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居家防霉有訣竅

 阿生记图书馆 2017-02-10

根據國家醫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研究,空氣中飄浮的黴菌孢子或代謝物,易成為人類過敏原,引發呼吸道疾病、結膜炎、皮膚炎、蕁麻疹、腸胃炎等過敏症狀。但黴菌孢子幾乎無孔不入,在居家環境中,應如何降低黴菌帶來的影響呢?

著有「健康居家」(Healthy Home)等書的琳達?梅森?杭特(Linda Mason Hunter)表示,一旦黴菌開始繁殖,很快就會成熟,並將孢子散播至屋內各處,對於那些對菌類高度敏感的人來說,只要少量的暴露,就可能對身體造成影響。她說:「你吸進去的髒東西越多,就會變得越容易過敏。」

如果家中環境因潮濕或養分增加,使有機物變質分解產生黴菌斑,應儘快清除並消毒,避免黴菌孢子散布至其他區域,否則在溫度、濕度、養分等生長條件具足的情況下,黴菌可能會快速蔓延,危害居家環境及住戶健康。

抑制黴菌生長的最佳方式,就是控制室內濕度。一般而言,室內溼度應維持在50%以下,並保持通風;被弄濕的建材及家具,應盡快清潔並擦乾,以減少黴菌生長機會。

容易產生濕氣的地方,如廚房及浴室,可安裝抽風扇,或要有窗戶或通風口。洗衣機、乾衣機的排水口要通往室外。屋頂、牆壁或管道的縫隙應修補,冰箱要定期擦拭清潔,冷氣的濾網要定期清洗,盆栽也不可澆太多的水,以免濕土成為黴菌溫床。

打掃時,應特別注意浴缸、冷氣機出水口、水槽排水孔、冰箱底盤等地方,是否有黴菌或漏水情形出現,如果嗅到霉味,通常滋生情況已不容忽視。

要清除牆壁、地板的黴菌孢子,可利用海綿沾取稀釋過的漂白水擦拭,也可在溫水中滴一點白醋或檸檬汁,或用檸檬酸清潔。若使用科技泡綿沾水擦,則不需加清潔劑。

如要清除流理台的霉斑,可以在長霉處鋪上紙巾,並在紙巾上倒少量漂白水,靜置一晚,霉斑就可去除。

在沐浴後,最好用刷子刷掉浴室牆上的水珠,至於蓮蓬頭、水龍頭等較難去除水漬、霉斑的部分,可用牙刷擠上牙膏刷洗,再用紙巾擦拭。

如果清理後,黴菌仍然持續長出來,表示可能有漏水的問題,應進一步檢查管線、天花板及地板,並請專人整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