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五分钟|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正能量智慧文摘 2017-02-09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厌烦地做,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则可以这样说的。”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孔子感到,说起圣与仁,他自己还不敢当,但朝这个方向努力,他会不厌其烦地去做,而同时,他也不感疲倦地教诲别人。这是他的由衷之言。仁与不仁,其基础在于好学不好学,而学又不能停留在口头上,重在能行。

理想有多远大,道路就有多艰辛。即为达成心中目标而不知疲倦地不懈努力。“求道”的追求中,越是深入,越发现是没有止境。孔子的追求,不在世俗的官职、利益,而是坚持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并不疲倦地帮助他人,这是做人的崇高境界,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但却是所有人可以为之努力的。


孔子一生始终追求圣人、仁人的境界,但也始终否认他已经成圣、成仁。据分析其中原因有:一是谦逊是君子的重要风范。“谦”才能“恭”,才能“宽”,才能“尊贤而容众”;二是孔子一贯倡导虚心好学,他自然不会以他所推崇的圣人、仁人来自比或自诩;三是孔子追求仁的最高目标是“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他坚持“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