悦。皆是喜悦,愉悦之意。癫病刚开始的时候病人常感觉不悦。而狂证的病人精神亢奋,无故嬉笑,情绪持续走高。他们对喜悦、快乐的自控能力均降低,过度的不快乐,又或者过度的欢喜。睡眠也出现异常,或难以入眠,或夜梦烦多。又有恶鬼之意,《左传·成公十年》有晋侯梦大厉的记载。《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意为朝夕戒惧,这里的厉即恐惧、危险之意。故厉兑也成为安神定魇之名穴。后世临床也多有验证,《百症赋》:梦魇不宁,厉兑相谐于隐白。当代临床依然沿用。14-15

 

5.     发现并纠正一些对腧穴的错误命名与理解

关于清冷渊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议。清冷渊一穴,考诸《甲乙》,本穴原名清泠

,《千金方》及《千金翼方》同(《千金方》中有个别之处作清冷渊,可能系手书之误。又两书中均作泉,乃避讳唐朝皇帝李渊之讳),至《外台》则全部讹为清冷渊,后世相与沿袭,以迄于今。虽仅一之差,音义则迥然不同。,《说文·水部》的训释是寒也;而《广韵》云:郎丁切。清泠,水也。《说文》亦谓之为水也。在中国古籍中,清泠渊之名也较常见。比如《山海经·中山经》所云:神耕父处之,常游清泠之渊,出入有光。《庄子·让王》:又欲以其辱行漫我,吾羞见之,因自投清泠之渊。段玉裁在《说文·水部》字下更明确注云:清泠,用此字。由此看来,针灸经穴名称清冷渊的确系清泠渊之讹,当纠正之。162006年版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便将清冷渊改为了清泠渊17

再如侠白侠溪的义训。现行针灸学书籍中将经穴名称侠白侠溪中的义均按霞(xiá之读音解,导致很难理解其穴名含义。更有一些翻英译书籍将其直译成“Chivalry(侠义精神)White()”,这着实令人费解,相信与原腧穴名义相去甚远。18但如果将字看作是通假字,那么其含义可能就会清晰许多。王念孙曾云:诂训之指,存乎声音。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焕然冰释。其实,在古代文献中,常作为的通假字使用。如《集韵》:侠,古洽切,与通。段玉裁亦云:经传多假,凡皆用这一点在《太素·气穴》中可得到印证,其文就有:皆侠脊相去三寸所之载,该字的音义均与同。因此,穴名侠白侠溪就是之通假字。《古今医统大全》、《针灸大成》的刻本中,就将侠白写为夹白;《十四经发挥》、《洞天奥旨》则将侠溪书为夹溪。另,白,指肺及白色[6]故在《高式国针灸穴名解》一书中,将该穴直写为夹白并解释道穴在上膊,臑部内侧,白肉凸起之前方。垂首夹腋之处,故名夹白。以穴位在处得名也。为手太阴经行气之夹道。4当然,读音也当为颊(jiá,这样才能体现其名称的真实内涵。

关于字的穴名讹误。在现行针灸学教材中穴名中带字的穴位合计有十四个,分别是天髎、瞳子髎、耳和髎、素髎、禾髎、巨髎、颧髎、肩髎、肘髎、居髎、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十四字在《针灸甲乙经》原作,《千金翼方》、《外台秘要》与之相同;《千金方》中除居髎外,余十三穴均写作。而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的十四穴则作,其后《针灸资生经》、《针灸大成》等书皆效之。之后历代医家将两字混用,本义难显。考诸训诂著作:《广韵》:窌,力朝切,音寥。深空之貌。《玉篇》:髎,力条切,髋也。可见乃髋骨名,最适宜于髋部周围的腧穴,其它部位用之则似有不妥,否则其义难彰。而乃深空之状,义同孔穴,用作穴名不受部位的限制,但凡气血深聚处可用之,如颧窌穴等。就此而论,笔者更倾向于《千金方》中的观点。

 

结语:腧穴名称皆蕴含丰富的含义,由于年代相去甚远,语言文化变迁,很多腧穴名称的丰富含义在今天已很难道明。通过借助训诂学帮助,为我们打开了研究腧穴的一道新的新途。经过深入研究,我们发现训诂学知识可以深入到腧穴研究的各个方面,对探析腧穴名称背后的深意,发掘其潜在作用及中医原理有极为重要意义。当然,要全面深入地去研究腧穴名称还需要传统文化、民俗知识,古代天文地理等科学知识、古代数术理论等的支持。这方面的研究尚有大量工作等待完成,这对于整个腧穴学甚至中医理论的研究大有裨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