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米兰世博会场馆照集锦

 rong_nirvana 2017-02-11

  意大利米兰市拥有占地200万平方米、室内展出面积47万平方米的新展览中心,并为本届世博会规划了占地200公顷的世博城,建成后将包括12万平方米的国家展馆面积、可容纳12000名观众的剧院、6000个座位的会堂、主题展馆和公园,及配套的交通、酒店、商业设施。本届世博会主题是:“给养地球:生命的能源”。

| 中国馆 |

中国国家馆将以“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为主题,以4590平方米的第二大外国自建馆精彩亮相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建筑外观如希望田野上的“麦浪”,设计靓丽清新,大气稳重;中国馆吉祥物“和和”、“梦梦”紧扣主题,可爱友善。


| 意大利馆 |

2015年世界博览会将会在意大利的米兰举行,作为主办国的意大利当然要在场馆设计上花多点心思,不能失礼于人啦,所以就得出了上面这个懂得洁净空气的场馆设计。它名为Palazzo Italia,是由Nemesi & Partners设计事务所设计出来的,理念就是城市中的森林。


| “亚洲之选”巨梦馆 |

“亚洲之选”巨梦馆以“水”做为场馆的灵魂元素,是2015米兰世博会唯一的跨国际、跨文化展馆,位于世博园NE8区域,由意大利国家馆的主设计师设计,以艺术的手法唤起人类对未来美好生活方式的向往,场馆展陈内容将包罗亚洲人民的生活万象,通过丰富多元的亚洲文化,结合场馆内外高科技互动设备的引入,包含了数字内容、创意经济、艺术娱乐、文化演艺等多个板块内容,为亚洲优秀中小企业携手走上世界舞台,搭建起一个顶级的国际舞台。


| 更多国家馆介绍 |

德国馆,根据2015世博会的整体主题要求,将其展馆主题定为”思想领域“,反应了德国人严谨的精神,德国人作出了其承诺,整体设计构筑了一个美好的德国乡村景观,并提供了宜人的环境。

英国馆,以“搏动的蜂窝”为主题。这个虚拟的蜂窝将强调蜜蜂的困境,提供一个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给游客留下一个“持久的英国景观风情”。设计师的理念是,使用前沿的研究和技术展示蜜蜂的困境,包括食物安全和生物多样性等挑战。

游客在一个果园中漫步,然后发现一片野花草地,继而进入由嗡嗡声和发光信号模拟的蜂窝内部。设计师期望通过使用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来探索蜜蜂居住的场所,从而为游客带来持久的英国景观风情,一次美丽而深刻的体验。项目还通过英国最好的食物、音乐、时尚来吸引激发游客以不同的方进形思考和行动,尤其是对生态的依存关系和技术扮演的角色有更深入的理解。

奥地利馆,以“呼吸地”为主题。奥地利馆的设计侧重于社会变革的环境保护,该项目倡导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健康生活,取名为“呼吸”,希望通过植物产生足够多的氧气,从而促进城市的生态环境。

法国馆,以“生产和培育的另一种方式”为主题。法国馆占地3600平方,采用轻质的木结构打造一个可以重复使用的凉亭,以减少能源消耗,倡导能源的可再生利用,考虑到2050年地球将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密度,该项目探索自给自足的解决方案,创造不一样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阿联酋馆,以“沙漠城市”为主题。石油王国阿联酋馆由着名的诺曼·福斯特事务所设计,西长的展馆被认为是当代沙漠城市最好的解读,涉及到雨水的收集,光伏电池的运用等,针对LEED白金认证进行绿色环保设计。

诺曼·福斯特说:“我们的挑战是设计了两个气候 - 创造在米兰的游客自然凉爽,舒适的空间,同时考虑在阿联酋,那里是一个需要从强烈的阳光提供遮荫凉亭的建设。”


伊朗馆,以“伊朗中部高原生活过程的叙述”为主题。伊朗馆的设计突出了伊朗建筑与城市规划的两个重要元素,花园和“坎儿井”,即利用重力,从海拔较高的水转移到城市的地下水通道。犹如雕塑般的斜坡建筑外观是伊朗馆的重要特征。

墨西哥馆:“墨西哥,新世界的种子:食物,多样性和继承物”是撑起了2015米兰世博墨西哥馆的主题,其灵感来源于墨西哥传统美食的标志-玉米,又或是“totomoxtle”-玉米棒的外皮。这座1900平方米的展馆将全部由自然的、半透明的纤维材料覆盖,可略微看见展馆的内饰,里面有螺旋式的斜坡将各式不同的楼层连接起来,并容纳了展览空间、餐馆和一个植物园。

墨西哥将通过2015米兰世博来展示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植物的多样性,并重点演示其对解决饥饿、营养不良和可持续食物制造业中的种种问题,以相应本次世博的中心主题:“滋养地球,生命的能源。”

泰国馆:该馆的建造非常带有文化气息,一道砖砌墙很好地模仿了泰国寺庙的传统墙壁构造。每块砖都有三个不同的倾斜角度,表面镀有一层闪闪的镀面。稻田、游人和天空在这面墙上都能反射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将泰国的农业、自然和人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泰国馆的入口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木质结构,模仿泰国农民和小摊贩戴的一种叫做ngob的传统帽子,很具有泰国文化气息。泰国馆最突出的元素ngob的设计成为该国家农产品展示的一个象征。

越南馆:设计广泛采用快速增长和低碳的竹子作为材料。也是可以拆卸,可重复使用的构件。该馆的竹结构和树下为游客提供阴凉,而渗透到建筑物的地板的“荷花池”将提供馆内凉爽的气候。屏风将在天凉时提供基本的保护,然而在暖和的天气里屏幕可以被撤离,微风将使整个展馆冷却。

  来源:文化上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