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小就听说过金字塔、木乃伊、象形文字,甚至埃及艳后,但你对古埃及到底了解多少呢? 从今天起,笔者突发奇想,新开一个栏目,取名为“每周解码一点古埃及”,争取每周写一篇小文,和大家分享这个神秘古文明的点点滴滴,主题不固定,打算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就是这么随性……当然,如果读者朋友们有什么感兴趣的话题,不妨留言告知,笔者一定尽力满足大家的好奇心。 言归正传,今天开篇,想聊一聊古埃及文明的生命线,一条向北流的大河:尼罗河。 水源 水是生命之源,河流是孕育文明的摇篮,四大文明古国莫不如此。对古埃及人来说,尼罗河的地位更加不可替代,看一眼地图就明白了: 埃及境内绝大部分国土都是像精绝古城那样的沙漠,常年干旱少雨。尼罗河两岸河谷地带,以及地中海出海口附近的三角洲,则构成了一条绿色生命带。这条面积仅占埃及面积三十分之一的生命带,却养活了埃及90%的人口(其余人大都散布在绿洲里),尼罗河对埃及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假设尼罗河干涸三天,估计绝大多数埃及人都得渴死。 粮食 尼罗河不仅为埃及人提供了水源,还是物产丰富的天然大粮仓,古埃及遗址和陵墓壁画上多有描绘尼罗河丰饶的场景: 此外,由于定期泛滥,尼罗河还为古埃及人从狩猎采集走向农耕文明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埃及境内尼罗河的主要源头埃塞俄比亚高原,一到夏季就下暴雨,每次泛滥都会在下游河谷和三角洲留下厚厚一层肥沃的土地,种子撒在上面,不用施肥,就能长出丰硕的农作物,真真的风水宝地! 交通 尼罗河在埃及境内约1500公里,自南向北流,从上埃及(南方)到下埃及(北方)只需坐船顺流而下,十分方便。那么可能有人要说了,从北到南逆流坐船岂不是很费力?天佑埃及!尼罗河上的风是往南吹的,只要扬起船帆,从北到南也很省力。 如此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极大地方便了中央政权对埃及全境的控制,因此早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就成为大一统的国家,其疆域极为稳定,甚至维持至今基本不变,堪称人类文明奇迹。 对于尼罗河的馈赠,古埃及人也是感恩至深的,尼罗河里的植物莲花和纸莎草分别成为上埃及和下埃及的象征: 埃及国家博物馆庭院内水池里正是这两种植物,象征着上下埃及的统一 尼罗河里的动物鳄鱼和朱鹭都被奉为神,名为“索贝克神”和“托特神”,分别象征权势和智慧: 甚至尼罗河被整体神化为人形象的神,叫做“哈比神”,其下垂的胸部和隆起的腹部并不是表现神的身材不好,而是象征着尼罗河的丰饶,有的吃才会发福嘛: 说了这么多,笔者忍不住也要搬出2000多年前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那句经典名言:“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他说的可真没错。(第一期完) 后记:古代尼罗河的泛滥虽然在时间上是有规律的,但水势每年不同,水量太大会引发洪灾,水量太小可能造成歉收,因而早在法老时代,埃及人就开始想方设法治水,留下了诸多水利工程遗址。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在苏联人帮助下修建了长3000多米的阿斯旺高坝,彻底控制了尼罗河水,造福了埃及老百姓,但也造成一些生态问题,并淹掉了许多重要古迹,包括著名的阿布辛贝神庙和菲莱神庙旧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金字塔的国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