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當代鄉土美學】——桐蘆我山畬族鄉先鋒雲夕圖書館

 Rita_M 2017-02-10



桐蘆先鋒雲夕圖書館位於浙江桐蘆縣我山鄉戴家山村,是先鋒書店開設的第十壹家書店。項目憑借“先鋒和書店”的文化傳播理念,以及獨特的“畬族”山村的地域自然人文景觀背景,成為當地村民和“異鄉讀者”的公共生活紐帶,成為地方文化創意產業的壹個聚焦點。圖書館的主體是村莊主街壹側閑置的壹個院落,包括兩棟黃泥土坯房屋和壹個突出於坡地的平臺。建築設計保持了房屋和院落的建築結構和空間秩序,將衰敗現狀修整還原到健康的狀態,新與舊的關系強化了“時間性”,土坯墻、瓦屋頂、老屋架這些時間和記憶的載體成為空間的主導,連同功能再生的公共性,共同營造文脈延續的當代鄉土美學。

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根基在農業文明。真正屬於中國的建築文化傳統在於鄉土聚落、在於有機整體的城鄉關系,以及持續數千年的延續發展模式,壹種處於“文化自覺”的地域性。我們的思考集中於“時間”這個基本方面。任何地區打動人心的建成環境特征,都是時間沈積的力量。相對於無法抗拒的時間,建築師所精心構造的“空間”設計,往往更加個人化,而無法面對生活的考驗。

在先鋒雲夕圖書館老建築更新項目中,建築設計的空間創造被嚴格的限制,並努力使之成為壹種不易察覺的時間“休止符”。從庭院連廊、到室內設施,新的要素本身被單純的形式弱化;同洋重要的是,這些不易察覺的形式要素,同時也是工業化的、產品化的附加部分,對於圖書館的當代用途又是至關重要的。“新”為“舊”建築所重新建立的空間邊界,將過去的時間重新引向現實。從建造過程開始,到融入鄉村生活的文化經營,“新”與“舊”共同構造了生活場景的舞臺,而非抽象純化的空間限定。

這應圖書館新的功能註入,最為關鍵的設計操作是屋頂擡升策略。支撐屋頂的建築內部梁柱框架整體加高了約60厘米,利用這個高度形成了高窗的構造,光、氣流以及優美的竹林景觀被自然的引入室內閱讀空間。屋架擡升實現主要依賴地方工匠嫻熟的傳統技藝,用巧妙的榫卯技術加長局部的柱子。與此同步進行的還有小青瓦屋頂的翻新,在望板之上附設的保溫構造,大大提高了老屋的熱工舒這性。在建築外部,原封未動的土坯墻和青瓦屋頂由於側面高窗的存在,顯示出封閉而開放、厚重而輕盈的戲居化效果,在修整的室外景觀和照明設計襯托下,形成村落溫和的景觀焦點。

連接主屋和偏屋的透空木格柵連廊,除了強化改造後圖書館和咖啡廳的功能聯系,同時重新界定了室外空間細膩的體驗序列。街道、臺階到連廊之間,是緊湊而友善的前院;穿過曲折的連廊,或者從建築內部來到室外,則是建築、連廊和弧形輪廓的平臺,共同限定的室外閱讀場所。在建築內部,空間的公共性來自有機組織的樓梯井、局部平臺空間,和透空書架隔斷的空間劃分,而經過翻修的屋頂木結構借助燈光的強化處理,形成明亮而有力的空間氛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