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迹官场,光有本事不行,还得有过硬的靠山和指路的高人,这一条官场铁律连千古完人曾国藩也不能避开。曾氏之所以能在道咸同三朝官运亨通,除了自身过硬的能力外,也少不了老师穆彰阿在他刚进去官场时所做的提携与支持。 穆彰阿是道光年间的权臣,官至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执掌翰林院,可谓权势遮天。穆彰阿曾经主持了3次乡试、5次会试,经过多年经营,形成“门生故吏遍于中外,知名人士多被援引,一时号为穆党”的局面。曾国藩便是在此期间,成为穆彰阿的门生。穆彰阿堪称其仕途导师,彼此结下深厚的师生情缘。 关于穆彰阿和曾国藩的师生关系,有这么一则故事:道光皇帝召见穆彰阿,穆彰阿乘机保荐曾国藩,说曾“遇事留心”,可以重用。不久,道光皇帝下旨要召见曾国藩。曾国藩在道光召见的前一天晚上就住到了穆彰阿家里,向老师讨教经验。第二天一早,曾国藩来到道光要召见自己的宫殿,整整等了两个时辰也没等到皇帝。直到中午,当值太监才来告诉他,皇上今天不来了,让曾国藩明日再来听召。 曾国藩满头雾水地回到穆彰阿家里,向老师请教其中的原委。穆彰阿仔细询问了事情经过,问曾国藩有没有留意殿里悬挂的字画,曾国藩摇摇头说没有注意。穆彰阿连连顿足,说到“机缘可惜”,并马上拿出400两银子,派人进宫送给那位值班的太监,请求太监把殿内所挂字幅统统抄下送来。 当晚,太监抄录的东西就送到了穆府。穆彰阿郑重其事地对曾国藩说:“那座宫殿里悬挂的字幅是大清历代皇帝圣训,我估计明天皇帝召见,必然会问到里面的内容。你今晚务必连夜熟读,牢记在心,一个字都不能忘,将来能否青云直上,就在此一举了。” 翌日,道光皇帝在另外一座宫殿召见了曾国藩。果然如穆彰阿所料,道光殿问及了昨天那座殿里悬挂字幅里的历朝圣训,曾国藩早有准备,自然对答如流。道光十分惊喜,深感穆彰阿称曾国藩“遇事留心”所言不虚,从此对曾国藩青睐有加。于是,曾国藩开始平步青云,三十七岁便已成为二品大员。 穆彰阿浸淫官场多年,深刻把握了上级领导的做事风格和喜好,妙语一点,便为自己的学生铺平了晋升的道路。虽然穆彰阿在历史上名声不佳,但为大清发掘了曾国藩这一中兴名臣,也算是慧眼识人了。 如果您喜欢,欢迎点击栏目右上角的“订阅”或“关注”(声明: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