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级人才,才需要被时刻呵护自尊

 看见也假 2017-02-10



法伯乐,法律职场第一站

FUTURE
P

 rologue

小伯伯说

一个人越是百无一用的时候,

越是执念于哪些无足轻重的底线。

收起你的玻璃心吧,

C级人才才需要被时刻呵护自尊。


欢迎扫描下面的二维添加小伯伯好友



“ 假如你找到真正顶尖的A级人才,他们会知道自己真的很棒。你不需要悉心呵护他们自尊心。大家的心思全都放在工作上,因为他们都知道工作表现才是最重要的。” 这是乔布斯一段关于人才观的采访表述。 



一个人越是百无一用的时候,越执念于那些无足轻重的底线。


我身边也真实发生过相似的的职场故事,小Y是去年年初刚加入我们公司的年轻人,毕业于国内某知名高校,在校期间履历不错,校内外都有丰富的实践经历。那段时间,公司有个活动项目,就安排他作为主力去负责这个项目流程模块,一是想看看小Y的能力,二是想锻炼一下小Y。


过了一段时间,这个负责这个项目的合伙人发现,小Y虽然每次都能把负责的工作都能很好地完成,但是所花费的时间比之前的负责人所花费的时间都长,合伙人担心是不是小Y的能力不够,就约小Y谈话,想了解是不是提供的资源和帮助不够,是否能帮助小Y加快完成工作的时间。在谈完后合伙人发现,原来小Y不仅仅只是把自己负责的任务完成,而且主动去配合团队其他人完成所负责模块中出现的很多小任务,又花费一部分时间去了解整个活动所需物料的资料,购买渠道,设备供应商的信息以及其他公司对于相关活动的经验,并将这些信息和之前活动的信息进行梳理和核对。合伙人又是开心又是担心,开心一个年轻人能够主动去承担团队的大量工作,但是也担心是不是因为小Y不会配合和合作,所以做了很多其他人的工作,以及担心如果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每天做很多的看似枯燥的工作会不会没有成就感?


小Y的回答出乎合伙人的意料,首先,小Y认为自己作为项目的负责人之一,不想因为自己是新人没经验,导致整合活动出岔子,砸了团队的牌子;其次,小Y说他想通过细化整个活动的每个环节,再对比之前的资料,从而更加了解这个项目的运作模式;最后,通过各个环节的细化能节省团队其他人的时间以及控制项目的成本。小Y说:“虽然看似做了很多的无用功,以及做了很多浪费时间的过程,但是花费这些时间和过程背后的思考,所获得财富甚至大于成功举办这次活动所获得的报酬。”


我不知道看到这里的大家是如何评价这位小Y,但是在我进入职场后的这一年,也经历过另外几种心态的年轻人。

       

这一年接触了很多名牌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有一部分虽然他们表面上看起来对组织安排的工作很乐意接受,口头也表示会珍惜锻炼的机会。时间公司对于新加入,不了解业务的员工,通常都会安排他们去负责一个小活动的现场统筹,以此让新人更快适应以及了解业务,这项看似普通又简单的工作却足以看出了一个人的职业心态。一个足够聪明,足够有能力的人会看到这个工作背后的意义,会把会务工作当成锻炼自己统筹和组织能力的机会,并且愿意和团队一起,为参加活动的每个人送上最简单的温暖,哪怕是给犯困的人倒一杯咖啡,哪怕是主动把桌上的垃圾扔掉。而不够聪明的人,会把现场会务工作当场是打杂,然后过分强调自己的自尊,总是希望别人去做他眼里的“脏活”,自己只负责站在一旁“优雅”。这种自我陶醉似的自尊,不过是一种建立在不安全感之上的脆弱地自我吹捧,时刻担心自己那原本就名不符实的实力被人发现。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对于这种状态的描述相当准确,“一个人越是百无一用的时候,越执念于那些无足轻重的底线”。    

    

对于教练来说,所做的全部计划和准备,都是为了在比赛最激烈的时候让球员能够有最佳的本能反应。


之前带过一个年轻人小A,本身很优秀,在自己学校的社团里面是负责人,当时带他的时候恰好也碰见一个项目,就想交给他试试,就安排了几名实习生给他,让他们组成一个团队去完成项目。但在项目进行中就发现,一旦发现项目有环节出了问题去询问他,他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理由,要不就是怪其他实习生没有做好,要不就是怪公司没有提供资源。总之就是只要做好了,肯定因为他,但凡做错了,一定不是因为他。被批后会各种找人抱怨,觉得自己委屈,被伤了自尊,觉得公司的要求不实际。他根本不知道,没有人喜欢团队中的弱者,批评的不是他,而是他对待工作的态度。他也不会去感谢那些愿意花时间去指出他工作中出现问题的人,他也不知道这些人原本可以不用在他身上花费时间,任由他继续错下去,让社会来教育他。


受力是发力的前提,学生时代的光芒和因为平台带来的荣耀仅仅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标签,过去不代表未来,每一次的仰望星空,都需要脚踏实地,一个真正看重自尊去做事情的人,看的是目标和结果。冯仑说过:做生意,低头弯腰下跪是基本功。从李嘉诚、马云、马化腾到刘强东....中国的这几个商业帝国的缔造者没有一个是躺着就把钱给挣了;乔丹、詹姆斯、科比、C罗、梅西这些超级巨星,也经历过帮人提鞋、买咖啡、反复进行基础训练的菜鸟期。红魔曼联队的功勋教练弗格森在《领导力》那本书里面提到,曾经有几名球员对重复性的训练意见很大,于是弗格森对他们说,在赛场上根本没时间思考,在训练场上所重复的一切都将成为赛场上的习惯。对于教练来说,所做的全部计划和准备,都是为了在比赛最激烈的时候让球员能够有最佳的本能反应。比赛的胜利往往来自最后几分钟,当我们将对手的精力榨干后,机会就来了。”Perseverance and tolerance make a genius,这是个不缺乏人才的时代,但天才来自于坚持和忍耐。

     

当你真正所向披靡的时候,一定会发现曾经那些被怒骂和不断被人指出错误而难堪的瞬间都熠熠生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