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投收藏网(http://cang.cngold.org/)02月10日讯,中国玉器收藏市场在2016年完成了一次重要蜕变,“老玉卖不过新玉”的场面终于乾坤逆转。内陆藏家力量的崛起深刻影响了市场走向,新玉市场与老玉市场遭遇冰火两重天。 古玉崛起 买家有备而来 老玉市场的走火,可谓天时、地利、人和。2016年,内陆藏家与拍卖公司一系列节奏近乎密集的高水平古玉专场不期而遇,然后“火星撞地球”。好东西不愁卖是收藏市场的铁律,但2016年的重点不是好东西,而是这些东西考验出了中国玉器藏家的水平。 香港苏富比2016 年12 月1 日举行“五德冰清—沐文堂藏中国玉雕”拍卖专场,成交率高达96%,总成交价达到3400万港元。沐文堂藏玉,成于1970~ 80 年代,藏品包括宋代肖生、人物雕件,以及清代白玉 拍卖显示,所谓古玉鉴定的困难,只是针对门外大众人群的公共意义而言,对于行家里手来说,他们早已在门槛里面。这些年的市场历练,让中国古玉收藏群体茁壮成长。他们的整体数量、鉴赏水平、认识水平与购买能力都有增无减,市场晴雨表就是这么显示的。 摘要中国玉器收藏市场在2016年完成了一次重要蜕变,“老玉卖不过新玉”的场面终于乾坤逆转。内陆藏家力量的崛起深刻影响了市场走向,新玉市场与老玉市场遭遇冰火两重天。 2016年3月17日,“ 东西轩—重要比利时显赫私人珍藏中国玉石雕”拍卖在纽约佳士得举行,其中包括多件稀世高古玉器珍品,同时也有一些明、清玉雕上拍。最终66件拍品(包括20多本图册),成就了约373万美元的总成交额。从成交情况初看,似乎国内追逐明清玉的偏好被带到了纽约,最高价拍品为清代白玉,高古玉似乎没有太过惊人的表现。可是,这个2016年的初始已经让人嗅到了不同以往的味道。 首先,借助于社交媒体,“东西轩”拍卖在私下的传播热度非常之高。“东西轩”拍卖之前,佳士得梳理了在其公司进行过的四大高古玉拍卖,包括1994年12月的赛克勒中国艺术品珍藏专拍、2001年10月的傅珂伉俪珍藏拍卖、2015年3月的安思远私人珍藏拍卖以及本次“东西轩”拍卖。“东西轩”器物的水平在这4场拍卖中并不算突出,但本场拍卖在藏家中的传播则是超越性的。这是时代的机遇—随着信息共享的加强、藏家的进一步凝聚,地球村的生存方式让看似冷僻的古玉拍卖凝聚起前所未有的热力。 “东西轩”拍卖之后,一件有趣的小花絮发生了。某位买家的拍卖图录被网友曝光。这本图录圈圈点点,简明扼要地概括了一件件拍品的特征与缺陷。不少藏友第一时间慨叹,原来藏家是这么买东西的!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坐在台下的古玉藏家早已把每件器物研究了个底儿掉,他们不是靠拍卖行的巧舌如簧来出价,而是根据自己的研究谨慎举牌。此前书画、瓷器等门类做得到的,今天的古玉也做到了。 笔者认识的一位行家,不仅参与了“东西轩”拍卖,甚至在拍卖后直言捡了漏儿。因为古玉的价值判定,包括真伪、品相、等级、断代等诸多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学术空间,具有价值重估的可能。行家捡漏,就是因为拍卖行对于古玉的研究、断代还不够精确,而众多买家各有侧重,认识也有差异,对某些容易忽略的器物也会出现视觉盲点。 2016年4月5日,“东西轩”拍卖的热度还没退去,香港邦瀚斯另一场古玉专拍“温玉物华—思源堂藏中国玉器”接踵而至。这一专场被称为“近10年整体水平最高的古玉拍卖”。专场共上拍73件古玉,总成交1.78亿港元,5件超过千万港元,27件超过百万港元,数件以超估价几十倍的价格成交。 人们惊讶地看到,一件高10.4厘米的东汉玉雕说唱舞人以3148万港元成交,两件分别估价仅为二三十万港元的8.7厘米、5.5厘米的汉或汉以后青玉雕辟邪,分别拍出2196万港元和2476万港元。于是,有人又称此场拍卖为“史上最牛古玉拍卖”。 东汉 玉雕说唱舞人 高10.4cm 成交价31,480,000 港元 香港邦瀚斯:温玉物华—思源堂藏中国玉器 这批上拍古玉不仅靠超高成交价吸引到眼球,诸多上拍器物的器形也较为特殊,一些器物也并不为内陆藏家所熟悉,因此给内陆藏家深入研究古玉提供了新鲜素材。我们回头再看,无论是“东西轩”,还是思源堂,关于古玉的竞拍,藏家都是有备而来、绝不盲目,而且看准某件器物之后果断出手。一些器物的高价就是藏家扎堆出手的结果。 2016年6月1日,香港万昌斯主打玉器拍卖,共400件玉器上拍,其中高古玉为其重点,在“瑾瑜兰桂—高古玉器专场”中总共推出200件高古玉。最终,该专场为万昌斯带来约1037万港元成交额。 不知道是受到行情的激励,还是机缘巧合,国内某家拍卖行推出了85件高古玉的拍卖。这些古玉被含混地定为明代以前。这样做当然另有原因,但至少能够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拍卖行已经知道为这些古玉举牌的人是谁,你不用多说一个字,藏家对于这些古玉的价值如何一目了然。结果,这些高古玉成交热烈,不少拍品都以远超估价的价格成交。一件直径12.5厘米的玉璇玑,估价在45万~50万元,最终成交价为400万元。 重要藏家旧藏专场火爆 2016年12月1日,香港苏富比“五德冰清—沐文堂藏中国玉雕”专拍再次呈现了249件古玉。这些玉器年代以宋代至清代为主,个别器物断代至晋、唐。沐文堂主人为香港著名藏家关善明。 资料显示,关善明的收藏理念比较独特,善于开拓一时不被人重视的收藏领域,到一定时候才公开,然后办展览、出书,产生影响。比如,当人们对晚清瓷器还不重视的时候,他精心收藏了几百件晚清官窑瓷,形成系列,一时引起很大轰动。后来,他又先于别人收藏古玉器、金银器、玻璃器,进而转向了更不被人重视的古竹编器。本场拍卖的玉器源自其20世纪70~80年代的收藏。 宋 褐斑黄玉雕卧犬把件 长7.6cm 成交价937,500 港元 香港苏富比:五德冰清—沐文堂藏中国玉雕 2016.12.1 结果,“ 五德冰清—沐文堂藏中国玉雕”专拍受到藏家激烈竞投,成交率高达96%,总成交价达到3400万港元,这一数字为拍前高估价的两倍,其中逾76% 的拍品以超越高估价成交,且普遍溢价幅度远超估价,几倍、几十倍的溢价成交比比皆是,足见藏家对于古玉的收藏态度及价格认知。仅仅两周之后,2016年12月15日, 巴黎苏富比举行了“中国古代玉及石器—包括罗樾珍藏拍卖”。拍品包括罗樾旧藏在内的79件(套)古玉拍品。这些拍品以高古玉构成,主要覆盖文化期玉器及商周用玉,个别拍品最低下限定在宋代。多件拍品堪称难得一见,极为珍罕。 商 玉戈 长34cm 成交价87,500 欧元 巴黎苏富比:中国古代玉及石器—包括罗樾珍藏 2016.12.15 1940~1949年, 罗樾居留北京, 其中1940年担任中德研究所所长,1947年在清华大学担任副教授。在居留北京期间,罗樾倾心中国艺术考古,收藏一系列古玉珍品。这些珍品多来自北京古玩店、古董商及收藏家。资料显示,罗樾收藏玉器不少流入著名藏家及古董商手中,如卢芹斋继任人弗兰克·卡罗。本次上拍的罗樾旧藏玉器,曾在1993年纽约上拍。 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 玉马蹄形器 高13cm 成交价367,500 欧元 巴黎苏富比:中国古代玉及石器—包括罗樾珍藏 2016.12.15 最终,本专场总成交约620万欧元。一件估价10~15万欧元的宋或更早期黄玉神兽以约421万欧元成交,成为本场最高价;一件估价5~7万欧元的红山文化玉马蹄形器拍出36.75万欧元;一件估价6~8万欧元的宋或更早期黄青玉熊拍出24.75万欧元。超越最高估价的情况同样普遍。就大多数拍品而言,成交可视为正常成交价格,买家出价较为理性。到此,2016年的最后一场古玉拍卖为年度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宋或更早期 黄玉神兽 高5cm 成交价4,207,500 欧元 巴黎苏富比:中国古代玉及石器—包括罗樾珍藏 2016.12.15 宋或更早期 黄青玉熊 高5.1cm 成交价247,500 欧元 巴黎苏富比:中国古代玉及石器—包括罗樾珍藏 2016.12.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