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成动物界热门定居地,一大批珍稀动物来“安家落户”!

 颐源书屋 2017-02-11

在刚刚结束的春节假期中,云南当之无愧地成为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而与人类一样,动物们同样对环境优越的云南有着独特的偏爱。


这不,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彩鹮鸟为代表的一大批珍稀动物也纷纷来到云南“安家

曾被认为在中国绝迹的彩鹮鸟重现滇池



彩鹮只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可由于曾连续多年未在我国观测到,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一度宣布彩鹮在我国绝迹,它在中国的数量比它的近亲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还少。据介绍,彩鹮种群主要分布于欧洲南部、非洲、美洲中部。沼泽等栖息地的减少和环境污染是彩鹮一度在我国绝迹的主要原因。



而最近,这些美丽的精灵却出现在了昆明滇池晋宁湿地。



“彩鹮鸟曾被认为在中国绝迹了,但是近几年在云南的东川、蒙自,还有这次在滇池边都拍摄到它们的身影,说明环境的确有所改善。”李继明是此次在滇池晋宁湿地拍摄到彩鹮鸟照片的摄影师,作为云南野鸟会的会员,他已经在滇池拍摄野生鸟类近7年时间,也见证了滇池生态的逐渐好转。“现在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越冬迁徙到此,这样的情形在水体严重污染的时候是不可能出现的。”


宾川发现“鸟中大熊猫”黑鹳


黑鹳是一种大型迁徙涉禽,是世界濒危鸟类之一,曾经分布较广、较为常见,但近年来随着森林砍伐、沼泽湿地被开垦、环境污染以及非法狩猎,黑鹳种群数量在全球范围内都明显减少,繁殖分布急剧缩小,甚至在许多国家已绝迹。目前,全世界仅存2000只左右,我国为1000只左右,已被列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珍稀程度不亚于大熊猫,有“鸟中大熊猫”之称。



2017年1月6日至8日,云南省湿地管理办公室对大理宾川上沧海湿地进行了云南省第三批重要湿地认证前的水鸟调查,首次发现湖边水草地上有4只世界濒危鸟类黑鹳。


珍稀动物云猫30余年后重现云南


云猫又叫石猫、石斑猫、草豹、小云豹、小云猫、豹皮。从外型上来看,有一些和云豹与雪豹相同的特征,像是这两个物种的中间型。最显著特征是大理石斑纹的皮毛,云猫的体型决定了它身上的斑块不像云豹那样大。


云猫行踪隐秘、数量稀少,科学界至今未对其进行专门研究。云猫已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濒危程度为极危。



2014年10月7日、11月11日,架设在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腾冲管理分局大塘管理站的一台红外相机两次拍到照片中的猫科动物,经多位专家鉴定为云猫。据悉,这是云猫在云南省的首批野外影像资料,也是继1984年12月至今的30余年后,云猫重现云南。



2015年12月和2017年初,云猫再次进入了拍摄画面。也许是已经习惯于当“模特”,最新上镜的这只小家伙在镜头前不断卖萌,甚至在撅起了屁股。


珍稀濒危鸟类钳嘴鹳首次“光临”峨山


钳嘴鹳,又名亚洲嘴鹳、亚洲开嘴鹳。是一种生活在东南亚热带地区的鸟类,在沼泽地和沿海滩涂觅食软体动物。2006年10月3日在中国云南大理洱源西湖纪录,为中国首次纪录,属濒危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2016年4月,100多只钳嘴鹳来到了玉溪市峨山县古城山附近的茨菰田中觅食。这是峨山县首次发现该珍稀濒危鸟类。


在当地消失近百年的褐渔鸮重现蒙自


褐渔鸮属于大型鸟类,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我国极为罕见,目前仅在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有少量发现。


1920年,一名英国人曾在蒙自坝区捕获一只雌性褐渔鸮,此后再无褐渔鸮的官方记录。




2016年2月,当地百姓在蒙自市草坝镇一个农资仓库发现一只未曾见过的大鸟。这只鸟羽毛蓬松凌乱,两只金黄色的眼睛又大又亮,定定地看着人。经鸟类研究人员鉴定,这是一只成年褐渔鸮。



为了跟踪研究褐渔鸮,科研人员给它装上卫星定位器后放归野外。


珍稀白鹤首次现身云南


1989年,白鹤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1996年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1997年列为《华盛顿公约》CITES濒危等级,2009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国际鸟类红皮书,属极危物种。



2013年初,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在大桥片区巡护监测中,发现一种与众不同的新鹤。从外观上看,它几乎一身全白,在黑颈鹤中出现就像“鹤立鸡群”,很容易就被认出来。这只白鹤的出现,不但为云南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新纪录,也是云南省鸟类新纪录。


鹤庆发现国内罕见珍稀物种“紫水鸡”


紫水鸡除了尾下覆羽为白色,通体几乎均为蓝色和紫色,有人誉之为'世界最美丽的水鸟'。紫水鸡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鸟类红色名录,科学界一度以为在我国已经灭绝,但近年来在云南、湖北、海南等地发现了紫水鸡踪迹。




2010年12月,科研人员近日在云南省鹤庆县草海湿地观察到200多只国内罕见的珍稀物种紫水鸡,并估算草海湿地范围内的紫水鸡种群数量在500只以上,据查证这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的紫水鸡种群。


云豹:消失多年后现身云南


云豹体侧有云形暗灰色斑纹,宛如云朵,所以被称为“云豹”。有资料显示,分布于台湾境内的云豹早在1972年就灭绝了。云南境内也有许多年未见云豹的踪影。



2008年,在云南驮娘江自然保护区内的一次科学考察发现,在该保护区内有21种列入国内外珍稀频危兽类,这其中就有云豹。


4种珍稀野生动物同时现身轿子山保护区

2016年12月,科研人员从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取回红外触发相机查看影像资料时,又发现了林麝、雉鸡、黄喉貂、豪猪等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活体。



2008年以前,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很难发现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林麝。近年来,其种群逐步开始恢复,个体数量已经有所增长。此外,雉鸡、黄喉貂、豪猪种群在壮大,个体明显增多。这些新发现,对研究轿子山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表明了保护区多年来在开展保护宣传、减少保护区内人为干扰、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一批珍稀濒危物种在云南被发现

2016年4月,在对西双版纳勐腊县东北部开展的一项野生动物资源联合调查中,研究人员最新发现小鼷鹿、大灵猫、亚洲金猫、豺等一批珍稀濒危物种,并获得大量珍贵科研数据及影像资料。


  本次调查记录的大灵猫活体影像

  本次调查记录的小鼷鹿影像


中国猫科动物保护联盟科学总监、北京师范大学冯利民博士也是项目成员之一,据他介绍,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境内的大灵猫分布急剧减少,绝大部分地区的种群已经消失。甚至在过去数十年间,野外未发现大灵猫在中国境内存活的直接证据。直至近两年,仅在西藏墨脱地区陆续发现少量大灵猫存活的证据。


  本次调查记录的豺活体影像


  本次调查记录的亚洲黑熊影像


此次被发现的小鼷鹿是中国境内最小的鹿科动物,它保留着很多鹿类原始特征。此前的研究和调查认为,在中国境内,小鼷鹿仅出现在勐腊县中部的以南区域,栖息于勐腊县的南腊河沿岸低海拔区域的狭小范围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