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恩怨皆自桃花起,终是一笔桃花债

 翦秋一半 2017-02-10
“你有没有爱过一个人?你有没有恨过一个人? 

花开是缘,花落是劫。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我用唐七的这句话作为开端,只因在五年前,我最早看到的就是这本十里桃花。

客观的说,我不否认我当时曾经一度喜欢过她的文字,她的故事,不过那只是一时。

我看书是这样的习惯,看到一本书,觉得好,就会去找这个作者的其他书来看。所以在十里桃花之后,我看了《岁月是多两生花》,但是感觉和十里桃花差了很多,此后便没有再看过唐七公子的书。

而我还有一个习惯,就是作品是作品,作者是作者,我很少会喜欢某个作者,只是喜欢作者的文字。然而我现在却有一个很喜欢的作者。

感谢唐七公子,让我认识了大风刮过这样一个很好的作者。

我曾经爱过十里桃花的文字,所以偶尔也会关注一下相关的信息。

在看过两生花后,我看到了有人说十里桃花抄袭《桃花债》。

和很多唐七粉一样,我当时并不知道桃花债,也没听说过大风刮过。

当时的我以为,桃花债这么平实的名字,哪里像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那样有意境呢?大风刮过这样随意的名字,哪有唐七公子那么文艺洒脱呢?

然而当我看完《桃花债》之后,我义无反顾地跌入了大风的坑。

随着时间的流逝,经历的积累,回过头来,我才发现,原来十里桃花不过是形,桃花债才是魂,无论是从表意还是内涵,都是如此。

虽然十里桃花的有些词句之间并不连贯,不明所以,虽然有些无意义的段落我会整段跳过,但当时的我仍觉得这书文字优美,虽然之后我完全不记得她写了什么内容。

我的一位老师说过:真正的好文章就是用最少的字表达最准确的含义,一语中的,不说多余的话。

在看过大风的几乎全部文章之后,我对我的朋友说:“大风是我在网文界见过的最好的作者,从不说多余的话,字字珠玑,甚至连标点都舍不得略过。”

对比之后,高下立见。

我记得十里桃花的篇幅很长,架构说实话有些散乱,而桃花债却用更短的篇幅写出了更充实而精彩的情节。

我看小说几乎从来不看第二遍,然而大风的文我却常常会拿出来看一看。

我看过最走心的小说就是大风刮过的《又一春》,相信很多看过这部书的人都曾被虐的挠心挠肺心肝疼,久久走不出来。

我因为朋友的一句:“我的符卿书在北疆,几时能回来?”栽了进去,看过这书之后很久,这句话成了我的签名档,周围的人甚至以为我感情受了什么刺激。

整篇故事十之八九都是欢快的基调,却在最后几页笔锋一转,生生成了悲剧。

虽然我们都知道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可是马小东的执拗的等待,苏衍之的一句“你终究不是他”的感喟,再回想到那个“十足地道”如墨沾染人心的苏二和狠到极致的柴荣,那种无力的心痛感再也控制不住。

一杯银钩,一曲回波辞,两对副线也同样让人难以释怀。

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只有走心的文字才会产生让读者入心的效果。

“那时候,日子也正长。过了今天,还有明天;过了今年,还有明年。过了春还有夏,过了秋还有冬,过了冬又能望见明年春到,依旧桃花满梢油菜黄。最欢喜不过,最完满不过。”

即便留了希望,那种心痛仍然抹不去,在知道结局后,越是欢喜的现在,越难以接受已成定局的结局。

扯得多了,继续看桃花。

我承认,因为十里桃花是BG言情,还有一个小娃娃和玄女情敌,而桃花债是BL,也没什么小孩子,而且当时我已经快忘记十里桃花的剧情了(因为篇幅长架构散),所以我当时并没看出情节架构上抄了多少,如果说文笔相似,我也并不完全赞同,因为对比之下,十里桃花的词句明显矫揉造作,不如大风清逸自然。

抛开cp性别取向的喜好,我认为桃花债要胜出十里桃花很多。

彼时,我并不知道唐七对大风所做的那些事。

后来,我知道了。

对于唐七,我想说,我爱过你的文字,可是当我知道它们不完全是你自己的时候,我恨过你的欺骗,那是一种被背叛的感觉。

不过现在我不恨了,因为你让我见到了更好的文字和更好的作者。

无论是从文品还是人品,才华还是性格,你都无法与大风相提并论。

 我们可能都曾是十里桃花中的素素,一时瞎了眼睛,不辨真伪;我们可能也是白浅,心如明镜却宁愿假装看不见,活在自己想象中的世界;我们虽然厌恶偷了别人容貌骗人感情的玄女,却无法避免在当时被她欺骗。

还好,风不曾停,驱散了雾霾,让我们看见了真相。

你说“花开是缘,花落是劫。”

一语成谶。不由让我相信这世间的事在冥冥之中都自有定数。

你“致敬”了大风的桃花债(虽然现在不承认“致敬”了),借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成为了一朵盛开的白莲花,然而现在似乎到了花落的时候。

当叶笑的《百里长安》以与“致敬”相似的方式出现后,你的以她抄袭“你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让你的粉制作调色盘,逼她退圈。

这第一朵花,便是你亲手打落的。

是因为叶笑与你的发迹太过相似还是因为她侵犯到了你的利益,你才怎么做吗?我不清楚。

也许是你在叶笑的身上看到了自己,你害怕自己当年种下的恶果会影响你的光明大道,也许你害怕她会成为第二个你,踩着你上位?我们不得而知。

可是当你在这样无情地将叶笑逼到道歉之后封闭退圈时,你有没有想到自己会遇见同样的事?

声讨你抄袭(严格的说应该是剽窃)是必然的结果,在花开的时候就注定会结出这样的恶果,所以你为什么不能像被你赶走的叶笑那样,坦白承认呢?

你的声明是多么的无力,多么的讨人厌烦,三十多岁的人说着小学生的话,你真的是写出那么多知名作品的作家唐七公子吗?

唐七抄袭这个话题的升温,根据我的观察是在电影版十里桃花公布女主之后,可以说我们又回到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个起点。

七是一个神奇的数字。

《旧约·创世纪》中,上帝造万物用了七天,菩提树下的释迦牟尼在第七天睹明星而悟道,《易经》讲“七日来复”。 

七是一个循环。

从2008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花开到现在正好是七年,不知道公子你取名唐七,是不是也预见到了在第七年上会碰上这个“落花”的劫?

如果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我只希望唐七你成也桃花,败也桃花。叶笑因为桃花封笔退圈,你却依然颠倒是非,抹黑他人为自己狡辩。

唐七公子,你以为将矛头指向大风,我们就看不见你剽窃的其他作品了了吗?

你以为你黑了大风、蒋胜男等人的人品,你的丑事就能被遮掩了吗?

你的声明充满了矛盾。

你的文字与其他人一对比更是拙劣的可怜。

你在这里活像个小丑。

大风本来并不想说什么,可是七年中是谁一而再再而三地贼喊捉贼?

都说《张公案》中大风隐晦地提及了当年事件的原委,但如果不是有人分析,我根本不会将马廉和唐七联系在一起。

大风忠实于她的故事,忠实于她的文字,忠实于她的读者。即使她委屈,她想澄清事实,但是最后,她仍然为马廉洗白了。

都说大风在暗讽唐七,可是你知道有多少读者在看到马廉被洗白之后为封若棋不平吗?为什么要把马廉洗白?他的原型明明那么卑劣!

可是大风没有因为这些过往就将马廉塑造成一个会抄袭、会陷害的无耻之徒。也许她宽恕了唐七,也许她只是不想让唐七这个原型弄脏了她的文,不想让自己塑造的人物因为唐七而被讨厌。

在声讨唐七抄袭这件事上,积极参与的不止是大风粉,大部分是很多相信正义的朋友。毕竟唐七剽窃了不止一个人。

我不想我听到的旋律总是似曾相识,我不想我看到的文字都是拼凑堆砌,我不想看到真正有才华的人的成果被一群文贼窃走,我想看到一个清明的文艺圈。

抄袭之风不正,文圈乱象不止。

恩怨皆自桃花起,终是一笔桃花债。

大哥曾经说过: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是债,也终归是要还的。

七年,七十年,七百年,上千年,无论多久,总归都是要还的。

桃月已过,桃花已落。

桃树上的果子,究竟是甜的还是酸的?是仙桃还是毒桃?

只有种树的人自己知道。

对于桃花,我只记得大风的那句“青衫公子站起身,本仙君惊且喜,恍若东风拂过,三千桃花,花开烂漫。他在三千桃花的灼灼风华中向我轻轻一笑,在下赵衡,见过思明公子。”

在下星棋,不知何时能见到大风刮过,扫落十里桃花。

我希望“明年春到,依旧桃花满梢油菜黄”,那桃花还是最初的桃花,而不是“致敬”的桃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