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玉器在古代先民的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今天,带领大家欣赏明朝梁庄王墓葬中的玉器,看看从中透露出皇族贵族怎样的秘密。。。 元末明初的一件金镶白玉镂空龙穿牡丹纹绦环金镶白玉镂空龙穿牡丹纹绦环 在先秦时期,先民们就从昆仑山北坡的和田一带向东西两翼延伸,把和田玉运送到内陆及地中海沿岸的亚欧一带。 金镶青白玉隐起云龙纹绦环 明清时期,玉器逐渐在民间普及开来,尤其是清朝,良匠云集,精品荟萃,玉器制作工艺达到顶峰,玉器用料多以和田玉为主,以白玉为贵。 金镶白玉镂空云龙纹绦环 史料记载:梁庄王墓是明仁宗朱高炽(1378-1425)第九子朱瞻垍(1411-1441)及其继妃魏氏的合葬墓,该墓葬于2001年发掘。
金镶宝石绦环 墓内出土各类随葬品5300余件,其中,金制随葬品16公斤,银制随葬品13公斤,玉器随葬品14公斤,宝石700余颗,是明朝亲王墓葬中出土文物最多的王族墓葬。 宝石帽顶或是征战战利品金镶宝石帽顶 底部由镶嵌6颗宝石的黄金底座制成,顶部由纯正的白玉精雕而成,乍一看以为这是一件精美饰品,其实是梁庄王墓出土的一顶帽子的帽顶。
金镶宝石白玉镂空云龙冠顶
据了解,这座帽顶高6.3厘米,帽顶底部的6颗宝石分别由2颗红宝石、2颗蓝宝石、2颗绿松石组成,座顶以“爪镶法”嵌1件透雕白玉单龙穿牡丹顶饰。 梁庄王墓共出土了6个帽顶,这些造型奇特的帽顶虽出土明朝,但后经证实却是元朝的文物。
曾经有专家猜测,这些元朝的帽顶之所以出现在明朝,可能是明朝皇室从元朝皇室中征来的战利品。
史料记载,朱棣曾5次亲征蒙古均大获全胜,“这些帽顶有可能就是当时明朝皇族征战的战利品”。
金花丝镶宝石帽顶 皇室玉石腰带比今天的腰带精美 白玉素面带(局部)
这组白玉制成的玉石腰带,由20件玉带銙(kuà)和两件铜鎏金带扣组成,有“六桃”、“两铺弼”、“双铊(tuó)尾”、“双鞢躞(diéxiè)”和前、后两套“绦环”。
青白玉镂空云龙纹带 据介绍,按照明朝革带使用的制度规定,帝、后礼服,一品官员朝服的腰带才能为玉制,一般都是12条腰带。
梁庄王因与王妃魏氏合葬,墓葬出土腰带达13条,超过明朝历代皇室随葬腰带。
![]()
金镶白玉镂空龙穿牡丹纹带(局部) 定亲信物“玉禁步”均为皇帝赏赐 ![]() 玉禁步
“玉禁步”玉叶组佩由49件玉饰组成,其中,32片玉叶,16件串饰和1件玉珩。每个玉叶下面还缀有鸳鸯、鱼和石榴等图案构成的玉石雕品。
![]() 玉禁步局部图
“玉禁步”是明朝皇太子和亲王纳妃的定亲信物,该物件均为皇帝赏赐,“玉叶组佩”上的饰件均包含吉祥物之意。
如:叶是指“金枝玉叶”;瓜,有子孙繁盛之意;“鸳鸯成双”、“鱼水之欢”蕴含爱情甜蜜;石榴和桃子,蕴含“多子多福”、“福寿平安”。 扫一扫,APP里更精彩哦~
戳原文,APP里更有料哦~ |
|