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之前—— 早前微博底下就有人回复中国园林缺少植物多样性。看到这话,心中为这自古以“山水”为核心的文化,不为人熟知而感到惋惜,但也不好为他人审美和固有的价值观多做争辩。园子就在那里,你看,是你的万般不是;我见,是我的无限感慨。整理成文,唯记我闻。 ——正文—— 这座建于万历年间的江南古典园林,英文叫 Lingering Garden。意思上已经很巧妙,读起来舌头绕一圈又不走了,真正一个留园。 明朝这个时期,江南造园风格走向浮华,工匠气大过于艺术创作。《闲情偶寄》的作者李渔,借窗栏说“事事以雕镂为戒,则人工渐去,而天巧自呈矣”已经在反复强调化繁为简了。当然,另一面也可看出这一时期的园子在技艺方面到达一定高度。虽然我们现在看到的雕廊斗拱早已换成砖石水泥,这都是文革后修缮后的大体样子,但仍能管中窥豹一下当年的气势。
路径规划的如此,低头看园内的花街样式也有很多好玩的地方。
其实古典园林中的建筑、植物配置、空间造景、哪怕是门洞的样式都是值得长书的对象。真的喜欢有很多书值得大家读。我这样的跳梁小丑也不敢过多班门弄斧。 去的时候春末阴雨带着逛遍英园花园的小歌,一路说话拍照,倒是可以唱唱戏文“不到园林,怎知春几许”。写文已经是初夏,时间这么不经意,好像靠在绿荫小轩中看水里蹦哒的鱼,一抬头就变了这么多朝代。明代的牡丹花坛明明还在啊,而我怎么突然就变成沧海中最卑微的一个? 文图:田花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