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位大臣把怀孕的老婆送给王,想将来当太上皇,结果全家被杀光

 快乐老年435 2017-02-11

在战国末期,秦国逐渐强大,诸侯国的贵族到处网罗人才,纷纷扩大自己的势力,养“士”之风盛行。其中又以信陵君魏无忌、平原君赵胜、春申君黄歇和孟尝君田文最为礼贤下士,广招宾客而名满一时,史称“战国四君子”。

这“四君子”之所以被称为“君子”,除了他们为了国家礼贤下士外,还在于他们有周公之风,只辅政,不干政。只帮忙,不越位。也就是说,虽然他们能量很大,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要取代诸侯王,自立为王。也因此,他们赢得了“君子”之美名。

(春申君)

不过呢,这其实只是表面现象。春申君黄歇,就因为心里起了贪欲,让他自己断送了性命。

和其它三君子不同,春申君与楚王并没有亲戚关系,他原先只是楚考烈王的一个侍从。那时候,楚考烈王还在秦国当质子(诸侯王把儿子送到别的国家做人质,就叫质子),当时,楚国的顷襄王病重,楚考烈王要回去继承王位,但是秦昭襄王不同意,于是黄歇就用偷梁换柱之计,秘密把楚考烈王送回家继承王位。因此,楚考烈王很感激信任黄歇,送他12个县,封他为春申君,还让他当令尹(宰相)。

公元前256年,楚考烈王派春申君攻打鲁国,次年鲁国灭亡;公元前257年,赵国被围,春申君又和魏国信陵君联合赵国一起击溃了秦国,解了邯郸之围,至此,春申君的名望在诸候中大增,同时,在他的辅政之下,楚国的经济重新繁荣起来。

春申君一边攘外,一边礼贤下士、广招宾客。当时他的门客在“四君子”之中人数最多,待遇也最好,好到什么程度呢?据说有一次,平原君派门客拜访春申君,为了显示自己富有,就在帽子上插了玳瑁簪子,还故意在宝剑上装饰了大颗的珍珠。但是他们到楚国,见到春申君后,一下就傻眼了。因为看春申君的门客,连鞋子上都镶满了珍珠,顿时平原君的门客就觉得自己寒碜起来。

这一场比拼并不是炫富,而是体现当时各国贵族们的一种价值观,就是尊重人才。自然了,谁对人才最好,人才都会去谁那儿。

楚国虽然渐渐强大,但有件事大家都很担心,就是楚考烈王无子。没有儿子就意味着王位后继无人。当然了,那时候春申君对楚考烈王还是很忠心的,楚考烈王无子,他就寻了很多看起来很能生儿子的美女献给楚怀烈王。但是,不知道是楚考烈王房事过多,还是春申君眼光有误,总之,怎么折腾,楚考烈王依然无子。

(李环)

这时候,春申君的一个门客李园就动心思了。他有个妹妹叫李环,生得娇艳美貌,又识诗书,懂音律。他很想把妹妹送给楚考烈王碰碰运气,若能生个儿子,自己这一辈子就大发了。不过,他也知道,不能生儿子的病因很可能在楚考烈王,如果他妹妹送进宫,也不生,那可就白损失了。为了打有把握的仗,于是把妹妹献给了春申君。

春申君能干,不久李环就怀孕了。怀孕以后,李园就教他妹妹对春申君说:“楚怀烈王没有子嗣,以后必定是他的兄弟继位,现在他视你为兄弟,等他的兄弟继位,就会把你当异己铲除。我被你宠幸的时间不长,别人也不知道我怀有身孕,不如你把我献给楚怀烈王,我必全心让楚怀烈王宠幸我,我若生个儿子他定会立为太子,到时候你的儿子做了太子,楚国就是你的了!”

春申君当然不知道这是李园的计策,想到自己的骨肉将来能当楚王,心思不免也活动起来,于是便把李环献给了楚考烈王。花容月貌的李环得到了楚考烈王的宠爱,并且不负重望,生了儿子,这让楚考烈王大为高兴,封李环做王后,并迅速将这个唯一的“儿子”立为太子。当然了,对国舅爷李园自然不能亏待,见他颇有些见识,深为器重,便让他参与朝政。

《史记》记载这时候,李园怕春申君说漏嘴,暗地里培养刺客,想杀春申君灭口。但我感觉当时李园想杀春申君,其实并不是怕春申君说漏嘴,试想春申君怎么会把这件事说出去,说出去他不就没命了吗?其实根本还是一个利益的驱使。因为将来的太子即位后,那操纵太子的两个人就是春申君和他李园。只有把春申君干掉,他李园才能独掌朝廷。

(楚考烈王和李环)

却是春申君还蒙在鼓里。因为当时楚考烈王生病多时,春申君本来想,只要楚考烈王去世,他儿子继承王位,他也就熬出头了。却没想到李园居然想杀他。后来他门客中,有个叫朱英的人告诉他,李园想杀他,他还不信。朱英说,李园这个人心机太深,现在正是混乱之时,他等楚考烈王一死,一定会趁乱杀你灭口。不如先下手为强,你给我个官,放我进宫。我跟李园关系好,他不会疑心我,我瞅准时机帮你除掉他。

春申君虽然瞧不上李园小人多作怪,但也没把李园放在眼里。于是没有听从朱英的建议。朱英讨了个没趣,又担心自己被祸患殃及,就赶紧卷了包袱逃了。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驾崩。李园埋伏了大批刺客在王宫的棘门,当春申君刚入宫门,就被这些刺客斩下头扔到棘门外。后来李园痛下杀手,将春申君一家老小全杀个精光,他自己彻底控制朝政。也因为他的祸乱误国,楚国好不容易出现的复兴局面,也因此毁于一旦。

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叹道:我到了楚国,观赏了春申君的旧城,真是非常的雄伟高大!想当年,春申君劝说秦昭王和冒着生命危险送楚太子回国,多么高明的举动啊!可惜后来竟然被李园控制了,可见是老糊涂了。不过在我看来,春申君也不是老糊涂,而是贪欲送了他的命。如果他当时不是贪图让自己的儿子做楚王,后来也不会有李园乱政,并且被李园杀掉一家老小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