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巨硬黑科技 Surface Book 首测 : 成也双 GPU 败也双 GPU

 漫步之心情 2017-02-11


近日新出炉的 Surface Pro 4 让人直夸微软良心,但更令人期待的无疑是微软于 Win10 硬件发布会上公开的「终极笔记本」 Surface Book。之前一直有传言新品会是放大版的 Surface 系列,但 Surface Book 以如此牛逼哄哄的气势登场显然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微软试图打破传统 Windows 超极本的模板,分离了显示屏与底座键盘,后者内置独显 GPU 帮助提高整机性能。微软将 CPU 及功能模块集成进了显示屏即平板部分,从而提高了底座键盘的电池续航,再考虑到散热问题,将独显 GPU 和电池一起放进底座也是普通超极本基本不会干的事情。

先来看看 Surface Book 三个版本的基本配置:

读者最先关注的一定是 GPU,因为微软并没有在发布会上阐明 Surface Book 所用 GPU 具体型号,只标明了「NVIDIA 8G」是一块基于传统 Maxwell 架构的 GPU。

从上述 GPUz 检测信息可以看出,该独立显卡很有可能是 GM108 核心,具体型号接近 GeForce GT 940M。384 个 CUDA 核心,但是定制部分在内存。GT 940 通常配备 2GB DDR3 的内存,然而微软却上了 1GB 的 GDDR5,显然为了提高 GPU 性能牺牲了内存容量。不过,微软千辛万苦在底座上补了个独立显存,最后却只装个 1GB 的 GDDR5,也算得上「奇葩」了。亏得 GM108 核心是 64 位的显存,虽然 1GB 不大但是 GDDR5 依然能明显提升电脑性能,就是略微吃紧。

接着看图,这块独显是通过 Surface Connect 接口的 PCIe 总线连接的 Surface Book 显示屏和底座键盘。

微软提供 Optimus 功能,默认系统自动选择 GPU。但由于没有安装 GeForce Experience,如果想要手动选取显卡,则需要去到控制面板更改设置。虽然微软想将这部分选取处理交留给系统自动选择,但是目前体验来说并不很「自动」。只要平板部分安装在底座上,无论处理什么内容,系统会一直运行底座的独立显卡。

挖完 Surface Book 的显卡信息后,我们可以看看 Surface Book 真正的创新究竟在哪。Surface Book 首要功能是笔记本电脑,其次才是可分离触摸平板,且平板部分配有触控笔。很显然,这并不是 Surface Book 首创,但是微软使它做到了令人眼前一亮。

首先,Surface Book 显示屏长宽比为 3:2,与其他 Surface Pro 系列一致。这使得 Surface Book 的屏高明显大于其他笔记本,好吧,硬要较真的话,排除 Chromebook Pixel 的显示屏,它俩长宽比一样都是 3:2。之所以 3:2 的屏幕会让人感觉过长是因为 Windows 笔记本显示屏一般标配 16:9 的长宽比,再往前标配的是 16:10。其实显示屏拉到 3:2 的尺寸能显示更多的屏幕内容,工作起来效率会更高。

再者,作为显示屏的平板本身非常赞。微软在把所有接口都嫁接到了底座键盘上后,将一身轻的平板做到了比 Surface Pro 4 还轻薄。Surface Pro 4 厚度是 8.4 毫米,Surface Book 平板部分比它还薄 0.7 毫米。虽然 Surface Book 配备的是一块 13.5 寸的显示屏,但它比 Surface Pro 4 的 12 寸屏还轻,仅重 726g。由于 Surface Book 大部分时间作为笔记本存在,仅在需要时才分离显示屏作为平板使用,所以平板部分仅内置 18 瓦时电池容量,毕竟电池续航不是必需要求。

再看底座部分,像一大块幕布。微软将所有主要零件如主板、SSD 等均塞进了显示屏,不仅使得底座比普通超极本多出了空间加入额外独显,而且还多出了更大的电池空间。底座部分内置有 52 瓦时的电池容量,仅这部分电量就基本等同于同类型超极本的整块电池容量了。加上之前提到平板内置的 18 瓦时,Surface Book 电池容量达到了 70 瓦时。

能确定的是,Surface Book 各方面结合足够完美。Skylake 15W 处理器能满足任何日常工作,独显加核显双 GPU 性能远超同类超极本。下面是 Dota 的各项指数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独显相比核显性能提升明显,并且将 GPU 远离处理器也有利于机器散热。虽然无法从 NVIDIA 获取具体的 TDP 数值,但是从图中看出 GPU 能耗低于 30W。普通超极本一般做不到如此低的 TDP。

处理器上,Core i5 和 i7 的性能差别与其他笔记本一致。将一个完整的 15W Core 处理器整合进厚度仅 7.7 毫米的显示屏里,这工艺已经足够令人惊叹了。至少,还没听说有人 DIY 尝试过。下面是 CPU 的检测指标图。

Surface Book 身上标志性设计之一便是连接底座和显示屏的「铰链」。或许这会是 Surface Book 一处既惹人喜爱又遭人诟病的设计。「铰链」部分展开时会延长底座键盘部分,关键是如何保持平衡。微软一直在避免之前所有二合一笔记本都存在的一处缺陷,屏幕总是向后倾。通过延长底座,可以解决由于底座过轻而无法平衡屏幕的问题。据悉此处设计可以让底座重量与屏幕重量维持在 0.8:1 的比例。「铰链」设计另一个好处便是由于屏幕与底座无法完全严丝合缝闭合,所以键盘永远不会贴上屏幕。大多数超级本会让键盘区域尽量下沉实现笔记本的「薄」,从而牺牲了键程,无法提供舒适的打字体验。Surface Book 的「锁链」为其提供了 1.6 毫米的键程,即使底座部分够薄,但依然保证了键盘的打字手感。此外,有了这个「锁链」的连接部分,Surface Book 从外表看上去更像一本书了,很有设计感。

总的来说,Surface Book 是微软一款教科书般的超极本。虽然还需要各种实测以观后效,但初始登场已经足够惊艳。期待 Surface Book 最终发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