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主题公园规划方案

 博纳众才 2017-02-10

主题公园概念解读

根据某个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层次活动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活动、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因其鲜明的主题概念、独具特色的观光和游乐环境使游客体验、互动和参与感增强,从而能够充分满足游客的个性化旅游需求;最终成为一个融居住、娱乐、商业等要素于一体的比较完善的人居系统。

主题公园类型

  • 游乐型主题公园
    通过游客提供各种大型游乐设施的游乐服务,来满足游客休闲娱乐需求的主题公园,如杭州乐园、苏州乐园、欢乐谷等。
  • 情景模拟型主题公园
    指以各种影视作品中的场景、人物和故事体验为主题的主题公园,如无锡三国影视基地、横店影视城等。
  • 观光型主题公园
    以仿真或微缩的人造静态景观或以自然生态作为游览主题的公园,如深圳锦绣中华、世界之窗、大连圣亚海洋世界等。
  • 专项型主题公园
    以特定的文化、军事等主题为主线的公园,如各式各样的水族馆、野生动物园、明斯克航空母舰(深圳)等。

主题公园特征

  • 主题的独特性

    主题公园独特性
  • 特色的大众化

    主题公园大众化
  • 效益的广泛性

  • 参与的体验性

    主题公园体验
  • 经营的高要求

    主题公园经营

主题公园发展历程

全球主题公园发展阶段

  • 1955年,迪斯尼乐园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诞生,主题公园作为一种概念化旅游形态逐步推广。

  • 初期的造景观光阶段:主要特点是围绕特定主题,建设模拟情境、浓缩著名景观或特色景观等。

  • 体验式娱乐与度假融合的中期阶段:在主题观光的基础上,强化游客可参与体验的游憩娱乐项目,外围建设高尔夫俱乐部、主题酒店、商业街等休闲度假设施配套。

  • 以产业为持续发展动力的当下阶段:整合地产、影视、传媒、娱乐、度假等产业,实现主题公园的自我造血,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国内主题公园发展历程

  • 1989年,深圳锦绣的开业开启了中国现代意义上主题公园的篇章。

  • 随后,迎来了全国主题公园建设热潮,超过500家主题公园迅速发展后又迅速倒闭。

  • 90年代中后期, 进入“主题公园恐惧症”时期,主题公园备受冷落。

  • 进入21世纪后,主题公园又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大型主题公园开创新局面。

  • 迈入快速发展的时代,同时外国品牌开始入侵,机遇与挑战并存。

主题公园发展现状

全球主题公园发展现状

纵观全球,美国、亚洲、欧洲是主题公园集中分布的三个区域,其中美国以68亿美元的收入和近50%的市场份额成为主题公园行业的领导者,亚洲紧随其后。

  • 美国是世界主题公园的大户
    全球十大主题公园中美国就占6个,占全球主题公园年度经营总收入的49.28%
  • 亚洲是第二大主导者
    拥有主题公园119家,年游客接待量1.88亿人次,占全球主题公园总收入的32%。1996年亚洲主题公园投资额高达40亿美元,其中日本居于亚洲主题公园市场的主导地位。
  • 欧洲是重要组成部分
    占全球主题公园总收入的16%。2000年欧洲的83家主题公园共接待游客1.01亿人次,收入22亿美元。

全球主题公园发展现状

国内主题公园发展现状

1989年全国人造景观仅30余处,发展至今,全国已有主题公园超过3000个。2012年,在中国主题公园接待游客总量约为3.5亿人次,相当于年均客流量11.5万人次,也就是日均300人次。总体来说,我国主题公园总量多、人均占比少,仍有较大需求空间。我国主题公园主要集聚在华东地区,其中沿海城市尤为集中。

国内主题公园发展现状

主题公园发展趋势

全球主题公园发展趋势

亚洲市场的增长率远高于欧美市场全球主题公园连锁品牌落户亚洲的数量越来越多。迪斯尼、环球影城的亚洲市场容量增长迅猛:香港迪斯尼保持自2007年以来游客人数的高增长趋势,较上年增加13.46%,东京迪斯尼人次下降主要因遭受海啸灾难所致。日本大阪项目游客量在2011年仍实现4.17%的增长,新加坡项目反映出入园人次高达70.55%,年增速为27.87%。

主题公园发展趋势 全球主题公园发展趋势

中国是亚洲市场崛起的首要力量2011年,中国前十位主题公园的游客增长率远高于欧美同类指标:2011年,中国排名前10位的主题公园的游客数量较2010年平均增长33.57%,远高于欧美同类指标及其他地区的同类指标。亚洲市场前20位主题公园,中国企业有9个。


中国主题公园发展趋势

《中国主题公园及旅游地产研究咨询报告》显示:北美及欧洲地区主题公园游客的人均消费分别约为 30美元、21.8 美元,而中国主题公园游客的人均消费在 3.5 美元至 12.3 美元之间,远低于北美及欧洲地区水平,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需要创新项目,增加消费水平。
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际游客将达1.4亿,占全球国际游客总量的8.6%。同时,在全球范围内,主题公园在整个旅游业市场的份额中占有相当可观的比例。但中国优质主题公园数量不多,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

主题公园规划设计案例

案例一:迪斯尼

基本情况2011年,中国前十位主题公园的游客增长率远高于欧美同类指标:2011年,中国排名前10位的主题公园的游客数量较2010年平均增长作为全球最著名的米老鼠、唐老鸭、小熊维尼等动漫形象的创造者和拥有者,美国华特迪斯尼公司从1955年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主题公园洛杉矶迪斯尼乐园建成,到上海迪斯尼乐园筹备建设在全球共拥有6座迪斯尼乐园,主要分布、运营及投入情况如下:

迪斯尼旗下主题公园全球分布

迪斯尼公司旗下主题公园现状

经验借鉴


案例二:华侨城

基本情况华侨城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大型中央企业,旅游业是其最具社会影响力的主营业务,截止2010年底已累计接待游客1.6亿人次,已发展成为“中国旅游业第一品牌”。
华侨城旅游开发的三个阶段,分主题园区阶段开发,先期环境塑造与形象展示为主,再开发文化旅游项目,后开发刺激性主题体验项目。

华侨城发展阶段

经验借鉴

小 结

不同类型的主题公园均有其独特的成功要点,但仍有一般发展规律可循。首先,发达国家与地区基本上是在人均GDP约1万美元阶段建起了自己的主题公园;再次,大型主题公园在选址上基本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区域内(1.5小时车程范围内)有较高消费能力的居民规模占该公园年游客量80%; 二是辐射区域(2小时车程内)居民总规模达到1200万人以上;最后,要对接主题公园发展趋势,符合发展适宜的多元业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