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豪华低价团”你会参加吗?

 云游看天下 2017-02-11
吃耍儿2016-12-07阅读原文

旅游,已经不再是少部分人的一种活动了,随着大家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生活的一种必需品,当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每个行业都有一些潜规则与行业乱象存在,这是在市场经济作主导的社会环境中不可避免的。而旅游业作为一种服务行业,产品的优劣是很难界定的,因而这样的行业乱象就更加明显。

随着层出不穷的各种报道与揭露,旅游行业中存在的一些欺骗消费,强制消费,隐形消费等,都不断的曝光在大众的视野当中,大家都在声讨,谩骂,或者是攻击,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法律予以规范。但实际情况呢?低价甚至负价旅游产品依旧存在,购物商店与自费产品花样翻新,改头换面,重新来过,本质根本没变。何故?难道消费者就真的只能被蒙蔽,继续胆战心惊的购买旅游产品?

点击播放GIF/1K

在旅游市场中,有许多“豪华低价旅游团”,基本上来说一看就不靠谱,比如下面这这些:

就以上面200元九寨黄龙3日游举例:这趟旅游你每天最多也就花费70块钱;

单算门票,九寨沟310元,黄包200块,还要包吃、包住、包车费,还要耍安逸……

我们都是九年义务教育出生的文化人,凭常识算算就知道:旅行社是赚不了钱的,甚至还亏本。

那么问题来了:明知是亏本生意,旅行社为什么敢接?

他们是打算做慈善呢?还是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把旅游带进千家万户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他们有专门针对低价游客的套路。

套路一:导游在团队大巴上就开始从忽悠、忽悠、忽悠……然后到威胁

基本上是这样的:解说埋伏笔——戏言细语推荐——苦口婆心劝慰——逐步强销——巧妙侮辱——拉下脸恐吓——司机配合(停车、关空调)……

这样的套路,基本上在每个旅游目的地都反复存在,从未消失,尤其以散客拼团套路居多,团队游客相对会好一些,原因很简单,团队游客缴纳的团费相对更高,旅游社能赚到钱,施加在导游身上的压力自然就减轻许多,服务于质量自然就高许多。其实道理很简单,导游也是一种工作,谁也不是生活无忧陪着游客出来玩耍的,导游要挣钱养家糊口,旅行社的团费太低,无法给予导游足够的酬劳,那就自然只能转嫁到游客身上,毕竟,雷锋同志虽然伟大,做好事不留名,不也还是记录在日记里了么?

套路二:跟购物点一起打迷踪拳

迷踪拳招式一:有时你以为进的是一个店,殊不知你其实同时进了3家店,因为它们是连在一起滴;

迷踪拳招式二:许多特色村落,其实是一个超级大购物店,在游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购买了超出本身价值很多的旅游产品。

迷踪拳招式三:你走过的购物长廊,都是是购物店,很多游客不会相信导游所带领参观的购物商店,不过旅游购买欲望又很强烈,所以会选择景区门口貌似当地人开设的旅游购物长廊,殊不知,这样的“边边店”有时候比正规的旅游购物商店危害还要大。

套路三:从免费赠送节目到狮子大开口

有些超级低价旅游团为赠送特色晚会、歌舞表演……而且还是免费的哦

当你去了后,导游会说:赠送的演出不正宗,去看就是浪费时间,大家难得来趟哪里哪里,应该看最正宗的演出;但要加点钱才能升级。

其实很多地方的特色晚会是非常值得一去的项目,并不能以点概面的看问题,比如九寨沟的《藏迷》,《九寨千古情》,西藏旅游的《文成公主》大型实景剧,桂林旅游的《印象刘三姐》等,都是难得的艺术佳作,非常值得观看。我们在这里所聊的,只是那些拙劣的演出团体。

如此多的套路,迷踪拳法,真是让人防不胜防。真的是这样吗?难道旅游行业就如此肆无忌惮,置消费者与法律于不顾?其实问题的关键,恰恰就出在消费者自身。比如下面这些:

市场经济,一切的根源就来自于市场,有需求才有产品,低价旅游生存的土壤,就来源于我们这些消费者。其实,大家都明白这些套路,现在曝光的旅游欺骗消费这么多,大家又怎么会不明白这些小套路?说直白一点,还是占便宜的心理在作怪。一分钱一分货是最浅显易懂的道理,每个事物都有其价值体现,国家物价局早就规范了一些成熟旅游线路的最低产品价格,大量的没有资质,没有保障的“歪”购物店也不断的取缔,只要我们自己能真正认识到旅游服务也是一种劳动,劳动就应该有正常的价值体现,在出行前多多比较旅游产品的构成与服务项目,少一些占便宜的小心思,低价旅游产品自然就没有生存的空间了,旅游行业一定能更加规范,从业人员也就有更多的心思去生产更多的高品质的旅游产品,最后受益的,还是我们消费者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