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族部落 活动年代 活动及与之 相关地区 主要首领 主要贡献 考古发现情况 其他 盘古 远古时期。 最早见于三国时期吴国徐整著的《三五历纪》。 河南省桐柏县【中国盘古之乡】。 1、河北省沧州市青县有盘古庙 2、湖南耒阳市盘古庙。 开天辟地 死后身体化为天地万物。 1、河南省泌阳盘古山县南三十里。 2、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境内有盘古洞 3、陕西省宜川县的集义镇 “盘古山” 4、盘古峰湖南湘西德夯村。一座人迹罕至的古老原始的独秀峰 燧人氏 “燧皇” 名允婼 大概3万年前。 风姓共分为十部:一为天芎部,二为天齐部,三为天乙部,四为合雄部,五为天阳部,六为天阴部,七为候鸟部,八为候虫部,九为雷雨部,十为天皇部。 燧明国(河南商丘) 【现商丘市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处燧皇陵】 燧人氏首领与弇兹氏首领结合,建立互为婚姻的血缘联盟,始称燧人弇兹合雄氏。 1、钻木取火,教人熟食。 2、弇兹氏织女发明搓绳技术,创立“结绳记事”; 3、创立“氏族图腾徽铭制”,始立姓氏为风; 4、燧人弇兹氏发明《河图》、《洛书》(柯约耶劳创《河图》,柯诺耶劳创《洛书》)、星象历,创造人类早期的符号文字。 5、燧人氏发明“陶文”,创造“十天干”。 170万年前元谋猿人; 75万年前的蓝田猿人; 1.8万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 。。。。。。 均能人工取火。 “风”姓。主要姓:弇兹氏、婼氏、华氏、胥氏、华胥氏、赫胥氏、仇夷氏、雷泽氏、盘瓠氏等。 燧人弇兹氏 弇兹氏的织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位女首领,后世人追尊她为女帝,又称玄女、玄帝、王素、素女、须女、帝弇兹等。发明了用树皮搓绳的技术。她发明的绳有三种:单股的绳称作“玄”,两股合成的称作“兹”,三股合成的称作“索”(又作素)。 传说:距今三万年前,燧人弇兹氏在昆仑山(今甘肃祁连山)立挺木牙交,为地之中;上指天芎中宫天极星,为天之中。天极星即天北极,故又称北极星。故又称紫宫、紫微垣。紫是玄的代称,紫宫即玄宫,宫中女主为阴德星,是为弇兹圣母九天玄女。 约在距今一万五千年至一万三千年时,北极星因弇兹氏织女而命名为织女星。 燧人弇兹氏有三大分支:一为大鵹(li),二为少鵹,三为青鸟。弇兹合雄氏以玄鸟为图腾,其三大族系合称“三柯氏”,也称三青鸟氏。他们以燧人弇兹为始祖,尊称他为“伊萨姆”,或“伊萨姆那”,各分支的首领则称“耶劳”。 玄女部大鵹柯乌耶劳 居住在合黎山南弱水(今甘肃张掖市北),其族属又称魁隗氏,分支甚广。其中一支沿弱水向北迁徙,以居延海(今残留嘎顺诺尔湖)、燕然山(即今阿尔泰山脉的杭爱山)为基地向外延伸,散布于贝加尔湖支流的色楞格河、鄂尔浑河、额尔古纳河(黑龙江上源)。一支沿阿尔泰山北麓西迁至东欧。一支由弱水西迁至阿尔泰山南麓乌伦古湖,沿伊犁河、阿拉套山进入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须女部少鵹柯诺耶劳 居住在合黎山南弱水流域的方雷泽(今甘肃张掖市临泽县,其水今已枯),分衍出方雷支的盘古支,居于古浪(今甘肃武威市古浪县)。其分支东迁至西海之东贺兰山,北跃阴山入燕然山、贝加尔湖,与柯约耶劳支会合;另一支由阴山向东进入滦河流域及东北平原;一支由六盘水进入北洛水,与柯约耶劳的环江部为邻。 柯约耶劳 后世为张姓,在挪得建有张国(今甘肃张掖市),另有一支,后来被赐封为杨姓,于环江上游建元城(又作玄城)。柯诺耶劳的后世沿桑干河及支流黄水河发展,迁居于浑河、壶流河,建都于代王城(今河北张家口市蔚县),再迁涿鹿山,建“洛乌”城(又称下洛,今河北张家口市涿鹿县)。 燧人弇兹本部柯约耶劳 一支沿太行山往东进入今河北省境内,弇兹氏建都于灵寿(今河北石家庄市灵寿县),燧人氏建都于蒲阴(又称完县,今河北保定市顺平县)。其后又北迁于大王店,建都于遂城(今河北保定市徐水县),定天地之中灵台(今名戊己台)。 华胥氏 (女) 华胥氏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是华夏之根、民族之母.华胥氏是中国上古时期母系氏族部落的一位杰出女首领 陕西蓝田。 华胥陵(俗称羲母陵)位于陕西省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 陕西蓝田华胥古国 华夏大地上第一个母系氏族部落而得名。 伏羲氏 (风姓) 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又称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中称伏牺。 风姓延续:任、宿、须、句、颛臾。 生于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 伏羲庙(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 葬于河南河南淮阳太昊陵(始建于春秋,增建于唐朝) 1、团结统一了华夏各个部落,定都在陈地。将其统治地域分而治之,任命官员进行社会管理。 2、创造八卦,“龙”图腾 3、创造文字,用于记事。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形式。 4、渔猎,驯化动物。 5、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 6、发明陶埙、琴瑟等乐器,创作乐曲歌谣,将音乐带入人们的生活。 考古时期: 山顶洞人; 裴李岗文化; 仰韶文化(姜寨,半坡) 据《史记》记载:宓妃,她是伏羲氏的女儿,淹死在洛水中,成了洛神 女娲氏 (风) 女希氏,娲皇。 母系社会的晚期。 6、秦安陇城镇有女娲洞 7、邯郸涉县娲皇宫(始建于北齐,1400年历史。全国重点文保) 8、山西长治县娲皇庙 1、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陇西成纪有女娲洞,女娲庙。 2、.陕西平利县女娲山女娲宫 3.河北省涉县 4.山西晋城泽州:有“华夏女娲文化园” 5.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女娲城 造物造人,补天救世; 社稷福神,先灵圣贤 《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水神共工造反,与火神祝融交战。共工被祝融打败了,他气得用头去撞西方的世界支柱不周山,导致天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女娲不忍人类受灾,于是炼出五色石补好天空,折神鳖之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人类始得以安居。 《淮南子·天文训》记为共工与颛顼之战;《淮南子·原道》记为共工与高辛氏之战;《雕玉集·壮力》记为共工与神农氏之战;《路史·太吴纪》记为共工与女娲之战。 伏羲兄妹的母亲生了他们12兄妹,王龙,王蛇,王雷,后羿(后蚁),王素(可能是王燧-燧人),傩兄,傩妹(还有传说是傩兄傩妹是老祖婆的孙子孙女)等。 大庭氏 (风) 伏羲氏16个君主之一; 还有说神农氏8个帝王之一。 关于大庭氏的记载有两种说法。一说大庭氏即炎帝;另一说,大庭氏不同于炎帝。 根据《帝王世纪》的记载,大庭氏在女娲氏之后,在柏皇氏之前。属于伏羲氏系统的君主。 伏羲氏系统太昊到无怀氏有十六个君主,神农氏系统从炎帝到帝榆罔八个君主。 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墝高下。 柏皇氏 (风)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氏族政权系统所历掌政氏族之一。 共历4任帝,执政一百三十九年(西元前7224年——西元前7085年)。 今河南驻马店市遂平县古城; 伏显(女) 可塑(女) 郁莟(女) 佘蓄(女) 佘蓄死后,柏皇氏的执政权被罢免。柏皇氏前后共历四任帝,执政一百三十九年。 中央氏 (风) 栗陆氏 (风) 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二十六任帝。 历任三帝。 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东北) 伏安 起望 河圭 栗陆氏历三任帝,前后共执政一百二十四年。 骊连氏 (风) 远古的帝号。 晋皇甫谧 《帝王世纪·自皇古至五帝》:“ 女娲氏 没,次有 大连氏 、 黄伯氏 、 中央氏 、 栗陆氏 、 骊连氏 ……凡十五世,皆习 包牺氏 之号也。”《北史·隋纪上·高祖文帝》:“ 大庭 、 轩辕 以前, 骊连 、 赫胥 之日,咸以无为无欲,不将不迎,其详不可闻已。” 唐 杨炯 《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 骊连 上古,混沌中央。”《补史记·三皇本纪》:“自 人皇 已后,有 五龙氏 、 燧人氏 …… 骊连氏 ……斯盖 三皇 已来,有天下者之号。” 尊卢氏 (风) 传说中的古代帝王。《庄子·胠箧》:“昔者容成氏 、 大庭氏 、伯皇氏 、中央氏 、栗陆氏 、骊畜氏 、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云:“此十二氏皆古帝王。” 唐杨炯《大唐益州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序:“洎乎尊卢 、 赫胥之代, 骊连 、 栗陆之君。”《云笈七签》卷二:“人皇之后,而有尊卢 。” 祝融氏 (本名重黎,号赤帝) 后尊为火神、水火之神、南海神,古时三皇五帝五帝之一(有争议)。 祝融氏与伏羲氏(日)、女娲氏(月)、共工氏(水)同时,是崇拜自然中日、月、水、火的氏族。比神农氏(牛)、轩辕氏(猿)、三苗氏(蛇)、有熊氏(熊)、有虞氏(驺吾)、有妫氏(龟)等动物图腾的氏族还要早。 葬衡阳市南岳区祝融峰。 祝融八姓: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 另一说祝融为颛顼帝孙重黎,高辛氏火正之官,黄帝赐他姓“祝融氏”。 浑沌氏 亦作“ 浑敦氏 ”。 传说中的上古帝名。《庄子·天地》:“彼假脩 浑沌氏 之术者也;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 宋 罗泌 《路史·初三皇纪》:“乃谓天地之初,有 浑敦氏 者,出为之治。继之以 天皇氏 、 地皇氏 、 人皇氏 。” 宋 罗泌 《中三皇纪·浑沌氏》:“ 浑沌氏 ,是为 浑敦 ,后有 浑氏 、 沌氏 、 屯氏 ,若至於所谓 盘古氏 异矣……虽然, 浑沌氏 之治,於今果何如邪? 老儋子 曰:古者被发而无卷领,以王天下,其德生而不杀,予而不夺。天下之人,非其服而同怀其德。当是之时,阴阳和平,万物无息,蜚鸟之巢,可俯而探也,走兽可系而从也。盖执中涵和,除日无岁,无内而无外者,此 浑沌氏 之治也。” 宋 程大昌 《演繁露·鹘突》:“ 浑沌氏 ,古之贤人也。”[ 昊英氏 (金乌,女,姓风,名金乌,号昊英氏) 。在位起讫:公元前5847——前5803年。 生卒年:公元前5876——前5803年。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五十六任帝。大伏羲氏族风姓昊英氏执政的二任帝。 出生地:昊城(今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西南英豪镇)。 金乌执政时期,社会秩序良好。各部落之间团结互助,在帝金乌的带领下,积极发展生产,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受到了大家的赞扬。金乌晚年时选定本部落优秀青年掮师为帝位继承人,掮师是男青年,品德、智慧和武功,在昊英氏部落都是一流的。她这样做,虽然是为了整个大伏羲氏族利益,但是却给本部落的未来发展埋下了隐患。 金乌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五年(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卒于金乌四十四年(戊寅,前5803),享年七十四岁。 有巢氏 (通姓氏之子、燧人氏之父,又称大巣氏,简称巢皇) 有巢氏是五氏之一,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居住在古黄河下游的河南商丘一带,燧人氏之父。五氏之一、九皇之一。 教人们不再住在地面上,在树上用树枝树叶建造出简陋的蓬盖,作为示范,这就是原始的房屋了,至少可以躲避野兽和洪水。 朱襄氏 (炎帝,又名飞龙氏) 是中国上古时代神农氏的第八世接位人,为伏羲之后裔,三皇之一。 朱襄氏为伏羲时诸侯。 今商丘市柘城县。炎帝安葬在现柘城县东十里的朱襄陵,即为炎帝之墓。 发明了五弦琴和农耕,教人种植谷物;制定了历法,以太阳在中天时为集市;教人辨加水泉的甘苦,尝百草作医书等等。 葛天氏 大约5000年前。 今河南省宁陵县、长葛市一带。 将“葛滕”采集,以凉晒清除外皮制衣。发明音乐、舞蹈。《诗经·采葛》 石固遗址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裴李岗文化和仰韶文化共存的人类聚落遗址,是人称乐神的古葛天氏之墟。(在河南长葛县老石固村。) 阴康氏 阴康氏是—位古帝,在炎帝神农氏之后。又一说,阴康氏是只狐妖。月出皎兮,劳心悄兮;有意变化,君莫笑兮——阴康氏,出现在名著《西游记》中。而九尾狐,最早是出现在《山海经》。 生活在潮湿的自然环境之中,加上劳动繁重,所以不少人得了“关节不利”的毛病。另一说,阴康氏活动活动于夏商时代今陕西漆沮间这一地区为雍州境内的古方国之一——“华原”。 据《夏商国邑考》记载,“华原是夏商时期雍州所辖的众多国邑之一”,“华原”就是我们耀州今天的主要辖地。 阴康氏”治于华原“教民制舞”的记载 《吕氏春秋·古乐篇》有一段记载:“昔阴康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阔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而宣导之。” 后朱襄氏 无怀氏 (女,姓风,名苍芒,号无怀氏) 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七十二任帝。大伏羲氏族无怀氏执政的首任帝。 公元前5278——前5209年 出生:怀城(今河南焦作市武陟县)。 立都:象城(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 其居住地主要集中在今河南焦作市的武陟县和温县一带。 西周时,怀国被周武王所征服,成为臣服于西周的诸侯国。春秋初年,怀国归郑国所有;战国时期归魏国所属。 苍芒初为无怀氏部落的大酋长,因其政绩突出,被伏羲女娲政权的七十一任帝渭茂看中,提拔她为执政大臣,留在帝都辅佐朝政。她在任职期间,处处以身作则,工作上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处理问题公正无私,深受各部落赞扬。帝渭茂年老时,向天神和大伏羲氏族臣民推荐苍芒为帝位继承人。 苍芒死后,遗体葬在了象城西南的伏羲帝陵(今河南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尊号帝苍芒。 也是燧人氏风姓的一个支脉,是大伏羲氏族的一个比较大的部落。无怀氏部落解体,大多数族人以怀为姓,并建有怀国。 蚩尤 (九黎族) 武战神 中华始祖之一,是苗族的祖先。 相传蚩尤面如牛首,背生双翅,是牛图腾和鸟图腾氏族的首领,双角牛头又是传统的龙文化里的龙。 河北省涿鹿县境内现存有轩辕丘、蚩尤坟、黄帝泉(阪泉)、蚩尤三寨、蚩尤泉、八卦村、定车台、蚩尤血染山、土塔、上下七旗、桥山等遗址遗存 天文历法岁时月令的经验知识丰富 制造业先进:弓箭、铜器、陶器 最早使用文字(丁公遗址考古) 礼乐文化:礼器、宫室和埋葬制度 城市文明的先导(城子崖遗址等) 中华三祖之一。 学者依照《逸周书》、《盐铁论》推测蚩尤属于太昊、少昊氏族集团。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可能是八十一个部落之意,一说七十二个),骁勇善战,势力强大。 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以来的古籍对蚩尤传说的记录相当丰富,但常有矛盾之处。根据这些记录,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部落的领袖。 九黎族 凤民,是居住在南方民族的一个总称,多半还属于母系社会,女性占统治地位。 不世出的奇才蚩尤统一南方后,取天盈之数,将其分治为九黎。黎民还处于游猎社会,素来彪悍,又得到了黄泉角人的一些科技,因此突飞猛进,成为雄霸南方的军事蛮族。有些黎民甚至以机关术改造自身,更加适合战争,开始征服南方其他民族,膨胀了统一天下的野心。 不过由于在征服其他种族的时候,多威猛,少仁德,所以九黎在蚩尤死后,其他被征服的种族纷纷离心,统治力日见式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